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夜 年龄与人性
作者:凛冬阳光      更新:2020-04-13 17:47      字数:2296

人如果憋的久了,他总是要释放下,但重点是这需要个过程。

比如,2019年五一节后,股市大跌四天,总跌幅达到15%,在第五天,股市开始大幅反弹,虽然,我知道在如此大的跌幅下肯定会有一个大的反弹,但这需要一个过程,面对第一天下跌7%的形势下,这个过程不会太短,正常情况下至少需要十天,但只用了四天就开始了,所以今天的反弹我认为是有问题的。

正如下跌一样,不可能只用一天时间到位,成熟的参与者应该明白,人性的转变都需要个过程,就算自然界的雪崩,也是一样,从开始的一点点,到后来的不可控制,再到后来的缓和,最终停止。

我说的这些,实际上大家都知道,难点在于这个过程的把握。

时间,在万物变化中无时不在,时间,见证了量变到质变,时间,是最容易让我们忽略的最重要的东西。

我们总是在贪婪的过程中忘记了事物会随时间变化的,忘记时间的作用是很可怕的,同样,在绝望的时候忘记了希望的存在,事物总是在变化的,不以个人意愿为转移的。

人性真的很有意思,当一种情绪憋的太久了,他们总是要改变一下,就算是笑脸,他也不可能一直保持一天。

所以,这就是人性,在股市上这才是决定大势的根本因素,什么技术分析,什么分析师点评,都是闲的。

个体的人性,我们无法预测,然而群体的人性,我们却可以知道它的趋势。

这点与科学认知客观世界是一致的,例如,科学家无法准确预测单个电子的运动轨迹,但却能准确预测地球运行的轨道。

你无法准确预测个体的寿命,但却能准确知道整个人类的寿命范围在150年以内。

你无法预测自己还在胎中的孩子性别,但却可以预测整个城市全年出生的男女性别接近50%。

你无法预测每一次抛硬币的结果,但可以预测抛1000次的结果中,正反面出现的概率也接近50%。

这样的现象太多了,不再举例。

所以,我们应该忽略的是个体现象,认真把握整体趋势才是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思维,至少对于人类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这是符合科学认知的。

回到股市,你无法预测个股的趋势,也无法预测个体主力的动向,但当整个市场来分析,它是有明显趋势的,当整个市场从高点开始下跌,即使有个别主力想反趋势拉升,他也不会坚持多久,因为趋势的力量是大海,再大的主力,包括国家队,也无法扭转趋势,就象2017年救市,也没能坚持一个月。

这就是自然现象,客观规律,我们之所以出现认知上的错误和迷惑,本质上都是被细小的个体困扰,忽视了整体的方向。

其次,就是年龄,对认知客观世界也有很大影响,例如对生命的看法,不同年龄段的人就完全不同。

同样,对待股市,不同年龄段的人,他对时间周期的阀值也不同,年轻人血气方刚,刚一下跌就要补仓,而上了年纪的人却能多等待一段时间。

再就是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如以前,无论从身体的器官水平,还是思维的效率上,都会在40以后开始加速下降。

40以后,你会觉得消化系统不如以前蠕动的快了,晚上吃的晚了就很难消化。

肌肉爆发力也不如年轻的时候了,慢跑感觉不来,冲刺跑你能明显感觉到速度起不来了。

类双重人格甚至多重人格。

这里并不是病理上的多重人格,而是指在思考问题时,聪明人总是会在内心或是心演进行自我辩论。

这样做的好处是,当有的问题不便于与他人进行讨论,自己只是以自己的角度进行思考往往会造成偏差。

所以说,聪明人的思维方式有他独到的作用,但这样做并不符合自然选择机制,因为从他人角度再思考,要耗费更多的能量。

这样的思维模式放在远古并不符合为生存繁殖的第一要义,那时的能量比较稀缺,所以这样做的人都被淘汰了。

但是,现在情况又有了不小的变化,能量对我们已经不是那么稀缺了,随着科技发展,我们现在稀缺的是能为我们减少风险,带来更多利益的生活方式。

怎么做才能实现呢?

简单讲,就是改变进化机制的固有模式,引入争辩机制。

这也是为什么高智商的天才,多少都有点人格分裂的趋势,例如,在股市中,我们必须要引入双重人格的思维方式,当你形成了一成不变的思维认知时,你就危险了,这时只有他人给你当头棒喝,你才能警醒,才能重新思考。

往往能及时给你棒喝的人,就是你的另一个声音。

千万不要受伤。

我的双臂拉伤已经有半年了,现在依然没有完全恢复,没有办法做单双杠,我的上肢力量下降严重,在双杠上直臂支撑,手臂不停发抖,这在以前根本不可想象。

我感觉,半年时间自己已经是80岁的老人了,力量差到如此地步。

这点也能从自我感觉出来,用手捏受伤胳膊的肌肉,松松垮垮,就象是一坨肥肉掉在那里,这也是以前没有出现过的。

我的背阔肌大幅下降,从镜子中看,已经没有了三角形状。

所有这些,都是因为受伤,千万千万,不要受伤。

说到这里,我想延伸下,以前跑步我都是低于10公里不跑,有时身体状态不好也硬要坚持,最终多少会有点小伤,虽然大伤已经没了,毕竟跑步也有2年了。

现在,我意识到了实际上自己只要跑起来,特别是在5-10公里范围内,就能最优化自己的锻炼收益,毕竟已经41岁的人了,不是当年20的时候了。

如果20岁,那自然是另一个目标了,那时的我不会象现在这么容易受伤,恢复的也快,毕竟,现在一个感冒也要花费我半个月才能好利索。

年轻时,身上长毛囊炎,也就一周就好了,现在竟然也要半个多月,天哪!

任何人在时间面前,都是弱者,我们能做的只是把握好当前,如何把握?

就是要深刻理解规模趋势,以整体方向为选择,做好当前,更好地适应未来,为以后做好准备。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