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葙秦州、灭大军
作者:大杀四国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621

匡胤哈哈一笑道:“恭喜郎将军立下大功,如今蜀军鳖再也成不了气候。看来我是白来了。”

“太尉过奖了。”郎兵一边上前拜见几个上官,一边打量了赵匡胤的神色,他虽然在笑,嘴里却微微抽*动。他心里一动,记得历史上王景、向训攻四州受挫,朝廷一片罢兵之声,不甘心失败的柴荣就派赵匡胤前来视察,赵匡胤回去后向柴荣禀报四州可下,并提出了建议,才拿下了这四州。现在他意识到自己真的改变了历史,失去了立下大功的机会,赵匡胤真的高兴的起来吗?

其实,郎兵却想岔了,赵匡胤虽然有点失望,却是真心的高兴,拿下了这四州,大周再无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南征了,他只是可惜的是王审琦没有立下大功,被王景、郎兵拔了头筹。

几人客套一番,到王景的大帐中坐定。

赵匡胤瞟了一眼众人道:“诸位大人、将军打算下一步如何做?说一说,赵某回去好像陛下禀报。”

王景、向训对视了一眼,两人同声道:“自然是先拿下秦州。”

“如何拿下秦州?”

向训不屑地撇撇嘴道:“秦州精锐尽失,不过尽是些民壮,即日可下,哼,不知道为什么某人强攻数日,居然还没拿下。”

这“某人”显然是指王景了,王景顿时大怒,喝道:“某人有什么资格指着王某,围攻凤州损兵折将。毫无战果,要不是郎将军发现的早,被抄了粮道恐怕还蒙在鼓里呢.......”

他话未说完,衣角向下一沉,低头一看却是昝居润轻轻地拉了他一下,正在对他使眼色,王景才猛然醒悟,赵匡胤是代表皇上来的,是皇上的眼睛和耳朵。自己居然当着他的面和向训吵了起来,实在太不明智了,他赶紧闭上了嘴,坐了下来。

向训尴尬一笑。也明白自己说错话了,他咳嗽一声道:“向某以为派一员悍将猛攻秦州,不需一日的功夫,秦州必下。”

陪在末座的王审琦站起来道:“末将愿意领兵拿下秦州。如果一日拿不下,甘愿受军法处置!”

向训微微一笑,王审琦一向勇武问名,他深信他说的不假。赵匡胤却微微摇了摇头。显得颇为失望。

昝居润眯着眼睛,面带微笑,和赵匡胤对视一眼。会心一笑。显然都明白了对方的心意。昝居润还没说话。郎兵站起来说道:“末将以为秦州精锐尽失,外援断绝。顽抗只有死路一条,是以末将以为只需招降即可。”

昝居润晃了晃脑袋,笑道:“不错不错,如果秦州守将不是太笨的话,肯定会投降。”

赵匡胤眼光一闪,抚掌笑道:“韩继勋和赵率城都不是那种愚忠地笨人吧?”他看着这才露出恍然之色的王审琦,不可察觉地摇摇头,接着道:“秦州已经是我案板上的鱼肉,怎么拿下都不重要,之所以是劝降秦州,是因为秦州一降,以后再招降比秦州强不了多少的成、阶二州就容易多了。”

“赵将军(太尉)高明!”帐中众人寻思一番,齐声称赞起来。

郎兵也真心实意地赞了一声,赵匡胤能成为赵匡胤,果然不是盖得,自己现在的眼光还比不上他的长远。他建议劝降秦州,就是想试一试,避免攻城的伤亡,可没想地那么深远。

下面的行动就这么定下来了,当晚王景就派人给秦州城中送去了书信劝降,同时开了个庆功酒宴。

第二天早饭过后,赵匡胤启程返京,他来的时候走陈仓小道,回去的时候却走了散关。

快到中午地时候,围困秦州的守将快马来报,秦州观察判官赵率城愿意投降,请王景派人去受降,王景大喜,亲自前去受降。

*********************************

秦州城,漆黑的夜,节度使韩继勋府中却亮着***,在他对面坐着同样脸色沉重地赵率城。

沉默了半响,又看了看桌子上地劝降信,韩继勋缓缓地开口道:“黄花谷一战,蜀军六千精锐损失殆尽,援军坐困唐仓,秦州已然成了孤城,城破是早晚地事情。”

“大人您的意思是........”赵率城皱着眉头道。

韩继勋苦笑道:“我还能有什么意思?周军拿下四州已成定局,就算卧龙重生也无力回天了。再对抗下去,只有徒增秦州百姓伤亡而已。”

要出降?”

