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是监狱,就是地狱
作者:草岭书斋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016

() 3、不是监狱,就是地狱

有一位从日本战俘营中死里逃生的人,他去拜访一位禅师,说:“我生生世世都恨不得将那些没有人性的家伙千刀万剐,碎尸万段!”

禅师淡淡地说:“我已经原谅他们了。”

那人咬牙切齿地说道:“什么?那些混蛋害得我们国破家亡,我恨不得吃他们的肉,剥他们的皮!”

禅师听后,说:“若是这样,那他们不是在监狱中等你,就是在地狱中等你。”

德国有句良谚说:“最大的报仇就是宽恕的念头!”地藏菩萨慈悲地说:“世人是可怜悯者!”嗔恨是搬自己的石头砸自己的脚,一时的嗔恨,令人一时不自在,一生的嗔恨,令人一生不自在。嗔恨会消耗一个人一生的精力,所以一个人时时记挂着那些伤害他的人事,这样无疑是把自己置身于地狱的苦痛中。俗话说:“亲者痛,仇者快!”就是形容这些在苦痛中反而嗔恨的人啊!

忍辱度嗔恨

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病是看你怎么用心,治还是看你在怎么用心。“心想生”的痛苦,还得归“心想”中去解除。念头不清净是疾病的根源。而嗔恨躁急是妄想,就是不清净念头,故嗔恨躁急是病。佛说:“毁骂不动是药。”毁骂不动便是修忍辱波罗密,修忍辱波罗密就是对治嗔恨躁急的。故能行忍辱者,即可当下得清净心,当下心安。

《金刚经》上提到昔者歌利王割截忍辱仙人身体,忍辱仙人乃释迦牟尼前世,他一丝怨恨嗔恚都没有,并发愿证果后第一个度歌利王。这是何等包容的佛菩萨存心,何等清净自在!修忍辱波罗密的仙人不仅毁骂不动,而且割截不嗔。不仅一丝报复心也没有,而且反生慈悯世人之心。这是真正的安心法门,真正能得的大清净心。

佛家有言:“若能欢喜不生嗔,如是之人可度生。”佛家度生养生的大智慧没有别的,只是时常欢喜,不生嗔躁而已。而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了养生的醒世明言:“第一戒神嗔。”忍辱仙人大欢喜大清净,就是在修“戒定慧”,修“戒神嗔”(心神嗔怒)。

现在这个社会,疾病越来越年轻化,人却变得越来越容易衰老,而疾病的种类也日益繁多。什么奇奇怪怪、匪夷所思的病都有。大学生踏入社会还没有多少年就已显得很沧桑,满面尘劳的样子。这并不是好事。按理说,物质生活发达的今天,人更应该会保养身体,可反而把身体糟蹋了,为什么呢?

人的心理是绝对主导身理的,只要心态好,身体就好,就很耐老。现在的人,男女老少,大多心浮气躁,一有不顺心,便暴跳如雷。所谓发一场脾气,三碗水和三碗饭就蒸发没了。一个人从早到晚要动怒躁烈多少次啊!身体又有多少库存给他用。本来储备的精血是养老的本钱,安身治病的资粮,提前用完了,岂不是提前衰老,提前多灾多疾。所以人能把嗔恨躁性消除了,那便是长寿安身之道。心能常得清净,便是最健康、最幸福、最安乐的。

我们知道了身体上的病,还得从心理上来修。修得忍辱波罗密便得清净心,而人心一清净,不单身体清净无病,周围的环境也随着清净吉祥,佛家所谓的“境随心转,心能转境”就是这个道理。

医家则认为“病随心转,心能转病”,这个“转”字有高智慧,说明人的心大有可为之处。做好、做坏,全凭此心。得好、得坏,亦全由此心。有清净的心,则有清净的身体,有清净的身心,就有健康长寿的命运。可见成佛作祖由此心,多疾早亡亦由此心。有偈赞曰:

三点如星状,弯钩似月牙。

疾病从此起,健康亦由他。

故修行养生之人,须念念不忘此清净心,常修忍辱法,以度嗔恚躁性,此便是健康之道。

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