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乱世泾州
作者:谢宝童      更新:2020-08-19 08:45      字数:2158

“是,徒孙一定刻苦修炼,不负祖师教诲。徒孙忝为掌门,没能将回山派发扬光大,常常夙夜忧叹,恐回山派毁在我的手里,不知道祖师所说的大劫如何应对?”

殷七七叹道:“天意如此,无需忧心费神,只当尽人事,听天命!”

顿了一下,又说:“蘅儿,前路虽然艰险,但我相信你一定能克服种种困难,你我缘分已尽,就此别过吧!”

“祖师,你要去哪里?”

“世上的事已了,去我该去的地方!”

说完,周身祥云笼罩,在世人眼里疯疯癫癫的殷七七,突然变成了一个苍颜古貌的老神仙,乘着祥云飞上万里高空,消失在了云彩中。

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围观百姓,忽见殷七七变成了仙气萦绕的神仙,纷纷跪地而拜,遥望远方。

江蘅呆呆的望着天边,知道一别之后,再无相见的机会,心中怅然若失。

星月将小六悄悄叫到一旁,问道:“小六姐姐,上次托你寻找周儿之事,不知有没有结果?”

“星月,实在抱歉,暂时没有任何头绪,不过你放心,一有消息我会立刻通知你。”

“那就劳烦小六姐姐了!”

小六淡淡一笑,上前一步告辞道:“江公子,星月,就此别过吧,他日有缘再见。”

小六的话让江蘅和星月凭空多添了几丝愁绪。

“小六姐姐,你要去哪里?”

小六望着天上的云卷云舒,眼里泛着光,柔身说:“千山万路,以前都是用心感受,如今眼睛好了,我要走遍四海八荒,好好瞧瞧这天地间的美景。”

说罢,白光一闪,霎时间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她总是这般来去如风!”

在星月的感叹声里,江蘅带着她离开了长安城;只见红光冲天而起,如流星一般倏忽不见了。

此刻,曾经残缺的《洞神真经》已经被殷七七补充完整,《三洞玉书》也全部被江蘅融会贯通,他的法力今非昔比,再不是当年那个孤身斩黑龙的愣头小子。

泾州是西出长安第一城,两城之间的距离不远,江蘅的紫光一闪而过,便已到了泾州城里。

他本想飞上回山派,怎知到了泾州城上空,忽见城中百姓哀声连连,各个面黄肌瘦,沿街讨饭的竟多了许多。

来到城中,竟然有插草卖儿卖女的惨景,江蘅大为震惊,离开回山派只不过四个月的时间,泾州城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个面皮蜡黄的妇人搂着一双儿女蹲在街市,两个小孩的头上分别插着一束柴草,眼睛红肿,哇哇大哭,好不伤心。

江蘅蹲下身子问道:“大姐,为何你要卖掉自己的儿女?”

那妇人一听江蘅问话,悲从中来,哭道:“天杀的官老爷不让人活啊,抢了银子还要抢粮食,我被逼的没了活路,只能狠心卖了儿女远走他乡。”

她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控诉着,江蘅听的鼻头一酸,问道:“是哪个官老爷?”

“少侠,你是外地来的吧,那个天杀的贪官正是咱们泾州城里的节度使老爷。”

说话的是一名老汉,他正站在一旁观望,见江蘅问起那妇人,同样作为泾州城里的受害百姓,忍不住直言相告。

江蘅站起身来,微微施礼,问道:“请问老伯,泾州城里发生了什么事?”

那老汉瞧了一眼蹲着的妇人,摇头叹道:“可怜哪!”

然后徐徐道来:“少侠有所不知,咱们泾州城里的节度使老爷叫做张铎,是个贪财的主,前一年银子也贪,粮食也贪,这倒还好。就在不久前,回中山上来了三个凶神恶煞的人,这张铎勾结他们欺压百姓,不仅抢银子抢粮食,还抢年轻的女子,逼的百姓都没了活路,也不知道回山派的仙长们都在干什么,还管不管了?”

江蘅越听越生气,忽然听他说起回山派,后背嗖嗖发凉。

作为回山派的掌门,江蘅深深知道,殷七七创立回山派并不止是为了应对大劫,而是黄巢祸乱让他看到了泾州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所以才创立回山派,立志护佑泾州百姓。

如今,泾州百姓惨遭贪官剥削,作为回山派的掌门,江蘅有无法推卸的罪责,有责任替百姓报仇解恨,还泾州太平。

他又蹲下身子,让星月拿出一锭银子塞到那妇人手里,安抚道:“大姐,别再卖孩子了,快回家去吧!”

“谢谢恩人,谢谢!”

那妇人一边点头谢恩,一边说:“哪里还有家,我这就带着两个孩子去他乡安身。”

“大姐,有我在,你不必远走他乡。”

“我们百姓怎么斗的过官老爷呢?”

那妇人说完,再次躬身谢恩,领着一儿一女离开了。

江蘅心想:“她说的也有道理,我可以保护她们一时,可保护不了一世。”转念又想:“如今天下动荡不安,各地都不太平,她又能带着儿女去哪里呢?”

然而,此时的江蘅,也已经怒气上头,杀机涌动了。

两人来到节度使府一侧,站在一株大柳树下,远远望去,两个亲兵手持长枪把守在府门外。

江蘅突然想起了十年前,也是在府门外,亲眼看着赵匡胤和史匡威勇斗契丹蛮夷。那时的史匡威也是彰义军节度使,他一腔忠勇爱国之心,可昭日月,将泾州治理的百姓安泰。

反观如今的张铎,同样的官位,却令百姓民不聊生;追溯到史匡威的前任,当时的彰义军节度使张彦泽,更是一个贪婪无情,凶残到连自己的儿子都想杀的凶狠残忍之人。

可想而至,百姓在这样的赃官治下,能有什么好日子过,可怜乱世无情,流民百姓随时生活在被杀戮的威胁中。

然而,人心沦丧,道德颓败,让生活在乱世的百姓更加盼望仁君治世。

江蘅从小时候认识赵匡胤起,就被他的忠勇仁德之心感染,如今他随柴荣征战四方,战功卓著,心中早就盼望着快点结束这乱世,还百姓一个公道仁德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