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母亲的褪色青春
作者:你隔壁王叔      更新:2020-04-22 09:38      字数:2012

记得自己小的时候母亲就没少给贾鹏飞讲她的遗憾——没能上大学。

母亲从小的学习成绩就很好,在家里是学习最好的。然而却没曾想到上了高中以后赶上青春期最鼎盛的时候。又恰逢改革开放。虽然家里不算特富裕但也算的上是小康人家,加上姥姥姥爷的娇生惯养。母亲开始变了,不再一心反而整日心神不宁,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开始下降到后来一蹶不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但成了母亲那个时候的口头禅。更加扎根于心。每天都是想尽办法去打扮自己,衣服买了左一件右一件。

渐渐地,对爱情懵懵懂懂的母亲开始对邻班的男生产生了说不清道不明的好感。如此一来,自然而然地。整日儿女情长学习成绩自然无药可救,母亲分班的时候不得已选择了文科。

然而到此母亲依旧没有意思悔悟——已经满脑袋都是花花世界的她觉得高考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真正的人生是在与敢闯敢干。上到高三就彻底放弃了学习——虽然在姥爷的威逼利诱之下每天都背着书包去上学,但是书包里却没装几本书——言情占据了绝大部分。甚至还时常带着件儿自己喜欢的衣服。瞅准机会就换上得瑟一下。

所谓瞅准机会就是遇到和那个邻班男生一起上体育课或者参加活动的时候。

那个时候那个男生也开始对母亲产生了好感。从互相的偷瞥到后来两个人开始互相传递情书。在字里行间互诉情愫也不过短短几个月而已。

在母亲的记忆中那个高三的那个夏天是没有阴天雨天甚至连一片乌云都没有。永远是阳光灿烂,晴空万里的。

然而,那也仅仅是暴风雨和黄梅季前的风和日丽。

高考一塌糊涂的母亲还未从姥姥姥爷的大声呵斥中换过口气就听说了一个对她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的噩耗:那个同样没考上大学的男生被家里送到国外了。

说好的比翼双飞呢?不是一起拿下去打工,去做生意吗?

母亲把自己关在了房间里呆了一夏天——害怕出门碰到哪些准备去上大学或是技校的同学。连窗户都不肯打开——甚至还拍听到那些同龄人的欢声笑语。

那段时间母亲始终想不明白:海南不是一个充满阳光遍地开花四季如春的天堂吗?为什么现在却给人一种心如刀绞的感觉?

再后来一个秋雨绵绵的傍晚,姥爷沉着脸从外面回来,意外地走进了母亲的房间。丢下一句

“明天到厂子里来。”就转身离开了。仿佛母亲是一个姥爷厂子里生产的残次品——都不愿多看她一眼

第二天一大早,索然梳洗打扮了一番甚至穿上了自己上学的时候最喜欢的那件衬衫可依旧没精打采的母亲被老爷驱赶着走进了厂子像是丢垃圾一般把她丢到了一个二极管生产车间扭头就走。连接管母亲的的领导——那个被老爷一手培养起来的中年大叔都不解地望着姥爷决绝的背影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开始给母亲安排工作。

从此听那个男生与母亲断绝了一切联系。两人生活在了不同的世界里。永不相交的世界里。

就这样一晃三年,第四年姥爷托人给母亲介绍了对象,是一个穿戴精干整齐看上去慈眉善目的小伙子。他是姥爷的同学的亲家的远房表亲。在纺织厂坐行政工作。

小伙子的整洁干净以及对母亲的体贴入微很快又重新点燃了母亲渴望爱情的那盏油灯。一年后母亲结婚了。第二年就生下了贾鹏飞。

没错,那个那人就是贾鹏飞的父亲。一个不折不扣的花心大萝卜。

剩下的故事就是那么回事儿了。结局也已经固定了很久了。

母亲对于自己的这段恋爱想了十年之久才总结出自己的错误:父亲追求自己的时候如此细致入微,体贴暖心。自己就不想一想为什么他干这种事这么熟练,分寸把握的这么好。尤其是有两次去父亲单位找他时看到几个女同事围着父亲叽叽喳喳的时候自己除了有点儿醋意之外压根儿就没往这方面想。

“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千万不要想你妈我一样。整天就知道臭美和儿女情长。最后看看,什么都不是。还是文凭最要紧,考大学才是第一要务。你一定要圆了你妈这个梦。”

那时贾鹏飞还似懂非懂地连连点头铭记在心发誓以后要考上大学让母亲光宗耀祖一回。甚至还曾想着千万不要考他家乡的师范大学。听说那儿的学生都是高考考得不好的靠着第二志愿补录的而且老师也不认真教课,校园里以及附近的街道上整天都是些游手好闲的无业游民。现在想想,真是啼笑皆非:千万别上那个学校,真的是心想事成啊。

那个夜晚注定难以入睡。贾鹏飞心里明白。一句“你上过大学?”把多年前的对母亲的理解,同情和怜悯,以及自己对此的乐观的调侃通通撕裂了揉碎了。

“唉——”

四月份的天气还是不稳定,这段时间一直很冷。虽然天气预报说今天天气转暖,可是贾鹏飞却觉得还是想在寒冬腊月——心如死灰如坠冰窖。

这天晚上都快要熄灯了。刘乐才从外边匆匆回来。一到宿舍立刻向李润泽借作业。贾鹏飞一就懒懒地躺在床上看手机。

然而,现在的绝望和死寂多少和先前的有些不一样。毕竟,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不一会儿,熄灯了。明天上午的课取消了,于是没人急着去洗漱睡觉了。刘乐只好挑灯夜战了。微信搜索公众号:wmdy66,你寂寞,小姐姐用电影温暖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