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章 朐县
作者:意想恬楷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353

不知不觉的来到了街道上,昨天跟大哥一起去县衙的时候,因为心里有事情,所以也没有心情仔细的看这个古老的县城,只是在路过的时候顺便看了一眼,今天心情闲暇,好好看看吧,据说这里就是后世的连云港市区。

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破败,也许是因为我的眼光问题,在后世见惯了钢筋混凝土的高大建筑、青砖红瓦的幽妍园林,有时候在网络上看到一些清朝老照片,不免都有一些感慨,但是现在看到这个县城,才发现,清朝也是比较繁华的,相比这里来说!

我家的宅院就在主路边,左右看看,县衙应该是在我的左手方向,这里距离西城门比较近,大概估计下,我所在位置大约在这条东西大路的靠西三分之一处,街上人迹寥寥,估计都是在忙于生计吧。

路两边错落着一些大的宅院,都是青石院墙,不过路北边的宅院明显比路南面的宅院要宏大一些,而且路南面的更多的是一些破败的泥墙茅草屋,甚至还不如后世的那些乱搭乱建的所谓的违章建筑。

信步由心的溜达到一个十字路口,向这个狭窄的小巷里看去,黄土路面,有些肮脏的垃圾,两边是两个宅院的院墙,哦,对了,这边的院墙应该是我家的。

“主公,”不大的呼唤把我从凝神中唤醒,扭头一看,是荀玉,对他笑笑。

“你怎么在这里?”

“我刚从县衙出来,看主公在这里站着,就过来看看。”

“事情办的怎么样了,还算顺利吧?”边说边转身,回去吧。

“还行,县令已经答应把校军场给我们用!”

“哦,这个校军场在哪里?”

“就在东门旁边,驿站的后面。”

“走,带我去看看!”

“是,主公请!”

想跟着荀玉来到东门附近,还没有到东门,就看到了驿站,一个院子里有几排破败的房子,一个老汉在唯一的树下纳凉,院墙不高,所以对院子里的情况是一目了然。

沿着驿站的院墙向北走,很快就来到了校军场的大门前。

大门是双扇木门,油漆剥落,院墙也是青石垒就。

费力的推开门,还没有往里走,一个声音突然传来:“站住,干什么的?”

“里面还有兵士?”我扭头问荀玉。

“哦,县令说这里驻着一个伍!”

“一个伍?五个兵士?”

“应该是吧!”正在说着,一个像是士兵的人走了过来,说他像士兵,是因为我知道这里是校军场,既然是有人喝止,那就应该是士兵了,但是他也太不像士兵了,光着膀子,头歪着,嘴撇着,怎么看都像是个地痞流氓!

荀玉已经跟他搭话了:“我刚从县衙过来,县令已经答应把这里给我们用!”

“头不在,有事情等头回来再说!”

“……”

看来今天是不行了:“算了,惃升先生,我们先回去吧,等县令的行文到了再来吧!”

“是!”

转身往回走的时候,听到了那个像士兵的人在咕哝:“给点钱就可以进来的事情,一点都不懂规矩!”

听到他的话,我笑着歪头看荀玉。

荀玉只是在摇头苦笑,突然意识到我在看他,也转头向我看过来:“这?……”

“惃升先生,有什么想法?”

“主公,这兵不就是个摆设吗?”

“所以,黄巾贼才会骤起于八州之地,如入无人之境!”

“……”

一路走回了家,在门口与荀玉分手,他继续去筹办辎重,我则直奔工地。

远远的就看到工地上一群人围着炉子在指指点点,旁边两个新炉灶已经基本完成了。

走到跟前,才有人发现我的到来,在“东家”的叫声中,有几个人迅速的向劳动场地走去,有些人则还有些发愣。

“呵呵,在看什么呢?”我不想当资本家,再说这些人还算不上是工人,甚至可以说他们连农民工都算不上。

陈雷已经来到了我的身边:“东家,这个水里怎么会有东西出来?”

哦,是不是已经开始结晶了?

走到了炉灶旁边,往陶盆里看去,水溶液已经不多了,在盆底有一层白色的结晶体,心里一阵激动——我的火药计划已经初见端倪了!

