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荧惑守心
作者:谢宝童      更新:2020-08-19 08:56      字数:2197

四人说说笑笑间,走出了箭竹林,夜里生起了篝火,度过了漫长的一夜,在第二日上午走出了云杉林,来到了久违的外面的世界。

禄马煞现出原形,载着陈庆之和兰惠飞上了九天云霄。

白云蓝天,万里清风。

就像陈庆之第一次骑上火旗云马飞上高空一样,兰惠亦是惊喜刺激不已,陈庆之从后面轻轻搂住她的腰,给她贴心的温暖。

兰惠心花怒放,一颗芳心徜徉在茫茫云海,天地之间。

江蘅御剑五丁神木,伴随在一旁,望着两人浓情蜜意,至爱深情,心中涌起淡淡的伤感,思念起了被天珠吸走的周儿。

到了华山白云观,见有贵客临门,陈抟心情欢愉,陈庆之跪地拜见恩师后,介绍兰惠认识,知道二人的关系后,陈抟愣了半响。

邀三人落座后,焚香品茶,江蘅说明了来意,并将前因后果一一道来。

陈抟说:“荧惑守心乃是大凶天象,往往象征着皇帝驾崩,英雄人物罹难。”

三人心头一怔,江蘅问道:“阿耳穆族长说,只有荧惑守心之日才可以解开太阳神鸟的封印,不知道其中缘由为何?”

陈抟解释道:“荧惑星又名罚星,荧荧似火,捉摸不定,乃是一颗妖星,往往与兵乱和死亡有关;而心则是二十八宿中的心宿,又名大火星,赤红似火。荧惑守心之日,会发生两星相遇的天象,届时,两星斗艳,红光满天,而天蝎圣火顺应天象,得到大火星的加持,使圣火之力达到巅峰,便是解开太阳神鸟封印的最佳时机。”

江蘅恍然明白,又问:“但不知最近的荧惑守心会发生在何时?”

陈抟捋须笑道:“蘅儿莫急,这需要仔细推算,方能知晓,你们三人就安心住在观中,今夜贫道便夜观天象,推演结果。”

“是!”

随后,道童为三人准备了饭菜,饭后,又为三人准备了客房。

入夜之后,华山之上凉意袭人,江蘅来到庭院之中,只见树影斑驳,陈抟仙风道骨,长须飘飘,立于石桌之前,一双慧眼观望着满天星斗。

江蘅不懂星象,抬头仰望,耀目的星辰,只会让他联想到周儿和星月,也不敢惊扰陈抟,正要回房去,陈抟叫住他:“蘅儿,既然来了,就陪贫道说说话。”

“不会打扰老祖吧?”

“无妨!蘅儿,你接任回山派掌门已有一年半的时间了,可还顺心?”

“刚开始时,蘅儿战战兢兢,如今经历了许多事,也已经得心应手了;尤其是得蒙祖师指点,传授《三洞玉书》后,蘅儿受益匪浅,不惧任何邪魔歪道。”

说到殷七七,陈抟心中一动,感念道:“我年轻的时候有幸遇到殷祖师,俨然一个老神仙,得蒙他指点,传授我先天图,才能有贫道今日的一身道学,时至今日,一直感念无比。”

“祖师造化神通,精妙无双,令人敬仰,只是他告诉我回山派大劫将至,蘅儿一直为此忧心不已。”

“倒也不必忧虑,想必殷祖师已经对你有所开悟,顺其自然即可。”

“是!”

第二日起床后,江蘅迫不及待的去问陈抟昨夜推算的结果,却被道童告知,陈抟老祖要闭关三日,三日后会告知结果。

江蘅猜想,推算天象必定十分复杂,也就静下心来耐心等待。

陈庆之前来邀请江蘅同游华山诸峰,江蘅想到如今有兰惠陪在他身边,自己又怎能做那干扰二人情意的讨厌之人,便婉言拒绝了。

看着他和兰惠同乘一骑,白光划过,飞跃险峰峻岭之间而去了,他的思绪也跟着飞到了不知身在何处的周儿的身边。

想到此处,突然想到五美还在身边,立刻吩咐她们去打探龙宝树的踪迹,顺便保护周儿。

三日里,江蘅一个人闷闷的待在白云观中,除了在房里发呆,便是在庭院之中踱步。

陈庆之则带着兰惠游遍了华山群峰。

华山奇峰险峻,千丈绝崖,令兰惠大开眼界,惊呼世间之奇,天下之美。

三日后,江蘅三人早早的在厅中等候,陈抟闭关而出,笑道:“蘅儿,想必已经等急了吧?”

“嗯!”

陈抟也不卖关子,直说道:“贫道已经推算出,最近一次的荧惑守心之日会发生在明年六月。”

江蘅一听,还有一年多的漫长时间,心中凉了半截,又问:“老祖,没有具体的时日吗?”

“荧惑星诡异之极,行踪捉摸不定,很难推算出具体的时日,不过蘅儿放心,如此大事,贫道定会夜夜观测星象,一有具体时日,会立刻告知。”

“多谢老祖!老祖曾说,荧惑守心是大凶天象,不知会应验在何人身上?”

“这……”

陈抟沉默半响,问道:“蘅儿,依你所看,如今天下大势如何,雄霸之主又是何人?”

江蘅思虑了一会儿,回答道:“如今周军兵威正盛,柴荣又具雄才大略,我听说他攻下楚州城后,突破长江天险,先后占领了江北十四州,唐国皇帝李璟不得已去除帝号,向柴荣称臣。想必接下来,柴荣会有更大的雄心壮志,说他是天下雄主,一点也不为过。”

“听说你日前相助柴荣攻破了楚州城,可否将所见跟贫道说说?”

江蘅点点头:“周军虽然铁甲骑兵,无可匹敌,但是让我感慨的还是楚州士兵的浴血奋战,忠骨销魂。”

“却又是为何?”

“楚州士兵坚守城池四十多日,城破后,全部战死,无一人投降,尤其是楚州防御使张彦卿,带领士兵顽强抵抗,誓死不降的气节,令人无比钦佩。”

“那依你看,柴荣为何要举兵攻打唐国?他又是怎样的一个皇帝?”

“乱世之中,诸侯割据,百姓流离,为了结束战乱,统一天下,难免会穷兵黩武,不管柴荣是怎样的人,可是他下令屠城,在我心中却是万万不能容忍的。”

陈抟点点头:“如今这世道,士庶苦难,民生艰险,处处弥漫着暴戾凶妄的血腥之气,只有仁厚之君,才能彰显公道仁德,才能使万民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