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华表里的恶龙
作者:旭佐      更新:2020-01-19 08:07      字数:3111

北之星的清晨,人流涌动。

人们都赶时间,成人门担心自己会迟到,而学生则担心着自己上学迟到。

北之星的紫禁城门东城墙外,有两名老者在南河沿大街上漫步遛弯儿。

这条街上有很多的人一大早就带上自己的鸟儿,闲逛遛鸟儿。他们几乎都是上了年纪的老者。在这里遛鸟,是他们的习惯。

这种习惯是从清朝就有的,一只沿袭至今。清朝时期,满清的八旗子弟很喜欢养鸟

养鸟本是清朝八旗子弟和太监们的爱好,“提笼架鸟”在过去是对游手好闲,不事生产的人的一种贬词。当然现在已经没有贬义的意味了。

后来,这种爱好才传到一些辛苦忙碌的人中间,使他们能得到一些休息和安慰。

养鸟人所重视的,除了鸟本身,便是鸟笼。鸟笼分圆笼、方笼两种。一般的鸟笼值一二十元,有的雕镂精细,近于“鬼工”,贵得令人咋舌。——有人不养鸟,专以搜集名贵鸟笼为乐。鸟笼里大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是鸟食罐。一副雍正青花的鸟食罐,已成稀世的珍宝。不过现在在南河沿儿遛鸟的人,没人会再用贵重的鸟笼了。

除了笼养听叫的鸟,北京人还有一种养在“架”上的鸟。所谓架,是一截树杈。养这类鸟的乐趣是训练它“打弹”,养鸟人把一个弹丸扔在空中,鸟会飞上去接住。有的一次飞起能接连接住两个。架养的鸟一般体大嘴硬,例如锡嘴和交嘴鹊。所以,北京过去有“提笼架鸟”之说。

“先生,这么早您就出来遛弯儿,不知是否吃过早点,倘若您还没有吃过,我这里倒是知道一家不错的早点铺子。”一名头发斑白的老者站在另外一名老者的斜后方,静静地说道。

这名说话的老者,便是刘军,而在他斜前方慢步而行的,便是赑涛了。

“可以。不过我先要去一下紫禁城门附近。”赑涛开口回答道。

“不急,先生。”刘军没有多说话。和赑涛结识了很长时间了,很了解赑涛的性格。他不喜欢多说话。

刘军跟随着赑涛的步伐,向着紫禁城门走去。

赑涛和刘军一路向南,走到了南河沿大街的尽头。

“刘军,你和我讲讲,这‘八旗子弟’是个什么意思。”赑涛开口问道。

赑涛已经来到凡间快六年的时间了,他已经熟知了现在的政府以及政策法律了,但是对于清朝这一段历史,还是知之甚少。

刘军点了下头,开始整理语言:“‘八旗子弟’是八旗人的后代。”

刘军措好辞,开始讲述有关“八旗子弟”的历史。

“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制度,以旗为号,分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八旗。各旗当中因族源不同分为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

“清末许多‘旗下人’都非常会享乐,十分怕劳动。男的打茶围,蓄画眉,赌博,斗蟋蟀,放风筝,玩乐器,坐茶馆。一天到晚尽有大量吃喝玩乐的事情可以忙的。”

赑涛点点头,答应了一声,也开口说到。“过去有“从龙入关”之说,其实从龙入关说的是八条小龙。”

“开始,这八条小龙并不团结,相互之间经常发生你争我斗,逞强好胜。有一天,天上的玉皇大帝得知他们的事后,就召见天使,当时地上有人向他告状,日头和月亮总是在一起,每天都是半阴半阳的,人们感到很不舒服,总是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庄稼也长不好了。当时的人们很着急,都向玉帝要求把太阳和月亮分开。因此玉帝就让天使召集八条小龙完成此事。”

“最后,这八条小龙完成了任务,也累得筋疲力尽,纷纷朝地上掉下去,此时,刮起一阵大风。说来也巧,不知道从哪里刮来八块颜色不同的大布落在地上,这八条小龙正巧每条龙落在一块布上,它们不仅落在布上还长在了布上。”

“后来,后金国将这八块带有龙图案的布当成了旗标,由于八条龙和八块布的颜色不同,所以才有了不同的旗色。”赑涛吐露着秘辛。

“白色的小龙落在黄布上,就变成后来的正黄旗;蓝色的小龙落在白布上,就变成后来的正白旗;黄色的小龙落在红布上,就变成后来的正红旗;树皮色的小龙落在蓝布上,就变成后来的正蓝旗。”

“一条小龙,虽然落在黄布上,由于黄布外边镶上了一条红边,所以就叫镶黄旗;一条小龙,虽然也落到白布上,但白布外边镶上了一条红边,所以就叫镶白旗;一条小龙落到了红布上,由于红布外边镶了一条白边,所以就叫镶红旗。”

说到这里,赑涛的话停顿了一下。

不过,赑涛还是讲话继续说完了。

“最终的那条小龙,却没能化身为镶蓝旗。他没有抵住诱惑,被另外一只封印了很久的龙吞噬了!”

