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那一场孟光接了梁鸿案
作者:吴蓉生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763

))

她能对别人小小的不恭抱之宽容,正是源于对自己绝对的自信。

可是,她和任何人和事都刻意保持着距离,像是早就看透这一场繁华的尽头终究寂寞。她劝刑岫烟那段话,也是拿自己七八年前的情形对比,可见,即使她不能预见四大家族的倾覆,也早对盛极而衰,福祸相倚的规律做好准备。

人若无情,必是早知世事无常,天地无情。

于是,我读到那个秋夜,读到两个同样骄傲而寂寞的女子成为高山流水的知己,读到两个各有愁肠在翻转的女子成为心意相通的姐妹,我就从心里温暖起来。好象两点萤萤的火光汇聚在一起,变成皎洁的月华,温柔的洞穿我的心灵。

“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象你前日的话教导我。”这话让人几欲为颦儿落泪。“我亲自经过了,才知道了。”这就是颦儿的识人之法。于是颦儿连连坦陈自己自误了,于颦儿眼中口中,我们才对宝钗其人有了结论。正是两人彼此了解以后,黛玉才肯将心中烦难告诉宝钗,宝钗也才肯有那嫁妆的一戏。

临走之前,黛玉尤恋恋的说,“晚上再来和我说句话。”我为这一句一大哭!只此一句,可见颦儿心中多么孤寂,平时有多少话儿难得有个人说。

通篇看来,好象黛玉更加真情流露,而宝钗只是说些家常闲话。然而正是这闲话里,蕴涵着暖暖的情谊。正像黛玉说的,东西虽小,难得你多情如此。

世人论交,往往都先空口许下承诺,吹破牛皮,说尽大话,等到事情来的时候他脖子一缩回壳子里装王八了。而宝钗,只说了一句“你放心,我在这里一日,我与你消遣一日。”平平淡淡却又掷地有声。我在这里一日,我与你消遣一日,终究有一日,我也将不在这里,那时便是诸芳散尽,各自去寻各自门吧。

我知道很多拥黛派在这里要为颦儿担心了,这傻颦儿,人家把你卖了你还帮着按计算器呢。

然则颦儿是什么人,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看出你的真伪来,岂只是天真直率而已,不过是“明机巧而不用”罢列。诸位不信,只看她初来贾府,从东西的摆设就能看出谁该坐在哪儿,细到什么程度。及至宝玉挨打,黛玉“只不见凤姐儿来,心里自己盘算道:如何他不来瞧宝玉?便是有事缠住了,他必定也是要来打个花胡哨,讨老太太和太太的好儿才是。”等见到凤姐领着大队伍来了,才不觉点头。狡猾的凤姐那点机谋让林姐儿看个通透,她可是好蒙骗的么?凤姐赚尤二进园,满府人都以为凤姐转了性了,只有她和宝钗看出不好来,替尤二担心。可见她心机不下宝钗。

总之,黛玉远比拥黛派以为的要有心眼儿的多,满书算去,不论是口角纷争还是实际利益,从不曾吃半点亏。

让我觉得心惊的是,这短暂的温暖之后,便是风雨的不期而至。“不想日未落时天就变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秋霖脉脉,阴晴不定,那天渐渐的黄昏,且阴的沉黑,兼着那雨滴竹梢,更觉凄凉。”这描写中明显有着凄凉的调子,阴暗的象征。我多么希望她两个能再说些心里话,能再亲近亲近,然而一场秋雨把什么都打散了,浇凉了,洇透了。

黛玉必是念着的,不然不能有她不能来了的推断,自然也有失望。宝钗必也是掂着的,不然为什么在燕窝之外,偏偏要给妹妹送来点什么洋糖做零食?爱屋及乌,黛玉甚至破例和个婆子说了那许多话,还有赏钱,这面子也不过就曾卖给过宝玉罢了。

自此,她两个便和别人不同。宝钗的妹妹黛玉也叫妹妹,宝钗的母亲黛玉认做母亲。

当琥珀手指黛玉,说是黛玉吃宝琴醋的时候,宝钗肯说“她才不是那样的,你信湘云胡说”。当时,连湘云也未敢直说出来,宝钗却敢挑明,黛玉也浑不在意。若搁在过去,只怕宝钗只会装没看见。

这一段中,宝钗有句话,说你们天天的捉弄厌了我,又来捉弄她(宝琴)。这话是独对着黛玉湘云的,真真有姐姐对妹妹那种又嗔又爱的味道。

然而再温暖的秋阳也连着残酷的冬日,虽然看起来是那么的像春天。

很快,真正意义上的风刀霜剑来了,大观园也不复往日的漠漠温情。

连尤氏也说,我们家是功夫在表面,内里什么都做的出。

于是,宝钗第一个来辞别了。她给了很充分的理由,照顾母亲这是无可拒绝的理由。然而尤氏李纨只是这个看了那个笑,那个看了这个笑,心里明白,这是抽身自保,也是划清界线。

宝钗又一次露出了她棉里的钢针,当尤氏还要敷衍几句时,她似笑非笑的说,怕什么,你又不曾买放了贼。

漂亮,这是写的出《螃蟹诗》的宝钗,虽然不曾伸手打出一个耳光,却照样响亮!

于是我无法怪宝钗走的坚决,于是在凹晶馆联诗的身影中的再不可能有宝钗。

再不可能有了,这树倒猢狲散的结局已明,这天气已从阴晴不定变成风雨交加、雷电齐鸣。

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

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