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杀手锏
作者:大杀四国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060

“滋滋........”声在庞大的御花园中央响起,火花沿着灰色的火药引线一路窜过去,直入灰色的陶罐,然后发出“砰”的一声巨响,圆圆的陶罐从中炸裂开来,浓烟滚滚而出,老远就有一股刺鼻的味道,紧跟着陶片飞上天空,然后天女散花似的从最高点落了下来。

柴荣被郎兵压在地上,吃惊地张大眼睛,陶片都落地后,郎兵松开了手,他爬了起来,径直走了上去,前面五丈左右的地上多了一个小坑,深约半尺,一丝未尽的白烟从泥土里冒出来,柴荣用力摸了摸坑底,还有点温热,他嘴里喃喃地道:“真是神奇,太不可思议了。”

郎兵拍了拍身上和头发上的泥土,走了过来道:“陛下,这就是爆炸。请设想一下,如果把陶罐换成铅皮,里面在装上碎铁片、铁钉、钢珠,让它在敌人阵中爆炸会怎么样?”

柴荣眼睛一亮,他刚才看到了,陶瓷片最远都飞到了七八丈开外,威力确实不小,他沉思了一下道:“如果在身上爆炸,我看这人就是浑身铁甲,也难逃一死。不过,关键是怎么能够抛到敌阵上去,投石机能行吗?”

果然是行家,一下子就想到了个好方法,实际上火药最初就是靠投石机发射的。郎兵笑道:“这是个不错的法子。其实,这黑火药的威力不大,杀伤力有限,投石机发射速度太慢,又沉重庞大,最多只能用于守城,没有实战价值。”

听郎兵这么一说,柴荣从最初的兴奋中冷静了下来,他仔细看了那小坑道:“不错,朕过于高兴了。此物爆炸时候有巨响,冒黑烟,猛一看挺唬人,实际上威力并不比投石机射出的石头的大多少。朕仔细看了这坑,除非落到人的身边,否则恐怕效果不大。”

“陛下说的不错。”郎兵道,“用投石机发射实在太慢了,偶尔用一次尚可,用第二次敌人就看出他的弱点,因此没有多大实用价值。”

柴荣点点头,失望之情溢于脸上。

郎兵微微一笑,继续道:“陛下,有些东西只要利用好了,一次就足够了。何况,火药的用途、使用方法远远没有发掘出来。”

“哦。”柴荣精神一震,拉着郎兵走到花园中的亭子里坐下后道,“朕还记得郎爱卿说过此物关系朕的宏图大业,想来不是无的放矢,快给朕说说。”

“是。”郎兵道,“没经过训练的战马初次听到火药爆炸声容易受惊,再加上爆炸碎片击中马身,战马负痛就会狂性大发,不受控制。陛下知道在省冤谷,臣就是用此物使谷中战马受惊而狂性大发,挣断绳索在谷中来回狂奔的,那里地方狭小无处躲藏,契丹军二千人竟被活活地踩死了。”

“你是说........”

郎兵眼皮一抬,反掌作了个杀的手势,眼中呈现厉色:“如果在和契丹人大战的时候,我们忽然在敌人军中引爆火药,而我们的战马事先经过适应火药的训练敌人却没有,陛下您说会有什么结果?”

柴荣一拍大腿,眼中同样闪过一丝厉色,大笑道:“那还用说,就是战马不把契丹人蛮子掀翻下来,也会让他们阵型大乱,军无斗志,我大周勇士趁机冲锋,嘿嘿,必定让他血流成河,不仅燕云十六州可以失而复得,还要让契丹人元气大伤。”

郎兵眼中露出笑意,就像看到鱼儿上了钩,“陛下英明,所以此物可以算是大周的秘密武器,我军的杀手锏,不到最关键的时候绝不能轻用,更不能让敌人侦知此事。”

“此物敌人一知道就不灵了,怪不得你要让朕保密。”

柴荣忽然看着郎兵,似笑非笑地道:“你还朕给设了个圈套啊,生怕朕不知轻重,忍不住提前动用了它,朕是那么不知轻重的人吗?”

郎兵眼中含笑地道:“臣哪敢呢,陛下英明过人,臣的那点小心思哪里逃得过陛下法眼?南面的唐、越,西面的蜀,个个昏臣庸,朝政腐败,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百姓苦不堪言,已经失了民心。他们又素来畏惧我大周,实不足为惧。

臣以为我大周真正的敌人是契丹人!还有西北的李氏党项亦不可不防。”

“契~丹~人!”

