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燕王朱棣(3)
作者:金牛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032

在朱俊居住的静室里,白延臣局促不安,不敢坐也不敢各处走动,惹得两个掌灯的小宫女嬉笑不止。

等朱俊将两个宫女打发走以后,白延臣这才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悦,激动地说:“好你个朱俊,这些天躲在王宫里偷偷享乐,你知道吗?这堂堂内宫,别说是我就是当朝一品也妄想进来,你是何等荣耀哇!难怪你乐不思蜀呢?请别忘了,马场还有一个‘小魔女’天天在等你,她想你想得昏天黑地,茶饭不思,日渐憔悴人比黄花瘦,天天吵着出来找你,你就忍心让她……?”

“白大哥,别逗我了,怎知我不想你们?你当我愿意呆在这儿呀!我还有为父、祖报仇、寻找母亲的大事没干,这两件事比天还大!我为了你们窝在王宫里。就因为你是他的属下我才没走,知道王命难违吧?因你我才不好意思驳他的面子,所以我不能抬腿就走。报仇的事不急可以等等,但我娘到现在连一点点线索都没有,这事每天折磨着我,我能不急?可急又有什么用,燕王再三不放我走。都怪我在广济堂露了两手,才摊上这档子事,郡主的病短时间无法痊愈才让我呆了这么长时间。我估计这事还不能算完,难题还在后边!我正犯愁该怎样收场呢?”

“什么难题?再难还能难得住你这无所不能的才子!”

“大哥你是真的不知道哇,还是装糊涂?”

“装什么糊涂?我是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求医榜的事你知道吧?”

“知道!”

“那不就得了!”

“那又怎样?”

“榜文上写得清清楚楚,医好招亲,还要封官。如果燕王执意召见说起此事,君无戏言,话若出口焉能收回?燕王绝非凡俗可比,虽不是当今皇上,亦离此不远矣!岂不闻身陷宫门难脱身的道理,你说这还不是大大的难题吗?”

白延臣听朱俊如此一说,立刻也傻了眼,连连搓手,惶恐不安地说:“完了、完了,这可怎么办?我那傻妹妹也完了,她要是听说这事儿不又上吊才怪!”

朱俊忙安慰他道:“事情还没有那么严重,这次我在王府对燕王有了进一步了解,我观燕王胸藏四海、睿智超人,人又达观不会在儿女私情上太过计较。但是天下所有君王均无容人之心,他对我不会轻易放过,比如一件美器,如果自己不能拥有,也要把它打碎,绝不容他人染指。针对这点我早已想好万全之策,你静观其变吧。另外,燕王志比天高又深孚人望,为此朝廷里时时有人陷害于他,为生存他也会奋起抗争。我看那燕王有人君之相,你跟定他自不会错,回去做好准备随时应召。再告诉我那未婚的妻子,请她千万别胡思乱想,静候佳音即可。”

两人谈谈说说,不知不觉间天都快亮了,他们谁也未睡,早早就穿好衣服下了床。

没过多久,燕王派人把白延臣召去问话。朱棣详细询问了马场情况,对朱俊的情形问得特别详尽。

由于朱俊的提示,白延臣格外留意观察,然而令他失望的是,燕王犹如深隐云雾之中,是那么神秘、高深,令人莫测,他什么也没看出来!

从王府出来,白延臣就再也没有办法见上朱俊一面了,领了王爷谕旨出来他遗憾的看看后宫,然后转身无奈的带着人马急匆匆赶回马场。

早饭刚过,老太监来到静室门外,高声问道:“朱俊朱公子可在吗?”

朱俊推门出去,见是王公公,忙说道:“原来是王公公驾临,不知叫我何事?”

“王爷召请公子,请随我进宫见驾。”

朱俊随王公公来到养心殿,见王爷穿一袭便袍,满面春风坐在榻上,见到朱俊进殿,下令赐座。

宫女献上茶,王爷挥挥手,宫女退至阶下侍立。燕王这才开口说话:“朱俊你治好小女的病,可谓功劳不小!另外,我也是刚刚才知道详情,在马场你为本王立下赫赫大功,理应重赏你,不知你有何想法?”