“水不要烧干,剩下盆底的一点水。”现在的水溶液应该是硝和食盐的混合溶液,开水的温度是硝的溶解度最大的时候,而且现在对硝来说就是饱和溶液,把溶液冷置,温度下降到周围温度的时候,析出的应该都是硝,温度对食盐的溶解度影响不大。

指挥人把盆里的水溶液过滤到一个陶罐里,陶罐里的溶液就放在一边冷置,把过滤出的白色结晶体晾晒在一块石板上。

一切做完后,才发现,大家又都在围观,陈雷发现我在看围观的人,马上开始行使起了他的权利,“都去干活,这里做完了!”

“等等,”我叫住了他们,“从昨天到现在,我在这里做的事情大家基本都看到了,学会了吗?”

“学会了!”

“学会了!”

“……”

“炉灶我不会垒!”

大家七嘴八舌的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炉灶不是问题,我现在要告诉你们的是,我需要这些,”我一指石板上的那些白色结晶体,“这个叫硝,我需要很多硝,但是就凭你们这几个人是做不出来多少的,所以,我需要你们回家以后告诉你们周围的邻居和朋友,这硝的制作方法,有愿意制作的,可以到这里来学习下,回去后自己制作出来了可以拿到我这里来,我可以用粮食换你们制作出来的硝!”

“用粮食换?”众人又开始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

“东家,”陈雷有些犹豫,“谁都可以用这个……硝,来换粮食吗?”

“谁都可以!”战略资源,储备越多越好,“只要拿来,就立即换给粮食!”

“哦!!!!!”

“好呀!!!”

人们开始欢呼了!

“回去后告诉你们的街坊邻居,还有亲戚朋友,这两天大家都看到了,这个活其实一点也不难,甚至可以让你们家里的老婆孩子干。”

“是呀,回去就让家里人开始干!可以换粮食呀!”

“还有,你们看我把最后剩下的水存到那里了,”我指了下那个盛放溶液的陶罐,“那是因为我还要把那里面的东西分开,你们拿来的就不需要分开了,所以,你们制作的还是要简单点,你们看!”

指挥人把陶盆再装满溶液,放到炉灶上开始烧,“这水在慢慢减少,你们可以不用管水减少了多少,只要把水全部烧干,盆里的水少了就加满,一直到你们制作的那些水,”回头指了指那个水缸,“全部烧完,最后,把盆里的那些白色的硝拿来,就可以换到粮食!”

“那怎么换呢?”又有人提出了疑问。

“和盐一个价!”这个时代的食盐是比较贵的,一方面是人不可缺少的:没有食盐的摄入,人就会没有劲;另一个方面,这个时代的食盐生产方式还比较落后,产量不多。物以稀为贵,所以食盐一直是官营:挣钱的行当都是由强势集团把持,历来如此。

“这么贵!……”

“太好了!……”

“嗯?这谁呀,你再激动也别撤我衣服呀?”有人在拉我的衣服!转头一看,一个小女孩俏生生的站在我的身后,咬牙切齿的在拽我的衣服!

“贞儿,你怎么跑这儿来了?”这个就是我的妹妹,今年七岁的糜贞,按照历史,以后会成为糜夫人;不知道我的到来会不会给他带来什么改变。

“我和嫂子玩的没有意思,你都不来找我玩了!”小女孩的嘴撅着。

“你嫂子呢?”

“在那儿!”手指指向这个院落的门口,在那里,秀儿有些畏缩的站着。

像秀儿招招手,叫她过来,回头吩咐陈雷:“把那两个砌好的炉灶也起火,这里你照顾着,叫你的那个本家大哥……”

“陈维!”

“对,叫陈维来见我。”

“是!”

看秀儿来到身边,牵起秀儿的手,另一只手牵起贞儿,来到树荫下,“贞儿,今天二哥给你做个玩具。”

“真的?”

“二哥什么时候骗过你?”

“哼,二哥经常骗人!”汗,不是吧?!秀儿就在旁边笑?!

“东家,您叫我?”

“哦,陈维是吧?”

“是,东家。”

“拿你的家伙什,帮我做个东西。”

“是,东家您吩咐!”

“你看,”找了一段树枝,在地上画:“用木板给我做这么大一个圆盘,然后再做五十个这么大的,明白了吗?”

“是,东家,明白了!”

“圆盘你可以找个这么大的圆木,直接锯下来就可以。”

“是!”

“这五十个小的,你可以去找一些树枝,就小指头粗细的树枝,明白吗?”

“是,明白了,东家!”

“去吧,赶快做,他们没有什么事情的可以帮你。”

“是!”

“二哥,你做的是什么?”

“等做好你就知道了,很快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