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慈母遭难1
作者:金牛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414

碧君领着了因师太回到湖州的时候,已经是离开京城第四天的午后了,家里人闻讯跑出来迎接她们。无弹出广告小说 进了客厅,碧君把了因师太引见给了自己的父母和干娘,双方客套寒暄了一番,这才坐下来喝茶聊天。碧君让丫鬟把别院收拾干净,安顿了因师太的住处。

待一切都收拾好之后,碧君带着师叔和小师妹来到别院,把她们全都安顿好,这才告辞出来,急急忙忙跑到闺楼中干娘的房里,见干娘正焦急地等着她,想听她从京里带回来的消息

碧君快步走过去,拉住干娘的手在旁边的锦墩上坐下,赧然说道:“干娘,实在对不起您!我没能完成您老人家交给的任务,您骂我吧。”说完低下头,揪着自己的衣角,那副模样就像个做错了事等着挨打的孩子。

秀春脸上带着从容的笑意,用手轻抚碧君的秀发,语气温和而平静地安慰碧君说:“难为你了孩子,偌大的一个京城想找个平凡的人谈何容易!更何况这人已经六十多岁身体也不好,在与不在尚未可知?娘怎会埋怨你呢,快去歇歇吧,晚上咱们有的是时间唠嗑,娘还等着听新闻呢。”

碧君看到干娘一点也没有不高兴的样子,悬着的心这才放下,兴奋得跳起来,高兴地说:“干娘您真的没嫌女儿不中用,这我就放心了!我现在就去看看师叔安顿的怎么样了,等晚上我再告诉娘一些新鲜事儿。”

“去吧、去吧,她是客人一定要招呼好!”秀春催促着说。

碧君高高兴兴地走了,晓云握住娘的手,母女俩泪眼相向,默然无语。

晚上,秀春的房里空气有些沉闷,张秀春和孙晓云心情沉重地听碧君讲述京城里发生的事,碧君说:“我去的真不是时候,京里闹叛乱,反臣凉国公蓝玉被抓,满京师到处抓叛党,天天杀人!弄得鸡飞狗跳、人心惶惶。为了避祸街上店铺十之*都关门不做生意,我找了大半个京城,连贫户区都去了。只有皇城和光华门一带的秦淮河没去,秦淮河一带是达官贵人声色犬马的聚集地,我想邢老人家的小本生意肯定不会在那里的。”

娘俩静静地听,谁也没有插话,可是她们的内心却像潮涌的大江水,波浪滔天,难以平静!

碧君继续说道:“娘,那几天京城里天天都在杀人,听说已经杀了有一万多人了。我还听说这次可真悬!只差几天的时间,就可能改朝换代了,难怪皇上如此震怒!老百姓街谈巷议都在说,这次多亏了一位年轻的书生才破了这惊天大案,不然的话,战乱又起,老百姓肯定又要饱受战乱之苦,流离失所惨遭涂炭了!皇上对这位书生也很感激,封他官、给他钱,谁知都被这位书生拒绝了。这些都是老百姓传说的,也不知是真是假?”

听到这儿,张秀春的心弦猛地震颤起来,张了张嘴想要问什么,却又忍住了,随之一想心情渐渐平静下来,随口问道:“后来怎样,你又是如何找到你师叔的?”

“娘,你是不知道哇!别看京城是皇上呆的地方,那里的坏人还真多。有一天我正在酒楼吃饭,听到一个和尚和道士密谋,要去抢一个小女孩。我看不顺眼就跟了下去,跟到山上,我看到他们俩把一男一女两个少年小孩打翻在地,正和小孩的两个师傅拼斗。

眼见小男孩的师傅就要命丧黄泉,我忍不住冲上去和那道士打起来,可惜我差的太远了,根本就不是那道士的对手,眼看就要受辱!如果真是那样女儿我也不会活着回来了。

这时有个书生突然从天而降,道士看见那书生吓得转身就逃。同来的和尚不知情也不信邪和书生打在一起,谁知和尚不禁打,只一掌就像个弹丸飞出去了,和尚吓得连话都不敢说,钻进树林逃得无影无踪,随后那书生也不见了,这人来无影去无踪,真让人琢磨不透?”

晓云两次听她提到年轻书生,忍不住心里寻思,这书生会不会是朱俊弟弟呢?心里着急就忍不住催促碧君快往下说。

“和尚、道士全都逃走了,当时我就想,如果没有这位书生出手相助,我们五个人谁也逃不出这对*之手!等我们惊魂稍定,这才说起话来。交谈中我才知道小女孩的师傅就是我三师叔。师叔告诉我,那逃走的道士是江湖上的顶尖高手,天不怕地不怕。为了避开这些*,我邀请师叔和我同来湖州。”

秀春听了碧君的描述更是胆战心惊!暗想,朝廷的局势非但没有缓和,反而动荡更加剧烈,值此是非动荡之年,张秀春也就越发地不敢提起家世了,对其它感兴趣的人和事也就三缄其口不再发问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