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我嫁给你好吗
作者:谢宝童      更新:2020-08-19 08:46      字数:2154

“哎呀,鱼烤焦了!”

忽听得陈庆之喊叫一声,两条肥鱼在火堆中变得焦黑,他忙捡了起来,分了江蘅一条,吹着上面的黑灰。

“好像不能吃了,你们一定没吃过烤野猪吧,今天就让你们尝尝,大饱口福!”

兰惠从腰间抽出一把精致的小金刀,转身去割了两条猪大腿,江蘅见刀身呈柳叶状,刀柄上镶着玉石,锐利无比,是难得一件的宝物。

陈庆之见她将猪大腿在溪流边褪了毛,剥洗干净后,架在火上烤了起来,此套动作娴熟干练,忍不住叹道:“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

兰惠不解的问:“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这是诗仙李白的诗句,今日见到兰惠姑娘小小年纪就能猎杀野猪,而我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到了四十岁的年纪,依旧怀才不遇,无功名可言,还不如你们这些习武之人来的痛快。”

“李白?我也会念他的诗!”

兰惠听到李白的名字,似乎特别感兴趣,张口吟道:“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江蘅猛然听到这首《蜀道难》,突然想起了当日梦瑶带自己去寻法宝时,在顺流而下的大江中吟过此诗,此刻听兰惠吟来,一切历历在目。

兰惠吟完说:“这首诗,我们族里的人都会背,庆之大哥,你能再多背几首李白的诗给我听吗?”

陈庆之一怔,不明白眼前的少女为何独独对李白的诗如此感兴趣,他一介书生,李白的诗再熟悉不过,张口就来。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去年何时君别妾,南园绿草飞蝴蝶。今岁何时妾忆君,西山白雪暗晴云……”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陈庆之一口气连背了四五首李白的诗,兰惠极是欢喜,说道:“我虽然不懂这些诗是什么意思,但是我很喜欢。庆之大哥,你为什么会背这么多的诗,你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吧?”

兰惠不仅长相穿着不像汉人,就连说话也与汉人姑娘极不相同,似乎从未见过世面一般,两人更加好奇了。

陈庆之望着远处连绵不绝的山包,悠悠说道:“我乃云州人氏,自幼饱读诗书,铁砚磨穿,二十多岁的时候,本想参加科考,求取功名,哪知天不随人愿,云州被契丹占领,科举之路就此断了,虽说契丹会选拔杰出的汉人,但我不愿意为他们效力,就此留守家中成了一个无用的书生。

也因为家境贫寒,不太会为人处事,故而一直未能娶妻生子,老母亲日夜忧叹,害怕我陈家绝后,最后竟抑郁生了一场大病,没过多久就去世了。此后的十多年里,我辗转四处,本想凭着满腹才华闯出一番功名,无奈世事多艰,乱世之中官场更是黑暗,只能回到家乡,以砍柴采药为生。

直到前不久,救了一匹宝马,却不想因此惹上了官司。村里的村正看中了宝马,想要买了去,我不愿意卖,他就带人来抢。怎知这匹宝马神骏异常,踢死了村正,被告到了县衙,我不甘心惹上官司,就骑着宝马逃了出来,被县衙里的捕快一路追到了这瓦屋山中,恰巧碰到了江蘅兄弟,这才迷失路径来到了迷魂凼中。

可叹可悲,我陈庆之白白活到四十多岁,家未成,名未就,一个落魄的读书人不及你们两人活得自在!”

陈庆之回想起过去二十年的经历,扼腕叹息,悲叹不已。

江蘅听着有心,也隐隐明白了他苦闷的心境,虽说回到家乡砍柴为生了,但渴望建功立业的心一直未曾熄灭。

兰惠虽听着有心,但以她的年龄和身处的环境,是无法真正理解陈庆之的内心的,但听到他说由于家境贫寒未能娶妻,突然说道:“再过两年,我就十八岁了,我嫁给你好不好?”

说完又觉得不对,补充道:“不过,你必须答应我永远留在这里,我才能嫁给你。”

兰惠的话让江蘅和陈庆之无比诧异,犹如听到了什么惊世骇俗的言论。陈庆之更是惊的站起身来,望着兰惠呆呆的一句话也说不出口。

幸好说这话的是兰惠,倘若是一个汉人姑娘说出此话,定是要被别人轻视的。

陈庆之突然被一个小自己二十多岁的少女表露心意,虽不知兰惠是认真还是懵懂无知,但却深深的刺激了他的心。

一时之间竟然情难自己,回想起年少时的一切,功名爱情一无所获,如今喜从天将,不由得仰天长叹,热泪盈眶。但是,他又怎能接受呢?

“庆之大哥,你不愿意吗?那算了,反正我一个人也说了不算。”

陈庆之见她眼中微微露出失落之色,才明白原来她是认真的,坐下身来说:“你我之间相差悬殊,是不可能的。”

兰惠也不与他辩解,而是怔怔的说:“很久以前,诗仙李白和你们一样,误入了迷魂凼中,将《蜀道难》这首诗留在了族里,后来一代代的族人都学会了背这首诗。

我的父亲年轻时,外出结识了一名汉人女子,不顾族人的反对娶了她。我出生不久后,父亲就出世了,母亲将我一手养大,经常给我讲外面的世界和汉人的故事,当然也包括汉人的诗,还有那首《蜀道难》,从那以后我就爱上了诗。

十二岁那年母亲也去世了,虽然族里的人都对我很好,可是他们都是挺拔英武的勇士,哪里懂得什么诗,我不喜欢他们。直到遇到你,你不仅懂诗,还会如父亲一般舍命救我,一定会给我如父亲一般的爱。”

两人听兰惠感伤身世,说的动情,才真正明白,原来眼前这个十六岁的少女看上去活泼可爱,心中也有许多暗藏的忧伤。

但说到动情处,也只有这般年纪的少女,才是最容易最梦的时候,也是最真最纯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