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赵敏的家(上)
作者:烟波江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365

出了宫门,侯振东站在皇宫远处,回头再看皇宫,顿觉气势不凡。

他在另一个世界是历史研究所的研究员,涉猎很宽,此时跳出皇宫看皇宫,结合周边的地形地势,反而对皇宫有了更总体上的把握。

大周皇宫是外城、内城和宫城三坡环套,宫城位于内城中北部,规整,轴线分明,内块实际上与是宫城与外城的过渡,外城看上去并不是十分方正,反而有些菱形。

侯振东观察了一会,便看出外城呈菱形的原因。在外城有四条河道,皆西北流向东南,水流湍急有声,这是纯自然的河流,并非人工护城河。尽管河水穿城而过,但是水流清澈,没有受到城内生活污水的影响。他用手试了试河水,总结道:“大帝侯大勇在修建大梁城时,应该考虑过污水处理问题,否则河水不会如此清凉。”

在离皇宫稍远处,还有十来个人在河边钓鱼。钓鱼者皆布衣,有白发老人,也有垂髫童子。在宫城内,平静富贵的生活中总有一股无形的压力,宫城外平安祥和之气氛让侯振东感到吃惊。

赵敏站在一旁,浑身在发抖,自从七岁进宫,她就再没有踏出内城半步,今天在胆大妄为的十七皇子带领下,她不禁到了外城,更到了宫外。对于他来说,宫城内与外是同样的蓝天,可是意义不同凡响,在宫内,她们是地位低下的使女,是失去人生自由的丫鬟。在宫外,她们是父母的女儿,是丈夫的妻子,是儿女的母亲。

侯振东玩了一会水,从河边上来,站在石板街道上东张西望,很快就见到了钱自然。钱自然也不是一个人,身后还带了两位穿长袍的男人。大周朝的服装很有特色,中西合璧,古今混杂。两个男人身穿长袍,长袍是小翻领样式,衣袖袖口收得很窄,长袍只到膝盖处,中间是宽大的皮带,皮带样式与另一个世界的样式没有太大区别。

两人站在钱自然身后,如标枪一样挺直,从神情气质来看,这两人应该是军情司的人。

钱自然走到了侯振东身前,有些忸怩,道:“我哥知道我要出来玩,非得让两个手下跟着我,赶都赶不走。”他眼光瞟到了赵敏,道:“这是跟你一块出来的。”

侯振东鼻孔发出“嗤”的一声,拍了拍胸膛,道:“我是带头大哥,带头大哥总得有马子吧,没有马子,算什么带头大哥。”

钱自然不解,问道:“大哥,什么叫做马子。”

侯振东用充满少年淫荡的声音道:“马子,就是用来骑的,明白吗。”

钱自然看着赵敏,不解地道:“骑的,你要骑这位娘子吗?”

侯振东伸手给钱自然的后脑勺拍了一巴掌,道:“你这人斯文点,说话别这样直接。”

两个长袍大汉见到一个小孩给了钱自然一巴掌,脸色顿变,其中一位瘦个子上前一步,伸手就要看抓侯振东。

钱自然明白瘦个子铁掌历害,赶紧上前,护着侯振东,道:“这是我的老大。”

另一位脸色特别白的汉子也上前一步,拉了拉瘦个子的衣角,两人退下去几步,白脸汉子压低声音道:“这小子是皇宫出来的,看小公子的神情,应该是皇子。”

瘦个子点了点头,道:“嗯,应该是吧。他没有带金腰带,是掩饰身份。不对,他腰间稍鼓,应该是两条腰条,金腰带在下面。”

两个汉子都是军情司的军士,平时跟随着钱自然的大哥办事,今天钱自然要溜出来,其大哥就将两位军士派了出来,并叮嘱要将调皮的钱自然保护好。判断出眼前应该是皇子以后,两位汉子更加紧张,对视一眼,准备换成一前一后的位置。

侯振东对这两位汉子很有兴趣,来到他们跟前,抱了抱拳,很江湖地道:“两位好汉,今天有劳两位,不过,跟我们稍远些,行吗?”说完,他从怀里拿出了两块江津米花糖,道:“今天行走匆匆,没有带什么见面礼,这是两块点心,两位好汉笑纳。”

两位军情司军士看着一脸幼稚的小孩子学说大人语,都是忍不住好笑,接过米花糖,果然发现了御制的封印。米花糖本身并不稀罕,稀罕的是“江津”两个字代表着皇家用品。接过不大不小的礼品,两位军士便稍稍退后一些,渐渐地分成一前一后,各自距离侯振东、钱自然二十步左右。

侯振东、钱自然和赵敏三人沿街而行。大周朝风气开放,大有胡气,街道上男男女女络绎不绝,皆有说有笑。三人走到街道上,就如一个大姐姐带着两位小弟,并不惹眼。

大梁街道相当宽阔,街道上至少能并行三辆马车,还建有人行道和行道树,行道树有柳树,还有槐树,甚至还能看到些黄桷树,黄桷树树冠巨大,将有些房屋完全遮盖。

沿街铺面一个接着一个,有卖布、杂货、面条等,小商品琳琅满目。

侯振东问有些傻乎乎的赵敏,“你们家在哪一条街道?”

赵敏进宫**年了,对外面的记忆有些模糊。

侯振东提醒道:“你父亲以前是谏议大夫,想必住在比较好的区域,距离皇宫远不远,有什么重要的参照物,比如,门前有没有大树,集市,高楼,庙宇。”

赵敏抬头看着前面的街道,远远地看见一座寺庙的顶部,她急切地道:“以前我家就在距离寺庙不远处。”

侯振东道:“时间紧迫,我们不耽误,直奔你家。”

沿着大道,拐了几个弯,终于来到了寺庙,庙的正面有几个金光闪闪的字――金光寺,庙门大开,里面烟气缭绕,还是吟诵之声。

走到这里,赵敏完全回忆起快乐的少年时光,她以前经常跟着父亲母亲到这里上香拜佛。

绕过金光寺,穿进了两条小巷,来到了一处不起眼的小院。院墙斑驳,大门陈旧,唯有高出墙头的一株古树,异常繁茂。

赵敏是近家情更怯,站在门口,轻扣大门,嘴里不停地念着:“菩萨保佑,没有搬家,菩萨保佑,没有搬家。”

门内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人问:“谁啊。”

赵敏听到这熟悉的声音,脚顿时软了,靠着门柱,滑了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