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上下交争利,则国危矣!
作者:草岭书斋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907

))四重恩是哪四重呢?一者国家之恩,二者父母之恩,三者众生之恩,四者佛法之恩。那么国家、父母、众生、佛法,对我们又有什么恩呢?又有多少人知道?不知恩,焉能报?

现在人受西方思潮影响太大了,越来越不重视古代的传统教育。过去中国从小受到的教育是恩义教育,叫人要知恩报恩,有情有义。现在西方社会是什么教育?是利益教育,结果呢?一有利益,就马上变心,就没有恩义了,人缘也就结不好了,一拍两散。本来很好的朋友,一下子可以成为针锋对麦芒的冤家。古人说“冤家宜解不宜结”是很有道理的。冤多的人寡恩薄情,寡恩薄情的背后是自绝后路啊!故曰:

“达者,结千人缘,懵懂者,结万人怨(冤)。”

试想一下,一个人活在这种七上八下的不安之中,有什么事情能做得好呢?多么可怜啊!故养生就要多感恩结缘,少寡恩结怨。

《孟子》曰:“上下交争利,则国危矣!”两千多年前的圣人看到了这点,我们两千年后的经济社会,能不好好反省吗?我们一天到晚开口闭口,谈利益,而不谈恩义,那不仅国家上危险,最直接的危险就在我们身边啊!古人云:“利令智昏。”只有恩义才能令人清醒。利益导向的今天的我们所受的害处还不够大吗?

美国前任总统说过一句话:“不要问国家给了我们什么,要问我们能真正为国家做什么?”他正是基于认识到利益争端的危险,于是有感于这一席话。恐怖分子、金融危机以及各类自杀杀他的人群,其实都是寡恩教育利益争端培养出来的。我们看!古来恩义教育的朝代,都是太平长盛的。人们知恩报恩,多问自己能为国、为家、为父母、为师长做些什么,所以才有更多的能人圣贤辈出,才有社会的长治久安。

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