韩继勋摇摇头道:“那就不是我地事情了,我今天就是想和你交代一下,本官马上就要出城回成都了。我是蜀国大将,又节度一方,受陛下隆恩,怎么能投降于人呢?”

赵率城没有说话,现在周军围城只围了南面,想走很容易。

韩继勋瞟了赵率城一眼道:“你要想走,也可以随我一起走。不过回了京城,怕也没有什么好结果。”

“既然如此,大人何不投降周军?听说柴荣求才若渴,必不会亏待大人。”

韩继勋摇摇头,良久才道:“你决定了吗?本官这就走了。”

赵率城看着韩继勋道:“赵某是秦州人,不能抛下秦州父老,也不愿再看秦州城平添一堆孤儿寡母,千秋骂名就让赵某来承受吧。”

“那好!”韩继勋点点头,抱拳道,“人各有志,韩某祝赵兄好运,告辞!”

在最黑的时刻,秦州城北门大开,一溜人马沿着山间小道往成都方向而去。赵率城在节度使府坐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派人通知周军愿降。

韩继勋回到成都不久被罢官,他本人倒也知足,搬去城郊去做了安乐公,当然这是后话了。

*******************************

王景顺利地拿下了秦州城,大为高兴,他终于压过向训一头了。他对赵率城好言抚慰一番,丝毫没有怪罪,留五百人守城后,又回到了唐仓镇外,准备和向训一起攻打唐仓镇。

就在王景、郎兵回到唐仓镇的不久,蜀国骁将威武节度使王环、都监赵崇率军来援。原来在成都的孟昶接到秦州守军中伏精锐损失殆尽的消息,大惊失色,急忙再次任命骁将王环为威武节度使,赵崇为都监,前往秦州救援。两人行至凤州城城西三十里接到秦州投降的消息,大惊失色,急忙率属下二千军士从秦岭山路退入凤州城。

在昝居润的建议下,向训、王景没有急于攻唐仓镇,而是切断唐仓镇水源,打算困死蜀军。蜀将圣控鹤都指挥使李廷珪、左卫圣步军都指挥使高彦俦很快发现了周军的阴谋,两人不甘心坐以待毙,在水源断绝的第二天凌晨从西门突围,同时令都指挥使李进出东门攻击周军中军,为蜀军断后。

李廷珪、高彦亲自指挥一万五千蜀军从西门突围,蜀军情急拼命,守在城西的排阵使张建雄部五千人挡了半个时辰之后被蜀军击败,李廷珪、高彦突围而去。

王景、向训中军两万人被李进五千人死死缠住,不得脱身追击李廷珪、高彦。这李进确实是悍将,明知道来断后是送死,还是应承下来,他是抱着死志而来,完全是不计伤亡的猛攻猛打,悍勇大出众人意料,周军中军差点被他攻破。

本来派去追击李廷珪、高彦俦的郎兵骑兵也不得不被王景召了回来,支援中军,直到天亮的时候李进部才被大军何谓剿灭,五千蜀军战死四千余,都指挥使李进身中数十箭而亡。

凤州城的王环、赵崇听到唐仓镇的喊杀声急忙率军出城支援,被守在城门的王审琦击败,不得不退了回去。

收拾完了李进部,王景派郎兵快马追击蜀军,自己和向训亲领大军随后追击。

郎兵军匆匆带了干粮,开始追击蜀军。蜀军在突围时损失三千余人,还剩下近一万二千人,远远超过郎兵骑兵人数,李廷珪、高彦俦退的还有法度,蜀军没有溃败,依然保持着阵型,因此郎兵不敢轻易进攻,他把骑兵分成了两队,自己和李勇各带一队,轮番袭扰蜀军,拖延蜀军的行军速度。

七月十号,王景、向训终于在青泥岭东南追上了蜀军,随即发动了攻击,郎兵、李勇两军从侧翼分别冲击蜀军薄弱处,在周军强大的攻势下,人数、战斗力都处于弱势的蜀军很快崩溃,李廷珪、高彦俦在亲兵的保护下带着三千残兵退入青泥岭。

青泥岭又名泥公山、铁山,是古代蜀道上最险峻的一道关隘,“悬崖万,上多云雨,行者屡遭泥泞”,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最是易守难攻。

王景、向训大军轻装而来,所带粮草不多,强攻一日没有攻下,粮草已然不足,只得带着俘虏的七千多名蜀军撤回凤州地界。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