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蜀道见闻
作者:谢宝童      更新:2020-08-19 08:44      字数:2213

接下来的数日里,江蘅徘徊在满是回忆的院子里,触景生情,五内痛伤,悲痛之情无以言表,心中充满深深自责的同时,把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都归罪到了那条黑龙身上。

当年随陈抟离开的时候,他的心中没有仇恨,只有姐姐,那个时候很快乐;如今平安归来,心中却多了许多伤心的事。

恢复记忆后,知道姐姐被黑龙吞噬,他的心里只有难过,可如今爹死了,他的内心却萌生了报仇的念头,而且一点一点被放大。

好在姐弟相认,总算让江蘅有了点欣慰和归属感,他知道,家还在,这里永远是他的家。

家中的事既已理清,江蘅便悄悄来到当初和周儿相遇的地方,周儿奶奶的孤坟上已经长满了蒿草,跪在坟前磕了三个头后,江蘅悄悄离开了,他并没有发现周儿回来过的迹象。

这日,他跟梦瑶说起了这七年里发生的一切,梦瑶得知他体内邪火尚未解除时,便想用自己的灵力化解邪火,可一试之下,无名邪火霸道无匹,自己的灵力竟然无法化解。

江蘅体内的邪火原本没有这么强大,皆因妖兽祸斗喷出的火焰助长了原本的邪火,幸好紫瑛掌门传给了他六十年的法力,加上自己这七年的苦心修炼,才能压制住邪火。

梦瑶本是草木之精,修成人身需要三千年之久,按理来说,三千年的灵力足可化解邪火,可偏偏自己的灵力竟然帮不到江蘅一丝一毫,这让她隐隐为他担忧起来。

待说到要去寻找妖魔的踪迹时,梦瑶说:“那十万妖魔凶残狠毒,你手持铁剑,如何斩妖除魔,不如我带你去寻一件称手的法宝,然后指点你前去寻找妖魔的下落。”

江蘅大喜,曾听紫瑛掌门说过,修为到了一定境界的人,都要找寻适合自己的法宝,可适合自己的法宝又可遇不可求,所以到现在为止,他还手持一柄铁剑,此刻梦瑶有意赠他法宝,他顿时来了兴趣。

次日一早,晨曦初现,两人来到姑瑶山下的大江边,梦瑶在空中微微一划,倏忽间,一只冒火的凤凰从空中飞来。

又轻轻一挥,火凤凰幻化成了一叶巨大的荷花瓣,轻轻漂落在江面上。

梦瑶先跳上荷花瓣,江蘅紧跟着跳了上去,荷花瓣四周闪着点点白光,向远方漂去,如同小船儿一般在水中飘零。

“这是我的坐骑灵火凤凰,它以变幻之术擅长。”

“这坐骑到是有趣的很。”

“比这更有趣的是我送给你的满眼湖光山色,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江蘅心房一动,顿时明白了,梦瑶之所以带自己游山玩水去寻法宝,实则是为了让自己借着山山水水,排遣多日来的苦闷与悲伤。

此时的他脚踩荷花瓣,头顶蓝天白云,只见丹崖碧水,茂林修竹,鸣禽响瀑,一一从身旁经过,望着两岸开的娇艳的花儿,他真觉得自己如同身在仙境一般。

多日来的悲伤,在这春色美景之前都渐渐消散了,闻着梦瑶身上沁人心脾的清香,仿佛又回来到了小时候和姐姐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碧波荡漾,杨柳依依,荷花瓣载着两人穿过了尘封的村落,又漂到了瘦长的峡谷之中,峡谷两岸的山峰渐行渐高,江水也越来越窄,猿猴悲啼之声从两岸传来。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

梦瑶触景生情,吟起了诗仙李白的《蜀道难》,江蘅听着精神为之一振,望着两岸的巍峨高山,蜀地的壮丽景观尽收眼底。

《蜀道难》是诗仙李白描写蜀地山川雄伟壮丽的诗,江蘅和梦瑶所行虽是水路,但亦能感受到当年诗仙徒步穿越蜀地崇山峻岭时的艰难险阻。

江蘅虽然读书不多,但诗仙李白的大名早已如雷贯耳,他虽然不能完全明白诗中的意思,但分明从诗里感受到了悲壮浪漫的千古绝唱。

此刻望着两岸看不到尽头的巍峨高山,那诗中的一物一景,仿佛就在眼前。

“你知道我为何要吟诵这首诗吗?”

“姐姐肯定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

“不是,是因为我们要寻的法宝与这首诗的其中两句有关。”

“哪两句?”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江蘅猜不透其中的意思,觉得世间之事真是太神奇了,竖起耳朵听梦瑶细细讲来。

“一千两百多年前,秦国国君秦惠王为了吞灭蜀国,采纳了将领司马错之计,以馈送金牛为名,诱使蜀国末代开明王杜芦开凿蜀道,杜芦本是贪财重色之辈,遂派五丁力士前去开山拓道。

五丁力士乃是蜀国有名的五个大力士,能移山开石,力举万钧。五个力士接到命令后,劈荆斩棘、历尽万般艰辛,开凿出了金牛道,并且搬回了金牛,岂料金牛是假,石牛才是真。

秦惠王为了继续迷惑蜀王杜芦,又赠送了五名美女给他,好色的杜芦不思前车之鉴,又派五丁力士前去接五名美女回蜀国。

就在五丁力士护送五名美女路过梓潼的时候,忽见一条巨大的妖蛇正往山洞里钻去,其中一位力士想要为民除害,便上前拽住蛇尾,怎奈妖蛇力大无比,五位力士便一起抓住蛇尾,共同使力。

忽然,那妖蛇发出了巨大的吼叫声,一时之间,妖风作怪,只听得一声巨响,地崩山摧,整座山瞬间坍塌了下来,飞崩的巨石将妖蛇,五丁力士以及五个美女全都砸死在了山下。”

梦瑶讲的精彩,江蘅亦听得入迷,不觉间,已是傍晚时分,荷花瓣不知何时已经漂进了潼江。

潼江之水,浩浩荡荡,不一会儿,就漂到了岸边,梦瑶收了荷花瓣,两人离开水路,来到一处大道上。

“眼前的蜀道便是当年五丁力士历尽千辛万苦开凿出来的金牛道。”

梦瑶的讲解一下子把江蘅带到了千年前那场艰辛的开山壮举之中,他踩着蜿蜒曲折的金牛道,不禁沉迷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