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大错
作者:草锋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234

刘若风一声嗷叫,急不可待地除去自己身上的衣物,扑将下去,发泄着一个男人的疯狂……

黎明时分,刘若风从迷糊中醒来。他拍着自己的头,自语道:“怎么喝了这么多!”转头一看,却立即懵了!香绫在被褥下睡得正熟,脸上洋溢着甜甜的笑意。刘若风看看自己浑身上下,竟是一丝不挂!再看房内,一片凌乱,也不是在自己的房间!昨夜的情景一幕幕在他脑中闪过,他这才明白发生了什么。

“刘若风!你这个畜牲!”他狠劲地击打着胸膛,直到双臂酸麻。

刘若风看看香绫的脸,然后悄悄起身,穿上衣服,轻轻地出门关门。卫士们已换了班,两个卫士见到他从这间房内走出,虽然心里颇为不解,但又怎敢说出来?“皇上,早!”两卫士向刘若风行礼。刘若风虎着脸,并不搭理。

刘若风回到自己住处,刚坐下,朱勋就在外面求见。刘若风让他进屋,问:“朱兄,有急事吗?”

朱勋道:“皇上!秦将军的三日之期,今天是最后一天了,应尽早拿定主意。依臣之见,香绫小姐出身于富贵之家,知书识礼,是皇后的上佳人选。香绫小姐又十分爱慕皇上,将皇上视为她终身的依托。于公于私,咱们都没有理由不同意秦将军的要求啊!”

刘若风悔、痛、悲、怨……百般滋味在心头!发生了昨晚之事,已经铸下大错,自己必须对香绫负责!芸妹为什么就不愿对自己作些解释呢?不管她有什么苦衷,自己是能原谅她的啊!她为何就负气一走了之呢?……

“皇上!皇上!你快发个话吧!”朱勋催促道。

“好吧。不过,大婚的时间要往后延。”刘若风终于无奈地点了头。

朱勋大喜,道:“臣遵旨!皇上大婚是件大事,当然要选个良辰吉日。臣这就去安排。”

刘若风又道:“朱兄!朕修书一封,烦劳朱兄去武街走一趟,与秦将军面商此事。朕不想此时与秦将军相见。”

“臣遵命!皇上,臣想,与秦将军谈妥之后,把汤化龙部调到乐城前线,加强东线我军实力。皇上以为如何?”

“好,你去办吧。”

刘若风换了便服,牵了匹马,一个人从行宫出来。迎面碰上竹青和果子、小玲,便问:“青姐,怎么样?有她的消息吗?”

竹青摇头说:“没有。城里城外,我找过很多地方,都不见芸妹妹的踪迹。若风,你这是要到哪里去呀?”

“我心里烦,出去走走。”

“若风,我陪你去吧。”

“不!青姐,你一定累了,去歇息吧。放心,我不会有什么事。”

“若风,你不要为芸妹担忧,以她的本事,不管到哪里,都不会有多大危险。如果她真爱你,她迟早会回来找你!”

“我为什么不能去找她呢?”刘若风似对竹青说,又似在自语。

竹青着起急来,道:“若风!你与她不同,你有重任在肩,身不由己M象我们莫家堡一样,很多时候我都在想,为什么一定要把姐妹们拖上复仇的道路呢?我们干嘛不忘掉仇恨、去过轻松快乐的生活?但是,那样的深仇我们忘不了!复仇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存在的意义!若风,你不能逃避啊!”

刘若风飞身上马,道:“你们别管我,好好休息!”一扬马鞭,策马去了。

刘若风出东城,在旷野上放开马缰,任由马儿狂奔!他要以此来发泄心中郁积的情绪。风在耳边呼啸,树在身旁闪过,往事也在他脑中电闪而过。

疾奔十数里后,刘若风折而向南,驰到汉水边。他下马,踏入汉水中,捧起清清的汉江水,从头顶浇下。凉意透骨,头脑似乎清醒了不少,但心中的思绪仍如一团乱麻,纠缠萦绕。

后来,刘若风溯江而上,登上汉台。曾几何时,高祖便在这里受封汉王。遥想五百年前高祖的伟业,他心潮激荡,雄心再起;俯瞰悠悠东逝的汉江水,他又觉万事皆空,不想再与他人争个短长。

刘若风拔出麒麟剑,纵情狂舞。他不讲套路,不依章法,心之所想便是剑之所指。过了一柱香时间,收剑而立,凝视着一泓秋水般的宝剑,自叹道:“做人要是能象舞剑一样自由自在,那就好了!”

“若风!若风!你做什么?!”随着马蹄声响,竹青飞驰而至。跳下马,奔上汉台。

刘若风望着竹青,摇摇头,笑道:“青姐,别紧张,我不会傻到去自杀的!刚才只是练练剑而已。不是叫你好好休息吗,怎么跑到这儿来了?”

“你还说,还不是……担心你嘛。芸妹妹走了,我得帮她看着你!”

