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话,念存十世
作者:星叶蓝蝶      更新:2020-04-09 03:19      字数:2882

“贫僧乃是佛家的自称,施主是对未出家,即在家之人的统称,不知这样解释,可否如意?”

金蝉子整理了心态,重新回答着伏羲的话,他这认真的态度,又是逗笑了对面那树上坐着的二人。

曲径通幽的山沿之上,林乃茂密,虫鸣鸟语声声不绝,却被这二人忍俊的笑意霎时覆盖了去。

待捧腹多时,地藏揉着笑酸了脸颊开口问道,:

“怎么样?我说我师兄头铁的吧,认真的回答一丝不苟,你还有什么毛病可以挑?”

“果真跟你一样头铁!”

伏羲赞声回答,又言,:

“如你所说,那迦叶只不过是给了如来一个台阶下罢,也可能是如来事前与他就通了口风,毕竟他所谓的普照宇宙,包涵万有的话,太过狂妄!”

“此话何言?”

金蝉子追问道,:

“这佛法万千,普度众生跳脱生死岂是狂妄?”

“若真是普度众生跳脱生死,那倒不是什么,可如来话中的意思,更有一层跃上九重天宫立于苍穹的境意。”

伏羲靠躺在树干上,手上一捏便有折扇一把,轻摇而扇,道,:

“他以为的以佛为尊,便是心中有佛便有信众,一人信佛佛便存在一日,万人信佛便佛为至尊,可是此等信论简直是画饼充饥。”

“施主此言才是荒诞,我佛普度众生,为的是众生不再受苦难折磨,怎会是为了成尊?那是你道家的思想!”

金蝉子据理力争,他才不相信这个从哪冒出来的人皇,诋毁自己自诞世以来就信奉的佛尊。

即便是被送入人间,金蝉子也觉得自己是去体验人世疾苦的,只有切实体验到了众生皆苦,才会悟出佛法,普度众生。

地藏与金蝉子千百年的交情,怎会不清楚他的性子,自是坐在树上笑而不语。

自从真正见了人间疾苦,地藏早就在灵山的佛堂内坐不住了,若是他也有金蝉子这个隐入六界的好机会,他定会比面前的金蝉子还要激动万分。

越是对内心信念坚定不移的人,伏羲就越是喜欢看他们信念崩塌那一刻的绝望,便要与其定下约定,:

“那你敢不敢与本尊赌上一赌?”

“赌什么?”

他刚要答应,就被树上跳下来的地藏往边上拉着吗,岔开话题,:

“那个......人皇我还要带他入轮回呢,回见回见。”

“就赌你这轮回路。”

伏羲从树上坐起,折扇一摇,居高临下的瞧着他二人,好不容易遇上个好玩的家伙,怎舍得如此放过,:

“你说佛度众生,我言其高高挂起,若是我赢,你便褪去袈裟,从此陌路为生,若是你赢,我便为你洗髓换体,赠你万年修为。”

“这......”

好像怎么听,金蝉子都没有亏些什么。

但地藏将话听在耳中,伏羲绝不会做毫无意义之事,他既然开了金口,那金蝉子想必身上一定有什么是他想要的;

可是伏羲并没有索要什么,那他为何要打这个赌呢?

树上之人摇扇笑着,金蝉子抬头看着他,忽然觉得眼前这人即使没有金光护体,想必也是一身的王族贵气,天界的人皇...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呢......

“施主,您与贫僧立下此约定,是为了什么呢?”

“这世上并不是每件事情都需要解释的,释迦与迦叶拈花一笑,讲究悟道成佛,我道家讲究因果循环,既你有种下因,必会有果,我只是看戏,不曾有什么参与,自不会得因果。”

伏羲说道,从树上下来,长扇一合,扇子上竟然稳稳的摆置一方小小白玉瓶,:

“喝下它,我带你去趟灵山,是非因果,当下立见分晓。”

“......”

