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燕王朱棣(1)
作者:金牛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863

顺天府城外西校场,十万大军刀枪林立、肃穆列阵。将士们甲胄鲜明,精神抖擞。帅台上燕王朱棣身披黄金甲、头戴紫金盔,手执令旗指挥三军演练攻防战阵。随着令旗摆开,校场内顿时演变为攻防阵型,三军将士人人奋勇争先,刀来枪往喊杀声响彻云霄!

校场内激斗正酣,两军对垒缠斗在一起如同翻滚的乌云,掀起的尘土遮天蔽日,这惨烈的景象让大地颤抖、日月无光!

帅台上的朱棣手中挥动令旗,校场中战况更加惨烈!激战多时,他看到将士们舍生忘死“拼杀”,甚感欣慰!偶一抬头看到日光偏转午时已过,虽意犹未尽,但将士们早已汗透重衣,露出疲态,遂舞动令旗下令收兵回营。

十万将士无一人喧哗,迅即列好队形,快速撤出校场,霎时间校场内已空无一人,这简直就是一支“铁军”。此时,脸色凝重的朱棣伫立帅台,注视着空荡荡刚才还乌云翻滚的校场凝神静思。众将校和侍卫们不敢惊扰王爷,静静站在身后护卫。

回想着刚才的场景,朱棣脑中浮现出三个月前的惨烈景象来,那时正是滴水成冰的隆冬季节,朔风凛冽、大雪飘飞。蒙元残敌十余万人在大将索林贴木耳的率领下,向大明边境扑来直指燕王藩地。他们在边塞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古北口告急!

喜峰口告急!

八达岭告急!

告急文书雪片般飞来,军情紧急、态势逼人!燕王写下八百里告急文书飞驰京师。朱元璋接到奏报后大为震怒,敕令朱棣率军出塞迎敌。据从京城回来的人说,皇上思索了很久,才决定让朱棣率军出征,朱棣明白父皇担心他第一次领兵打仗,甚是放心不下!三十几岁的他决心做出个样来,用胜利安抚父皇。

朱棣奉旨率部出兵来到边关,他并没有逞一时之勇冒险出击,而是万分谨慎撒出无数哨探查探敌情,又在帐中秘密筹划破敌之策。时过不久,当他对敌情了然于胸后这才亲率马步三军出城追击敌酋。

元敌残部全是轻骑兵,他们采用闪电袭击战术,打了就走,绝不在一个地方长驻。侦骑终于探知敌军主力在茫茫雪原集结歇息,朱棣率军日夜兼程长途奔袭,终于在千里冰封的雪原上截住元酋主力双方摆开战场。风萧萧、冰雪寒,明军将士同仇敌忾,燕王朱棣顶盔贯甲率领大军向元敌发起总攻。

数十万大军在荒原雪域上展开激战,朱棣跃马横枪往来厮杀,三军将士看到燕王如此神勇,军心大振!战场上火炮齐鸣,人人奋勇争先,人喊马嘶杀声震天!明军将士杀红了眼,血肉相搏杀得天昏地暗,敌酋尸横遍野!剩下的残敌丢盔卸甲,溃败而逃。

激战中的朱棣,看到敌军主帅索林贴木耳随着大队败军狼狈逃窜,他带领数十骑策马疾追,人急马快片刻工夫,朱棣突入敌群,大喝着:索林贴木耳哪里逃!

急着逃命的索林贴木耳被逼无奈拨转马头应战,无心恋战的他交手不到三合,就被朱棣活捉过来。朱棣将他夹在臂膀下,高声喝道:“尔等主帅被擒还不下马投降!”

