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7章 是战?是和?
作者:梁二叔      更新:2020-04-01 03:03      字数:2533

第197章是战?是和?

五虎退敌失败,扬威大将军盔歪甲斜地败退回了杭州,他回到大营,坐在凳子上发呆,琢磨着如同给道光解释。

这时候,随员进来说:“大将军,浙江巡抚刘韵珂求见。”

奕经巴不得赶快有人来跟他闲聊扯淡,省得所有悲伤都自己扛,听说刘韵珂求见,赶紧吩咐人请刘巡抚进来。

“大将军,我老刘来没有别的事,咱们赶紧给皇上写折子和谈吧。”

“老刘,你怎么突然调转风向了,我记得我刚到浙江来的时候,你可是最硬的。”

“自从跟英国佬开了仗,咱们能用的办法都用上了还是打不赢他们。”

奕经叹了口气说:“唉,从前站着说话不腰疼,不打不知道,如今瞅瞅,跟英国佬硬碰硬确实不是好办法。”

奕经歪着脑袋想了想,他知道这场仗根本打不赢,但是给他八个胆子他也不敢请皇帝停战。

他好不容易混到这么高的位置,万一因为提和谈,一夜之间就成了阶下囚,那就亏大发了。主和的伊里布和琦善便是前车之鉴,虽然这次道光也派他们俩个跟随着自己到杭州来了,但是身份都是上不得台面的低等官员,所以他不想惹麻烦。

刘韵珂不知是计,傻乎乎地应承道:“我来就我来,咱打不过人家,也不能打肿脸充胖子呀。”

奕经鬼心眼子多,他摸了摸脑袋说:“老刘呀,跟皇上写折子这事还是你还来吧。”

刘韵珂说:“大将军,你不敢写,让我老刘自个来。”

他俩正说着话,又有几个人垂头丧气地走了进来。这些人落了座,听奕经说刘韵珂是来劝他和谈的,这些人都不吭声了。

这些人心里门清,刘韵珂心里想的也是他们心里想的,但是这些打仗不行的怂货又担心说出主和的话来会招惹麻烦,丢了乌纱帽,所以他们顾左右而言他。

刘韵珂是山东人,平时说话耿直,丁是丁卯是卯,有啥说啥。

“大将军,咱跟英国佬打仗有诸多不利,我掰扯着手指点跟你念叨念叨。首先咱们的兵连遭重创士气低落,如今听到英国佬的炮声就成了惊弓之鸟,指望他们赶跑英国佬?”

奕山点了点头,众人也深以为然。

“浙江兵力不足,只能从各处征调,从西北往东南调兵,路途遥远,缓不急用。等这些人喊着口号,一路小跑到了浙江以后,也基本上累得半死不活了,再遇到个水土不服什么的,反倒成了累赘。”

刘韵珂说到这里,一些人开始大倒苦水

陕西提督泪流满面,冲过去抓住刘韵珂的手说:“刘大人呀,我们陕西的这些西北娃都是好娃,娃们在家乡都是吃面,到咧浙江,每天都吃米饭,吃得浑身乏力,打起仗来浑身没劲,原来以一敌十,现在十个揍一个也费劲呀。”

广西提督也咧着嘴发牢骚说:“大将军,刘大人说得还真在理,我刚刚得到消息,皇上又降旨从广西征调绿营兵驰援浙江,我们好不容易才凑了一千绿营兵,这些兵丁早就跑步出了桂林了,无奈道路艰难,又跟上雨季,吃饭住店沿途给养解决不了,一千人分了两批,前批的四百五今天一早才进入浙江境,剩余的那五百五才出了湖南刚进江西。”

等他俩发完牢骚,刘韵珂接着说:“诸位都见识过英国佬的火炮了,开山裂石,再瞅瞅洋兵手里端着的滑膛枪,打起来突突的响,咱们的长矛弓箭实在派不是他奶奶的用场,厦门的石壁定海的土墙都抵挡不住洋鬼子的火炮,咱们靠啥抵挡?”