金蝉子迟疑了下,刚要伸手去拿扇子上的瓶子,谁知地藏抢先伸出了手,却被无形的屏障给挡住,遥遥无法触及那立于扇端的白玉瓶。

看这阵势,伏羲是只将这小瓶子赠与金蝉子,无缘于地藏了。

以免惹恼伏羲,地藏扯着痞笑,绕道着伏羲肩侧,开始耍着粗犷的性子,希望他能就此收手,:

“人皇大人你也太偏私了,明明我二人相实更久,你有什么好东西都给我师兄是什么意思,我也要喝!”

“闭嘴,没你的事。”

他语气几分怒态,呵斥的地藏尴尬的将手移开,躲回了金蝉子的身后。

那人悄悄伸手拉着自家师兄的袈裟,摆明就是不让他接伏羲的茬,可金蝉子还是喝下了这个小瓶中的灵髓,一时之间乎觉身轻如燕,就连眼前的花草也似乎要澄明了几分。

金蝉子很是不解,还不等他反应过来,地藏已经在满世界的喊师兄;

可他分明就站在地藏眼前,地藏却像是瞧不见他一般,在树前树后,在天上地下,大声呼喊着金蝉子与伏羲,仍是不见他二人的踪影。

这一刻伏羲的声音随着清风入耳,回荡在这片深林之中,随叶而落。

「人我带走了,想去你的人间,就自己小心。」

“什么嘛,我师兄这么头铁,被你坑了怎么办?”

地藏在原地骂骂咧咧,伏羲坑人的手段他可见的多了,这一想到坑到自己人身上,地藏就忧心金蝉子接下来的经历,可能会惨到他无法想象。

被带走的人,也是一脸疑惑的身子不受控制与他一起飞到了灵鹫山之上;

如此大摇大摆的回佛家的底盘,吓的金蝉子眉心都在狂颤,佛祖让他下十世轮回,他却与伏羲为赌,还回了灵鹫山上。

这是摆明了的阳奉阴违,若是我佛见了,说不定会将其诛除佛门。

伏羲能看到他的心虚,可这也另一方面证明了金蝉子心中对如来的信念,并非坚定不移,否则,他也就不会心虚。

‘这地方可真荒芜,只有凸兀的山峰,连一花一草都没有,冷清的还不如黄泉地府。’

‘人皇,您带我回灵鹫山,是为何事?’

他看着其下正在讲礼的如来有些慌乱,生怕脚下白云一散,会坠下山上被僧陀们发现。

伏羲看这灵鹫山上的大梵天王,与释迦牟尼,及其下无数子弟,个个黄衣袈裟,席地而坐,届时感慨一声,:

‘跟人界的乞丐毫无分别,都是在祈求他者怜悯,何其可笑。’

‘贫僧敬您是人皇,可您此番言论,也太不尊重佛者!’

金蝉子正要辩论,忽然发觉耳间嘈杂,那般入耳之声众多,一时入潮将其淹没,可一看山上众师兄弟,无一张口,那声从何来?

边上伏羲也看到了他的转变,笑道,:

‘你喝下的是盘古玉液,可洗髓返灵,此刻开始转变了,你能听到世人的心声,你不是好奇所谓拈花一笑的吗?你再仔细听听。’

‘......’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无文字之说。

那是如来原话,既他此刻可以听见众人心声,那他便是可以听到如来与迦叶的心声,他即能参悟所谓拈花一笑。

事实应是如此,可金蝉子却觉得,自己用了计谋,便不是佛禅,即使悟了,也非自己之力。

如此一来,他还是没有佛慧。

“师兄,你道二师兄此番下界,要何时才能历劫归来呢?”

“管他作甚,该回来的时候自当是回来了。”

摩诃迦叶浅笑,半掩虚目的眼里,也是容鄙掺半,两道长眉一挑,轻松的继续念着佛号。

其心中鄙弃金蝉子的言秽,此时的金蝉子是听得一清二楚,听他拈花一笑竟也是觉得佛祖媚态好笑,听其心中佛祖要去天庭与玉帝演法;

不单是摩诃迦叶,就连观音与文殊二者,心中不念佛号,一个想的是,如何让天庭主动请如来至凌霄殿上,一个想的是如何收复人界那群不信奉自己的信众。

眼观灵山满是虔诚的信众,却无表里如一者。

只有正在往山下爬的那只小小蚁虫,在感慨如何归家,怎会一席之间身在异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