02 一个洁癖患者的病因报告
作者:吴蓉生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029

))从物质上,尽量给大家较为优裕的生活。王熙凤提出通过检抄大观园,撵走过多的丫鬟,达到减员节流之目的,王夫人对照曾经的辉煌,小姐们娇生惯养金尊玉贵的生涯,十分地不忍心;从道德操守上,她们也努力保持大观园的纯洁性,为了一个绣春囊就能大起波澜,宁可错杀千人,决不放过一个,此举虽有点过,却充分展示王夫人等力挽狂澜的决心。

与荣国府的苟延残顾全脸面不同,宁国府走的是末世狂欢路数,贾珍们撕下所有的体面,有扒灰的,如贾珍之于秦可卿,有蓄养本家子弟为男宠的,如贾珍父子之于贾蔷,有陷于聚鹿之乱的,如贾家父子之于尤家姐妹,更加上调戏丫鬟、设局招赌、拉皮条……好一场令人作呕的迷幻派对,贾珍们模模糊糊地预知回天无力,干脆来一场末世裸奔。

不同的选择显示出不同的道德观,虽然两府保持着至亲的日常走动,荣国府的人未必能看得上宁国府,夫人小姐们遵照礼数,对宁国府少有谈论,赖嫫嫫却以旧时奴仆之身份,公然批评贾珍管儿子“道二不着两”的,尤氏在李纨那儿洗脸,李纨的丫鬟素云只拿出自己的化妆品给她用,这固然是因了尤氏的填房身份,可同样是填房的邢夫人众人只敢背后议论,谁敢略加慢怠?荣国府对宁国府之不以为然略见一斑。

凡此种种,惜春自然有所察觉,七十五回里她对尤氏便说“近日里我风闻得有人背后里什么不堪的闲话”。都是她的至亲骨肉,他们的一切荒唐行为都与她有关,他们脏臭污秽不可避免地要沾染到她。这处境和贾探春相似,她也总被母亲弟弟连累,然而按照贾府规矩,妾所出子女只须认正室为母亲,生身母亲倒是半个主子,是无须正眼相看的奴才。贾探春以不折不扣地遵守这个规矩来躲避连累,贾惜春却无从躲闪,更兼年幼单纯,无从化解,在影影绰绰的闲言碎语中,她只有受伤的份。

默默的承担中,终于蓄养出罕见的洁癖,她以纯粹的清洁与这个世界划清界限,一开始也许只是对哥嫂,不肯再朝他们那里去,接下来是与身边人,比如稍犯了点错误就被她忙不迭地撵走的丫鬟入画,这个范围越来越大,当她断然出家,等于是和这个世界划清了界限。活在这样的尘世里,她无力回天,只求自保。

有洁癖者多被肮脏的东西刻骨铭心地伤害过,比如得过肝炎或者其他传染性疾病的人,往往会落下一点洁癖。过犹不及,在惜春这里,清洁最后演变成清寒,成一柄凌厉的寒光闪闪的小刀,将亲人也一道屏退。

贾探春曾叹道,外面的人看我们这样的家庭,想着不知道有多顺心如意,却不知道我们的难处。这叹息对贾惜春也同样的适用,她在尚且保持虚假繁荣的荣国府,望向在污浊中纵情狂欢的骨肉,末世中两个家庭的不同路数,给了她最为深重的难堪痛楚。

__________________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

评:1,写的很好,惜春既不能干涉她哥哥侄儿的闲事,也不可能与他们同流合污,只能采取孤介自保的态度。

不过她的表现有些过了,入画不过是替她哥哥存了点东西,惜春就不顾多年情分,立逼着撵了出去。她便留下入画,难道脏水就能泼到她身上了吗?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难怪惜春最后的结局是出家了。

2,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

释迦牟尼如果不作狠心人,如何能够抛妻别父。李叔同如果不作狠心人,怎么舍得下美满家庭。这样看来,惜春撵走入画,也不过是小事一件罢了。不过曹雪芹判定惜春入“薄命司”,如果惜春如愿皈依佛门修行,就算生活苦些,内心却是平安喜乐,这样看来似乎又算不上“薄命”了。为了让惜春符合薄命的预言,估计曹雪芹在八十回后还得把惜春整得更惨一些。

3,文章前半部张力十足,后半部有些蛇尾之嫌

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