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躁性、寡恩、固执是三毒
作者:草岭书斋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362

() 躁性者火炽,遇物则焚;

寡恩者冰清,逢物必杀;

固执者,如死水腐木,

此皆生机已绝,俱难建功业而延福祉。

1、躁性、寡恩、固执是三毒

《菜根谭》作者洪应明是高明的隐士,立不朽言于后世。从他的作品来看,他是儒道佛兼修之人,在他的文句中体现的是“不分你我他,三教是一家”的独特风格。我们先放下各派的宗旨与教理,就说养生。儒道佛在养生方面确实是共同的追求,这也是共同利益古今的大业。《菜根谭》这段文主要是佛家养生思想的运用。

修习佛法的出家人称为沙门。沙门即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之人。佛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三藏十二部经典,依功用归纳起来,不外乎是戒定慧三学。而人的一切烦恼病痛,不外乎是由三根本烦恼贪嗔痴变生出来的。

贪嗔痴又称三毒,是三种污染一个人清净心的根本毒。“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而佛说的戒定慧三学,便是专门对治贪嗔痴三毒之心的。

那么戒定慧三学又从何处修得的?便是从清净心中流露出来的。高度的智慧都是从禅定中来的,而禅定通俗地来说,便是修清净心。其实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是修清净心的,门门都是帮助禅定开发智慧的,门门都是用来对治贪嗔痴三毒烦恼的。

那什么是贪?寡恩、一毛不拔便是贪。

什么是嗔?躁性易怒便是嗔。

什么是痴?固执己见便是痴。

《菜根谭》列出三种代表贪嗔痴三毒之人,这三种人不但功业难建,福祉难延,甚至连养生都难保,以其生机已绝故。

为什么呢?因为人之恶念,不一而足,然皆以贪嗔痴三毒为根本。一切诸恶无不是由三毒而生。人有贪嗔痴三毒(即是心中大病),就有无量苦恼不安。这心病便是华佗、扁鹊在世也难奈何,再正统的道地药材,亦无所用其巧。何以故?

病在心中,针药无法到,必依修习清净心,方是安心法门。苏东坡修习佛学后深有体会地说:“安心是药更无方。”贪嗔痴三毒是扰乱不安之心,而修习清净心,得安心,则是养生愈病的“真药”。

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