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仗剑下山
作者:谢宝童      更新:2020-08-19 08:44      字数:2214

忽然,他转过身来,缓缓说道:“传说在遥远的天山,有一位月光仙子,她善良聪慧,是自然界赐予的恩物,你看不见她,却能感受到她无边的法力。蘅儿,倘若你能找到她,或许可解你体内无名邪火。”

他呆立了一会儿,叹了一口气,又说:“罢了,这终归是传说,是否真有月光仙子其人,谁也不知道。”

江蘅再一次望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三分苍凉,七分落寞,心中说不出的难受。

正在这时,灵祖儿回来了,垂头丧气的说:“老大,我追去的时候,周儿师叔已经不见了踪影,我又在城里四处寻找一番,都没有找到。”

江蘅一听,又着急起来,灵祖儿忙稳住他:“老大不要担心,周儿师叔机灵的很,不会有事的,你尽快养好伤,才好去找她啊。”

江蘅瞧着右臂上的伤势,不想辜负顾老人的一片救治之心,也只能如此了。

这几日忙着周儿的事,灵祖儿平安归来,也没来得及细细问他。

“祖儿,你是如何从天水之界逃出来的,我还为你伤心了好几天呢?”

“假面猴将我扔出洞窟后,又被别的妖怪捉了去,这洞窟中有三只妖怪,各个凶狠暴躁,他们都喜欢喝酒,本想杀了我当下酒菜,我一番花言巧语,说自己会酿酒,哄的他们高兴了,便没有杀我。

晚上他们把我关进笼子里,白天便给他们酿酒。时间一久,我便摸透了这三只妖怪的习性,终于逮到机会将它们同时灌醉,偷来了他们的法宝,飞上了悬崖。

没想到妖怪的法宝只能在天水之界使用,到了悬崖上面便如废铜烂铁一般,这也是他们布下结界,始终不敢走出天水之界的原因。

我逃出来之后,遇到高光起挟持周儿师叔,便飞身相救,没有想到竟然中了他的毒。”

江蘅素来知道灵祖儿能言巧辩,是个机灵鬼,当初来回山派就是被戏弄的惨了才答应他的,没有想到正是这种机灵的性格救了他的性命。

此刻,听着灵祖儿细细道来,安慰道:“祖儿,我知道这大半年你受了不少的苦,我替周儿向你道歉,你不要怪她。”

“我不怪周儿师叔,她都是为了你,只要你好,我做什么都愿意。”

江蘅既感动又暖心,他从来没有把灵祖儿当作外人或者是普通的弟子,他是陪自己和周儿一起长大的人,一起闹过笑过哭过的人。

经过顾老人一个多月的悉心照料,江蘅右臂的伤势渐渐恢复,再过三五天便能彻底好了。

这一天深夜,江蘅独自来到桃林,抓了一把花瓣轻轻洒落,前尘往事,一一涌上心头。

伴随着清风来到夜月亭,云淡星稀,只闻泉水叮咚,那个眼珠漆黑,眼神灵动的女孩,似在眼前,又似在梦里。

周儿下山已经一个多月了,七年来,江蘅从来没有和她分开过这么久,此刻,对她倍加思念,不知道她在哪里,是否也在想念自己。

第二天一早,江蘅便打定了注意,前来向顾老人辞行。

顾老人知道,江蘅因为伤情已经忍耐了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里,他的心早已跟随周儿远去了。

“蘅儿,爷爷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你对感情一事向来后知后觉,周儿和你一样,也是个苦孩子,你一定要找到她,好好对她。”

江蘅重重的点了点头:“顾爷爷,我不在你身边,你要好好照顾自己,等我回来。”

“爷爷等着你。”

告别了顾老人,江蘅又前来向紫瑛掌门辞行。

紫瑛掌门一点也不意外,因为作为江蘅的师父,他知道自己的徒儿在想什么。

他拍着江蘅的肩膀说:“蘅儿,为师曾答应陈抟老祖要解除你体内的邪火,现在看来,为师食言了,你上山七年,勤勤恳恳,为师很是喜欢,现在你要下山而去,为师有几件事要叮嘱你。”

“师父请讲。”

“一是在你养伤的这一个多月里,鳖灵已经消灭了很多的小门派,高光起前来回山派,其实是在打探虚实,恐怕下一步便会对我回山派等其他修仙大派动手,你要设法查出开明仙宗的具体位置,随时向山上回报。

二是世间不比山上,人心险恶,切记,凡事以忍耐为先,不可强出头而逞一时之勇。”

“徒儿谨遵师父嘱咐,还望师父保重身体。”

江蘅叩首离去后,紫瑛掌门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多了几份惆怅,直到他的背影消失在神台之后。

灵祖儿一路送到城门外,问道:“老大,你什么时候回来?”

“祖儿,你虽然比我年长,喊我一声老大,但你我从小一起长大,在我心里,你就如同我的兄弟一般,我下山的这些日子里,你要守护好回山派,照顾好顾爷爷。”

灵祖儿颔首答应,瞧着江蘅落寞的背影,大声喊道:“老大,保重!”

下山后,天大地大,江蘅突然变得忧伤起来,来回山派时是两个人,离开时却变成了一个人,心想:“我七年不曾归家,不知道爹怎么样了,周儿除了姑瑶山,再也没有别的地方可去,我若此时回去,说不准正好能遇到她。”

他御剑飞行,穿梭在白云清风中,俯瞰着脚下的山川城池,一颗心早已飞回了青石镇,离家七年,不禁感慨颇深。

不到半个时辰,便到了青石镇。

青石镇早已没有了当年的那般热闹,街上行人稀少,冷冷清清。

江蘅的家在离青石镇不远的村子里,踏上阔别了七年的土地,热泪盈眶,那片他生活了十二年的土地,那个他深爱着的,魂牵梦萦的家乡,他终于回来了。

江蘅近乡情怯,离家愈近,心中愈是忐忑,自从他恢复记忆起,便归心似箭,此刻到了家门口,却迟迟徘徊,不肯进去。

望着熟悉的院墙,他轻叹了一口气,推开虚掩的门,就像推开了几千年的轮回,缓慢地,带着记忆走进了院子。

院子里的枇杷树长大了许多,丰硕的叶子碧绿而青,儿时的场景一一涌上心头。

“姐姐,快来啊,咱家的枇杷果熟了,能拿去卖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