柴荣一拳击在亭子边漆着红漆的圆木柱子上,关节隐隐见到血丝,他咬牙切齿地说出这三个,转过头来看向北方,冷冷地道:“契丹人可恨,党项人可恶!契丹蛮子年年寇边,杀我子民,掠我粮草牲口,屡屡相助刘崇与我大周为敌。要不是契丹人,朕早就入了太原城了。石敬瑭可诛,竟将燕云十六州拱手送给契丹人,使我大周屏障尽失,契丹人随时可以跃马南下,直逼京城。”

“不错。”郎兵点头道,柴荣对时局的清醒认识出乎他的意料,“从燕云十六州到京城开封全部都是一马平川的平原,最是适合契丹人铁骑驰骋。只有大河算是京城唯一的屏障,但是大河冬季结冰,不足为凭。我朝要想阻止契丹人,必须在更北面构筑一条坚固的防线。”

柴荣点点头:“这事情朕已经在考虑了,众位大臣也在谋划策略。好在我大周数次击败契丹人,加上辽国内部矛盾重重,耶律述律帝位不稳,数年之内辽国无力大举南下,倒也无需太担心。”

郎兵仔细想了想他知道的历史,除了柴荣北征外,好像还真没和辽国有过大规模冲突,于是点点头,表示赞同。

“知道朕为什么说党项人可恶吗?”柴荣看着天边的红云,像是发泄自己的心事,又像有很多话憋在心里不吐不快,他不等郎兵说话自顾自地道:“党项人窃据西北已经有四五百年了,名为中原臣属,实为割据诸侯。记得朕初登大宝的时候,朕封李彝殷为西平王,他居然拒不接旨!朕派官员去府州,他也阻拦去路不让通行,朕三番五次申斥之后,他才放行。

最可恶的是党项人还与刘崇相交,朕北伐太原的时候,李彝殷整军备武,蠢蠢欲动,要不是刘崇败得快,他怕是也跳出要给朕好看呢.........”

一片黄叶飘落到柴荣脸颊上,顺着棱角分明的脸庞滑落,柴荣才猛然警觉,从他的世界里清醒过来,看看西边的云朵,一片殷红,太阳把半边脸颊藏到了山下,分明已经到了傍晚了,他转过头来看向郎兵,他正毕恭毕敬地站在那儿,似乎在认真倾听自己说话。柴荣有点不好意思地道:“今天朕是不是太罗嗦了?”

郎兵笑道:“哪里,正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臣从陛下的话里受益良多。”

“行了,别拍马屁了。朕自从当了皇帝之后能说话的人就少了,啰嗦了一筐罗,朕心里舒坦多了。”柴荣看向郎兵笑道,“朕知道你很忙,要是没有别的事,你就回去吧。”

郎兵道:“臣还真有事恳请陛下恩准呢。”

大概是站累了,柴荣坐了下来,挥手道:“说吧。”

郎兵道:“臣刚才说火药在实战中作用不大,仅仅是说现在,臣以为对火药加以改良,再研制出更好的发射装备,火药的前途将不可限量。”

“哦。”柴荣惊异地看了郎兵一眼,来了兴致,示意他继续说。

“臣初次发现火药的时候,威力比这个小得多,臣发现改进木炭、硫磺、硝石的比例可以增大火药的威力。臣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多做尝试,不过臣敢肯定刚才爆炸所用的火药威力绝对不是最大的。

另外,对于怎么发射火药,臣也有了一点想法,希望陛下可调拨一批工匠来研制火药发射武器,改良火药。臣以为此事至关重要,很可能就像马镫的发明应用一样,改变战争的方式。”

柴荣道:“火药有这么大的作用的吗?”

郎兵道:“马镫虽然很小,作用却很大,它可以使骑士和战马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把人和马的力量合在一起,发挥出最大效力。自从马镫发明之后,中原农耕民族对阵游牧民族就处于先天上的绝对弱势,臣认为如果把火药用好了,其作用远强于马镫,极有可能改变这种情况,甚至取得决定性的优势。”

他的话不假,有史为证,火药最终改变了战争方式,彻底改变了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力量对比。至于这个过程要多久,几十年还是几百年,郎兵就不知道了。现代化武器他了解的较多,可是就算现在有那些武器制造全部流程的图纸也绝不可能造出来,多想无用。

至于原始的火器嘛,郎兵也就在网上、电视里看了点图片,勉强算是有所了解,这是他能给工匠们的最大帮助了,至于他们到底能弄出什么东西,多久可以弄出来,就不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了。

不过不管要多久,这东西必须搞。看到柴荣半响没有说话,郎兵急忙道:“搞这个东西不需要多少工匠,陛下给我一百个工匠就足矣,费不了多少财物。”

柴荣点点头道:“朕还真怕你要多人呢,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为了给你打造那些兵器盔甲,将京城军器监的工匠们都派上了,就是这样还要再等十数日才能打造好。”

“多谢陛下。”搁在心里一久的事情搞定,郎兵心情愉快地道,“陛下多招募培养一些工匠不就行了。”

柴荣笑了笑,没有说话,郎兵跪拜告辞,他忽然又道:“郎爱卿练兵繁忙,恐怕抽不出多少时间管此事,朕也不忍爱卿如此受累。这样吧,朕给找个帮手,这人是朕为晋王时的旧臣,忠诚干练,嘴也紧,郎爱卿尽可放心。”

“此人是.........”

“比部郎中王朴!”

“啊.......是他。”郎兵领旨谢恩道,“臣多谢陛下。”

PS:

刚写完,先发一章。偶今天小爆发一下,还有两章。

练兵还在继续,小高潮马上到来,大高潮为期不远矣。

预祝兄弟姐妹们十一玩的愉快,愉快之余也别忘顶顶四国,俺在这里努力码字呢。多多收藏,多多推荐!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