刘若风原想说两句感谢的话,可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只叹息一声,便跨上马,当先往城里驰去。

到达行宫前,刘若风对竹青道:“青姐,这下你总可以安心地休息了,我自己再到处转转。”其实,他不想回宫,是怕遇见香绫。

刘若风牵着马,在大街小巷中转悠。这里不比成都发达,街巷旁铺子不多,行人也少,衣着也较朴素,妇女们大多梳着坠马髻,穿土布长裙,男子则挽田螺髻,穿宽大的直筒衣裤。

刘若风走进一间茶肆,要了一盏绿茶,随意地品着。无意间,听到邻桌的几名茶客在小声评议着时政,便留意倾听。

“你们听说了吗?二十万晋军已经打到乐城,离这儿可不远了!”

“我看汉军难以抵挡,汉中早晚不保!”

“不过,听说大汉皇帝亲临汉中,现在,鹿死谁手还很难说。”

“大汉皇帝是个年轻人,我在远处看到过,非常英俊威武,据说是先帝的直系后裔。”

一个人以更小的声音说:“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是希望晋军打赢呢还是希望汉军打赢?”

人们一时无语。

“我希望晋军赢,因为汉军是判乱之军。”

“我希望汉军能赢,毕竟咱们数百年来都是大汉的子民,当然应盼着大汉能够光复。”

“我也支持汉军,因为他们的三条明令对咱们老百姓大有好处!”

“三条大汉明令是不错,可是却没有得到落实,百姓的负担仍然太重,听说有很多地方还是饿死人哪!”

“哼!即使三条明令落实,也好不到哪里去,大部分好田好土还是集中在那些大户手上,没田种的还是没田种,没饭吃的还是没饭吃!”

“好了好了,别谈这些不相干的事了,反正谁作皇帝都差不了太多,还是说说能让人高兴的事吧。听说绮红楼里新来了几个从乌孙那边过来的姑娘,那个骚劲儿,真是别提了!”

“啪”地一声,刘若风将一锭银子掼在桌上,逃也似的出了茶肆,因为最后那句话刺到了他的痛处,令他想起了昨夜的疯狂。

刘若风漫无目的地走着,忽听身后有人叫道:“若风!若风!是你吗?”

刘若风奇怪:现在人们一般称自己“皇上”,除了竹青姐,谁还叫“若风”呢?他转身,看见一个矮小的年轻人正憨笑着瞧自己。“你……你是……洪七!”刘若风终于认出,眼前的人就是小时的玩伴洪七。

刘若风极为欢喜,上前抓起洪七的手,道:“七哥!走,咱们喝两杯!”

刘若风带洪七来到醉仙楼,要了许多好酒好菜,不停地劝洪七吃菜饮酒。刘若风自己却不大动筷,他问道:“七哥,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洪七大概平生中不曾用过这么丰盛的菜肴,所以吃相颇有些不雅,听刘若风问话,便停下杯箸,答道:“若风啊,在咱们博野,现在你可成大名人了!许多乡人子弟想来投奔你,又怕你不欢迎。他们知道洪七和你自型是朋友,就鼓动我先来找你,探探路。”

刘若风觉得洪七说话真是憨直,但他并不介意,又道:“七哥,我怎会不欢迎你们呢?对了,你怎么在大街上找我,而不直接去宫里呢?”

洪七道:“若风,你不知道,我走了好多的路呢!我是先到成都,一打听,得知你已率皇军打仗去了。我又一路寻来,昨天才到这里。我跑到宫门前去,看到站了好多卫兵,不……不敢进去。刚才……运气还好!”

“七哥,你不用怕那些卫兵,他们不会把你怎么样的。七哥,你既然来了,就在这里做点事吧,也算帮我刘若风的忙!你想在军中呢还是想在地方的官府?”

洪七憨笑道:“若风啊,你安排就是了,我洪七决不会含糊的!”

“那行,你年轻,多煅练一下,会有前途的!我让你先在禁军中作事吧。”

刘若风无法再躲了,他与洪七一道,返回行宫。

刚进宫,便碰上张黑虎。张黑虎道:“皇上,你到哪去了?怎么不多带一些卫兵?让老黑好不担心!”

刘若风道:“张兄不必担心。张兄,这是朕一个儿时好友,叫洪七,让他在你的禁军里做一名小校。你带他去安排一下。七哥,你先随张将军去,以后有什么事,随时来找我!”

张黑虎和洪七刚走,刘若风便听到了令他头皮发麻的叫声:“风哥哥,你到哪里去了,我到处都找不到你?”

刘若风的心“砰砰”乱跳,脸上一下子变成了猪肝色。他不敢去看香绫,低着头道:“香……香绫,你……你找我……干什么?”

香绫奇怪地问:“风哥哥,你今天怎么啦?我找你说说话,不行吗?”

“我……我……没……没什么,你……你有什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