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灵山藏璞玉(2)
作者:金牛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207

第六章 灵山藏璞玉(2)

朱俊上山回到师傅身边,又开始了他在学海中的遨游。俊儿独居一所茅屋,虽只一室但室中宽广巨大,朝阳的南面有一门一窗,窗前阳光充足放了一张书案,身后三面墙壁全是书柜,上面密密麻麻排满了各类图书、典籍。地中央放有一块卧榻大小、一尺多高的白玉石。这块玉石晶莹剔透,用手去触摸略有微温,这就是朱俊用来练功睡觉的千年“温玉”。

这是冷谦对俊儿的一种特殊关爱,有了这块千年温玉,不但可以加速俊儿练功进境,也可让他更好地扎稳根基。这块玉对俊儿自身的好处就更大了,常人根本无法想象,那就是内功一旦练成之后,俊儿皮肤变得晶莹细腻,如凝脂白玉,生理的变化自不赘言,将是柔如绵、坚如钢。

为了这块温玉冷谦远赴新疆和田,花重金方才购得,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运抵辽东千山。

近年来,冷谦在江湖上声誉鹊起,已和周癫、张三丰齐名,声威之大无出其右者。说起来这绝非偶然,几年前周癫、张三丰均在江湖中消声匿迹,而冷谦还时常在江湖中走动,各门派似已把他奉为神明。可冷谦犹如云雾中神龙见首不见尾,等闲之辈难得一见真容。

最近这两年,冷谦为了徒儿走遍了三山五岳,遍访各大门派,这让各门派的人欣喜欲狂,认为冷先生能登门拜访,对他们是莫大的荣幸,而且冷先生还是有求而来。冷谦与各派相商求借武功秘籍,各门派均慨然应允。冷谦当众立下誓言,绝不偷学或外传,三年后归还。

求得秘籍后,他又到各地书院、书肆搜购奇书,又潜入北平元故都大内搜寻各类奇书典籍,拉回满满一大车,摆满了各大书柜。

朱俊天赋异禀,颖悟异常,看过的书过目不忘。几年来,朱俊习文、练功绝不懈怠、偷懒,功力和学业突飞猛进,冷谦常常暗自嘉许。

最近朱俊的内功日渐深厚,这天早晨,经过一夜的吐纳归元,朱俊显得神采奕奕,吃过早饭后便早早坐在书案前等候先生授课。

不久,冷先生到来,他看了看俊儿的神色,见他功力大增深感满意!坐下后,清清喉咙说道:“俊儿,今天先不授课,为师想和你谈论一下读书之道,你可愿意?”

朱俊忙站起谦恭地答道:“爷爷,俊儿愿听教诲。”

冷谦听了,微笑着说:“俊儿真是个好孩子,你先坐下听为师把道理细细讲给你听。”

朱俊正襟危坐,聚精会神地听爷爷讲课。

冷谦说:“你屋中书籍虽多,却难囊括世间知识的全部,重要的是对已学过的知识要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纯熟之后可以触类旁通。如遇到不懂或没学过的知识就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兼收并蓄纳为己用,这是成大事者的不二法门。世间可悲之处,惟不懂装懂耳!”

看到朱俊频频点头,已领会了话中之意,冷谦又说:“对知识的掌握要深刻扎实永不遗忘,有的人学习如搔痒一般,痒止即忘,而有的人却像深深刻上一刀,永远留痕,刻苦这句话的来历大概也就在于此了。”

“有些‘能士’、‘大家’,论事时为何能引经据典呢?这就是所谓的有根据有事实才能服众,此乃平时辛苦积累所致。切记学东西时不应该死学,把知识学死了,你只能变得迂腐、呆板、不通世故。任何东西你都要用审视、探索的眼光来看,书本上的东西也都是人写的,限于著书人的知识、经验和角度,他说的不一定都对,都好,更不能把它当作金科玉律盲目遵从。有的事从这个角度看是对的,可从另外的角度看它又错了,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立场不同,结论自然也就会不同。所以要求你在任何事情上,力争挖掘出一个近乎合情合理的结论来。”

听了这样一大篇艰深的宏论,小小的朱俊有些茫然不解了,两眼直直地看着冷谦不敢发问。

看了俊儿的表情,冷谦突然恍悟道:“嗳,俊儿,今年你才十二岁,有些道理不懂并不是你的错,听爷爷给你举个例证,你便会明白了。古有秦始皇为抵御外敌入侵,修造万里长城,成千上万的民夫冻饿、疲累致死,百姓们怨声载道,说他是暴君、苛政,可对国家而言,这却是一大功绩!也是千古始皇帝。”

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