朱俊回答道:“王爷谬奖了,些许微劳不足挂齿,学生我一无所求。”

“哈、哈,你越无所求,越使本王为难,但也足见你心地纯朴、没有贪念。前些时本王问你家世,你推说容后再禀告,现在闲暇无事本王就想知道,你可说来听听。”

“我若说了恐王爷怪罪,以学生看还是不说为好。”

“说吧,恕你无罪,本王虽不是金口玉言,却也一言九鼎绝不反悔!就是天大的事儿本王也承担得起。”

朱俊想了想,这才从他爷爷朱亮祖说起,当初是如何被奸人陷害直讲到现在。感伤处催人泪下,燕王的神情也随着故事的发展,不断地变换,半晌他才回过神来。长长叹了口气,动情地说:“朱俊哪,你十八年的光阴中多的是悲愤,缺少的是欢乐,难怪在你的乐曲声中充满了愤怒和杀伐!关于你祖父的事,我约略听说一些,开国的功臣落此下场实实可悲,真是奸佞误国呀!你祖父是个忠臣、英雄盖世,但情非得已,命也、运也!今后如有机遇,本王定会告白于天下。”

“不!王爷,学生我一定要亲自向这些人讨还公道,我并不是在报私仇,而是为国锄奸。如果报私仇,取他们的项上人头犹如探囊取物,对此我不屑为之,我祖父在天之灵也不会赞同的。”

“好,有志气,有抱负,你不屑仿效那些江湖草莽之行为本王也就放心了!我大明立国近三十年,四海初靖,不可再生大乱,有悖国法之事你不去做,那是再好不过,本王欣赏你的才华,你可愿在府中做官,为国效力吗?”

“多谢王爷抬爱,学生我已立下誓言,欲穷毕生精力去寻找母亲,在未寻获母亲之前我是什么也不会做的。非是我矫情抗命,实是有不得已之苦衷,万望王爷宽宥。”

“寻母事大,足见你孝心可嘉!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本王不会怪你。既如此本王赏你黄金千两助你寻母,这总该行了吧?”

“王爷美意学生心领,我囊中颇丰足够花用,敢请王爷将此金用来训兵戍边或体恤百姓,也算朱俊为王爷尽一份心力。”

听到这里,燕王朱棣心中已有一丝不快,暗忖道:你官不做、钱不要,难道是故示清高或是另有企图?

沉吟了许久,朱棣端起茶喝了一口,借机打量朱俊,见他不卑不亢端坐在那里。心中暗自捉摸,如果他真是另有图谋,那么此人机心太深,不得不防!同时也证明他只是个徒有其表不能免俗的凡夫俗子、亦是个十足的伪君子必无大用。

经过再三斟酌,朱棣心中已有定见,何不如此这般试探他一下,且看他如何表示应对?

想罢,朱棣放下茶碗,抬起头紧紧盯住朱俊的眼睛,问道:“你今年十八岁,是否已定下妻室?对本王据实相告。小女今年一十五岁,求医榜文中有言在先,如能治愈小女之病适合者可召为东床郡马。你如果有此想法尽可明言,本王将酌裁定夺。”

朱俊听罢,忙站起身说道:“王爷呀,您错会学生的意思了,首先,学生非是揭榜而来,而是应王爷召请入宫,可见学生并无此种想法。再者说学生已订有妻室,怎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再行招亲,欺蒙王爷、亵渎郡主呢!这种事学生是万万不肯做的。”

燕王听着,感到心弦震动百感杂陈,有对自己料事不准的惊讶!也有对他低估的愧念;对他不为名利所动的欣赏;更有佳婿难求的抱憾!还有他那皇家至高无上的权威接连被拒的愠恼!燕王朱棣脸色阴晴不定。朱俊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却不为之所动。

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