这喝声,声震如雷,吓得数百元军残敌胆战心惊,纷纷下马乞降。

这一战,俘敌四万余人,缴获各种辎重无数。朱棣命部将朱能率军押解辎重和俘敌先回北平,自己又统军乘胜追击残敌,追至兀良哈秃城,贼将哈制兀闻风远遁不知所踪。

燕王大胜,凯旋而归。回程时途经大宁府,宁王朱权率百官出城十里相迎。兄弟二人相见不胜唏嘘,手挽手进到城里。在大宁朱棣犒军三日后,辞别了宁王方始凯旋北平。

听说燕王胜利回师,北平城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一片欢腾,庆贺燕王胜利归来!朱棣自二十岁就藩北平以来,御下甚严,对百姓宽仁,深得民心。经此一役,燕王声威如日中天,百姓们自发地跑出来夹道欢迎,城中十室九空,那情形着实令人感动!那场景如今仍历历在目……。

沉思中的朱棣,想到现在边关烽烟再起,元酋仍不时袭扰,可叹的是朝中不靖,时时有人对他恶意中伤,说他心怀不轨!甚至还暗中动手脚打他马场的主意,破坏他靖边大计。这内忧外患让朱棣忧心忡忡,想到此,他将拳头狠狠砸在木柱上,自语道:不管有多难,为了父皇我不敢有一日懈怠……!

随着这声叹息,朱棣猛地回头,看到众将官和侍卫在身后肃穆静立,心中暗惊,责怪自己竟会如此失态,这岂是为王之道?今后万万不可如此。想罢,立即下令回城。

燕王朱棣涌身跳下丈高的帅台,跨上战马,众将官不敢在燕王面前放肆,恭顺地从两侧台阶上走下,扳鞍上马簇拥着燕王回城。

马队缓步而行,回城的路上两边全是浓密的树林,侍卫们紧紧护住燕王,眼睛警觉地向林内梭巡,严防不测发生。走着、走着,燕王忽然勒住马,对侍卫说林内有动静,去两个人到里面看看。

两个侍卫跳下马钻进树林,突然一声惊呼传出:“哎呀!不好,有人上吊。”

“别光喊,赶快救人要紧!”燕王说完,跳下马也钻进树林。众将见了哪敢怠慢,齐都跟了进去。

在一棵歪脖树上搭着根手指粗细的麻绳,树下躺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婆,两个侍卫正手忙脚乱地救人。

折腾了好一会儿,老太太终于吐出一口长气慢慢苏醒过来,当她睁开昏花的老眼,看着树上微微晃动的绳子,突然放声大哭起来,她撕心裂肺地哭叫道:“天哪、天!这年头想死都死不成,这可让我怎么活呀!”

有个侍卫劝慰她,快别哭了,是燕王爷救了你,还不快起来谢恩。

听了这话,老太太止住悲声,挣扎着爬起来,跪在地上对着燕王磕头如捣蒜,哭诉道:“大慈大悲的燕王爷呀,你不该救我这孤老婆子……,呜、呜、呜!”

燕王朱棣蹲下身子,同情地问道:“老人家,人只有活着才是最好的事,你有什么难处非要自寻短见呢,能告诉我吗?看我能不能帮你想点办法。”

老太太用破衣袖擦擦昏花的老眼,颤巍巍地说:“王爷,我老婆子姓孙,就住在王府西街,有一间茅草房遮风避雨。我和儿子李宝柱相依为命,宝柱身子骨好,饭量大家里吃不饱,就到永清王员外家当了长工。王员外欺侮他是外乡人,扣下一年多的工钱不给,还把宝柱毒打成重伤,回家两个多月就死了!剩我一个孤老婆子衣食无着、有冤无处伸,我不死还有哪条道可走?王爷呀,你就不用管我了,还是让我去死吧。”

朱棣听后,满面煞气,心想虽说地方政事不归我管,但在我的藩地竟有如此冤情,百姓如此困苦,我愧对百姓啊!看来今后我要多体察民情才对,不能对百姓的疾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燕王想罢,回过头对护卫百户邓庸说:“回去后你带着我的燕王令到永清跑一趟,让知县审清李宝柱被打一案,如有贪赃枉法、将知县拿进顺天府不得有误。”

又对护卫百户倪琼说:“你安排侍卫用马护送老人回家,再到府中支取五十两银子送到她家里。”二人领命,燕王朱棣这才出林上马回城。

朱棣此举,令在场之人感慨万千!李老太太喜获重生,心存感激,此后整日为燕王烧香念佛、祈福!逢人便说王爷的好处。后来王府遭逢浩难之时,李老太太及时示警,才使燕王和王府免遭浩劫而扭转乾坤。

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