赑涛原本很不想讲这些的,但是,他还是说了出来。因为那只被封印了很久的龙,是他以前的好友。当然。仅限于他被封印以前。

不知不觉中,赑涛和刘军已经走到了紫禁城门附近,再往前就有士兵把守,不能靠近了。

“刘军,你等我会儿。”赑涛开口说道。

就在刘军很是不解的时候,赑涛已经走到了城墙附近比较隐蔽的地方,一动不动的站立着了。

看到赑涛一动不动的站着,刘军吓了一大跳!

“灵魂出窍!”刘军心中震惊。

灵魂出窍,这是到达大仙境界才能掌握的法术。这一点也证明了,赑涛前辈有大仙境界的修为!

这让刘军心中如何不惊。华夏登记在案的一共有两名仙人境界的修炼者,但是都只是刚刚步入仙人境界,或是上仙的境界。而赑涛已经是大仙的境界了!

就在刘军震惊的时候,赑涛的灵魂已经向一个白色柱飞去。

这便是“华表”!华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物,有着悠久的历史。

相传华表既有道路标志的作用,又有过路行人留言的作用,在原始社会的尧舜时代就出现了。

不过,天安门前的这对华表上都有一个蹲兽,头向宫外;天安门后的那对华表,蹲兽的头则朝向宫内,传说,这蹲兽名叫犼,性好望,犼头向内是希望帝王不要成天呆在宫内吃喝玩乐,希望他经常出去看望他的臣民,它的名字叫“望帝出”,犼头向外,是希望皇帝不要迷恋游山玩水,快回到皇宫来处理朝政,它的名字叫“望帝归”。

赑涛的灵魂靠近东侧的那个华表,淡淡地说道,“该醒醒了,我来看你了,卢伯玉!”

卢伯玉,便是封印在华表内的真龙的凡间名字。

赑涛这个名字也是凡间名字,但凡化形的神兽,都有凡间名字。

卢伯玉,原本是红龙一族,是北海龙宫的族人,但是当年犯下了滔天大罪,被多位大仙封印在了华表盘龙柱中,镇压华夏的气运。

“是你啊!”有些沧桑的声音从华表盘龙柱中响起,不过这是灵魂的声音,凡人以及没有达到大仙境界的修真者是听不到的。

“是我!”赑涛回答道。

“你来何事?”声音再次从华表内响起,“没什么大事的话,我就不说话了。华夏的气运越来越好,柱顶的那只望天吼的力量也越来越大,我难以说话。”

“嗯!也没什么,就是来和你叙叙旧。那年,你吞噬了那条西海的小龙,用两百年的时间化解小龙的力量,企图冲破封印出来,导致华夏气运大跌,战火连绵十几年!凡人深受其苦!你也因此失去了红龙真身,化身成了‘黑炎妖龙’。令人惋惜。作为你的朋友,我……”赑涛的话尚未说完,沧桑的声音再次从华表内传出。

“你走吧,我是出不来了。华夏的气运越来越盛,你……”黑炎妖龙的话还没有说完,华表顶的真犼(望天吼)就靠口打断他的话,将他镇压。

“赑涛前辈,请回吧!”望天吼开口说道。

赑涛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他的灵魂飞回了自己的身体内。

赑涛转过身,缓缓地离开了。但是这次,他回了下头,痛惜地看了眼华表柱。

刘军看到赑涛前辈的举动,心中虽然疑惑,但是并没有过问。他做事也是很有分寸的。不该知道的事情,不去问。

“走吧,去你说的那家店,尝尝这北之星的早点。”赑涛开口说道。

而后,刘军带着赑涛来到了东华门车站附近的一家老北之星饭馆。赑涛和刘军都点了份面茶,要了四个焦圈。

赑涛一直没有再说话,好像在回忆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