“老刘说得对,要是洋鬼子追赶到杭州来,咱们连石壁和土墙都没有,等着受死吧。”

刘韵珂又说:“先去都说英国佬不擅陆地作战,如今看看真是丢人丢大发了,定海战场,英国佬登陆作战,咱们一下子就死了三位总兵,几千士兵。”

大营里有人哭泣,原来是郑国鸿的儿子,他鼻涕一把泪一把,他哽咽着说:“大将军,我亲眼瞅着英国佬登上了岸,那些洋兵瞅着绑着绷带直着腿,挺胸收腹,跟半截木头一样机械着走路,其实压根不是这样,英国佬上串下蹦,登山跑步比猴子还灵活呢。”

有人插话说:“姓刘的,听你这意思,咱们大清国压根打不过英国佬了?”

刘韵珂咽了口吐沫说:“大人,咱即便是侥幸打赢一两场战役又能咋样?英国佬败了以后,哧溜哧溜地跑到他们的洋船上,那些洋船没帆没浆,冒着烟在水面上跑起来跟水上漂一样,咱们众人划桨开大船也没鸟用呀,无论如何也撵不上。不能歼敌,这仗咱打胜了也没多少鸟用?咱们大清国海岸线辣么长,英国佬今天骚扰浙江,明天进攻山东,等咱累得跟三孙子一样到起来,他又跑到辽东去了,难道咱们是一群喜欢跑马拉松的二百五?”

那人不乐意听了,说:“老刘,人心,人心,打仗靠的是人心不是技艺好伐?”

刘韵珂急眼了,白了他一眼说:“现在国家有难,你大嘴巴一张想起来人心了。原来吃拿卡要,搞腐败的时候咋没想到人心呀,真你妈的不要脸。英国佬占领了大清的地盘,很少骚扰当地百姓,相反还给点小恩小惠收买人心,大清子民跟这些洋鬼子能够和谐共处。反倒是朝廷兵勇护国无方,扰民有术。抗击英国佬,并没有雄厚的群众基础。说不准的话,这些百姓一旦怒了,掉转矛头的可能都不是没有。”

这人见软绵绵的刘知府骂人爆出口,退到一边不敢言语了。

刘韵珂又说:“我身为浙江巡抚,到底现在浙江的家底子有多厚,我比谁都清楚,咱们的粮草供给出麻烦了,突然这么多兵调集到浙江来,漕粮又比以往少了一半。一切吃穿用度都得浙江出,粮草不能支撑半月打仗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军粮供应出现问题,肚子都吃不饱,不能喝西北风吧?”

刘韵珂说的不错,打仗是劳民伤财的事,而且跟英国佬打仗多是指望着从各地征调大队人马,吃喝拉撒,成本昂贵,另外花钱雇佣乡勇又是巨大花销。大清乃是农业立国,一年的收成也就那么多,指望啥维持这么长时间的战争呀?

刘韵珂接着说:“诸位大人瞪圆了眼珠子,精神头都对准了英国佬。你们没注意民愤吗?民愤比英国佬厉害多了。浙江去年闹雪灾,民众受灾严重,民心不稳,浙江各地匪徒趁机作乱,聚众抢劫。社会需要维稳,再打仗的话,可能事态更加恶化。”

众人都觉着刘韵珂说的没错,但是当刘韵珂嘟囔着要联合他们一起给皇帝上折子的时候,这些人都支支吾吾地成缩头乌龟了。

“我他奶奶的也不指望你们,只要你们别背地里到皇上哪里说我当汉奸,私下收了英国佬的好处就行了。”

一群人散去,刘韵珂回到自己大帐里,吩咐师爷铺好纸,研好墨,然后自己笔走龙蛇给远在京城两眼乌黑的道光皇帝上了道万言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