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修行的标准
作者:草岭书斋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44

3、修行的标准

我们修的是什么心,行的是什么道?修的便是欢喜心,行的便是欢喜道。人们总把修行看得高深莫测,玄乎其玄。其实很简单,修行不是儒道佛医的专利,而是我们每一个大众每天都面对的,不管我们承不承认,我们都是在修行。只要一个人还生存着,他就不离修行。只不过有人精进道业,有人懈怠退步而已。

如此说来,修行进退的标准是什么?儒道佛医共同都指向欢喜。

儒家孔子自己形容自己是如何修学的:“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修习是欢乐到忘了忧愁、饮食,也忘了时间,完全沉醉投入到读书的喜悦之中。可见孔子认为,只有到欢喜忘忧地学习才能得到真实受用。

道家老子修道不由脱口而出地说:“美其服,甘其食,安其居,乐其俗。”这是何等高明的养生养心,任劳任怨,自然无为。也只有内心真正由里而外欢喜乐道,才能流露出这么安详自在的境界。“美、甘、安、乐”四字便是大欢喜心,便是老子的《道德经》,便是无为而治。

佛家释迦牟尼,修学戒定慧三无漏学,发的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其心时时常在定,无有不定时,为什么定呢?因为时时法喜充满,处处禅悦为食,故能摄心为戒,因戒得定,因定发慧。可见佛家三藏十二部经典无一不是从法喜禅悦之中流露出来的。而我们要常随佛学,就是常随欢喜心学。只有心中常存欢喜,才能真正契入佛境界,得真实受用。

<font color=#ff0000>阅读最新章节请访问,小说网更新最快</fon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