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少主
作者:草锋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045

半晌,朱勋点头道:“应该没错!”他将玉玺交回刘若风手中:“刘兄,你果真是先帝之后!方才,朱某得罪了。”

“怎么能怪朱兄呢?啊,应该称你诸葛兄才对。”

“刘兄,我应该称你为‘少主’!我真名叫诸葛勋,不过,在他人面前,咱们仍要用以前的称喟,以免暴露身份。”

“不错,我仍叫你朱兄。”

“哈哈哈哈……”朱勋仰天一阵长笑,然后道:“真是先祖显灵,将少主送到我身旁,让我能大展宏图了!少主,咱们到里间,细商复国大计。”

“好!不过朱兄,你还是不要称我‘少主’,听着怪别扭的。”

朱勋笑道:“呵呵,少主,你会习惯的。”

进了里间,朱勋让刘若风落坐,自己拜倒于地,口呼:“诸葛勋参见少主!”

被人尊为“少主”,刘若风只觉热血在沸腾,但他压着漏*点,赶紧上前扶起朱勋:“诸葛兄免礼!诸葛兄,以后不要再行此大礼,况且这里没有外人,你我就兄弟相称吧。”

“少主此言差矣!你禀承汉室正宗血统,将来一统天下,成万乘之尊,地位是何等尊贵?到时,万民对你都要以至礼相待,我又岂能例外呢?再者,我尊崇你,能带动更多人尊崇你,这样下去,你就能得到万民的拥戴,就能为我们的事业打下坚实的根基!所以,你不但要坦然地接受这些礼数,还要有意地习练礼仪,说话要得体,做事要注意分寸,时时处处显示出一个王者应有的风范!”

“好,就依诸葛兄所言。诸葛兄,请坐。”

“谢少主!”

刘若风道:“诸葛兄,纵观古今,这天下的运势,更多地决于天意,实非人力所能左右啊!”

诸葛勋却道:“少主,事在人为!退一步讲,就算决于天意,我们也要尽全力去追寻梦想,至于梦想能否实现,那才只能听从天命!”

刘若风叹息道:“唉,我们只好尽人事听天命,明知不可为而为了?”

“少主,你错了,当今之世,我们并非不可为,而是大有可为!”

“诸葛兄,有何良策?”

“禀少主!为了兴复汉室,我一直体察天下大势,并暗中作着准备,在汉中一带积蓄了一定力量。如今的朝庭,纷争不息,内乱不断;用人机制阻塞,门阀盛行,政治腐朽;地方豪强横行,土地兼并严重,百姓食不裹腹、怨声载道,流民遍布;对周边民族压迫欺榨,致使蛮夷之民早生异心。少主,这是上天赐给咱们的良机!益州是蜀汉旧地,民心有思,如果我们以兴汉为号召,发动流民,广结豪强,容纳异族,登高一呼,定会应者云集!再在汉中策动响应,北取秦川。于内,修明政治,延揽人才,施惠于民;于外,联合夷狄,优礼加之,共攘盛举。而后,以一部出荆襄,夺江南,复北攻;少主率义师由汉中直指洛阳,两路合击,何愁东都不下、汉室不兴?”

刘若风听诸葛勋分析得甚有见地,心下兴奋,击掌赞道:“很好!高见!真是妙哉!诸葛兄不愧为武侯之后,定能建不世之功业!”兴奋之余,刘若风想到一个问题,他问朱勋:“诸葛兄,我有一事不明。令先祖诸葛武侯,从没听说过他会武功啊,你这一身高超的武功是从哪里学来的,可否相告?”

诸葛勋笑道:“哈哈!少主,武功并不一定是在家族中世代相传的,祖上不会,后人可以向别人学啊。唉,当年敝先祖诸葛武侯六出祁山,病死在五丈原时不过五十多岁,临死之前,他才感到身体的重要,后悔这一生中没有修习武功,健身延年。少主,咱们试想一下,如果敝先祖曾习过武,身强体健,再多活上二十年,那么蜀汉和天下的历史,或许就要重写了!所以,先祖临去时遗嘱后人,要修文习武,两不相误。于是诸葛家的子孙开始觅师习武,到我爷爷这一代,在武学方面才算有所成就。”

诸葛勋将刘若风送出武侯祠,两人依依作别。走在大街上,刘若风有飘然之感,胸中豪气倍增,锦绣山河,似乎将以他为主宰,在他的手中,更为生辉!

回到利来锦坊,刘若风把马芸拉到里屋,怀着十二分激动的心情,将巧遇诸葛勋之事据实以告。

“芸妹,实现我爹的遗嘱有所指望了!”刘若风仍抑制不住高涨的情绪。

马芸的反应却有些不冷不热:“风哥,真有这么巧的事情吗?你是先帝之后,而朱勋恰是诸葛丞相之后?就算他真是诸葛丞相之后,他就真的有诸葛丞相的风范、一心一意地帮你吗?”

“芸妹,你怀疑朱勋?”刘若风把事情的前前后后想了一遍:“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啊?”

“没有破绽,哼,那就更为可怕了!”马芸似乎仍然不放心。

刘若风拉起马芸的手,道:“芸妹,我们对人虽然不能尽信,但也不能什么都不相信呀。不然,我们活在世上,会多么艰难、多么无聊啊!”

见刘若风如此说,马芸不再固持,只道:“风哥,算我说的是废话。不过,你以后做事,还是尽量小心一些,好吗?”

……

晚上,成都某小巷的一个角落。

马芸的声音:“林叔,辛苦你了!”

“小姐,千万别这样说。就算我粉身碎骨,也不足以报答城主的厚恩。”

“林叔,我代师父谢谢你了。你把查探得的情况说说吧。”

“小姐,莫家堡的惨案是木家堡所为,他们有世仇。朱勋曾到过两堡,至于他和此案是否有关就不得而知了。另外,我查了朱勋的底细,他是汉中飞龙山庄的主人,而且……”

“什么?”

“他不姓朱,而是姓诸葛,其曾祖父在曹魏时做过州的刺史,是诸葛孔明的后代。”

“真是这样?看来,他说的是真的了。”

“小姐是什么意思?”

“啊,没什么。”

“小姐,我下面的任务是什么?”

“这个……林叔,你去查一查巫山派,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好。小姐,属下告辞!”

重阳节这天,朱勋带了不少礼物来到利来锦坊。姑娘们一片欢腾,争相和朱勋打着招呼。刘若风、马芸、竹青迎上来。刘若风注意到,当竹青和朱勋四目相对的瞬间,竹青的脸上涌起了红晕。

一阵寒喧后,朱勋向刘若风使个眼色,二人便进入一间无人的房内。朱勋正欲开口,马芸跟了进来。朱勋立即宗,抱拳道:“马姑娘,别来无恙?”

“托朱兄的福,还好!”马芸对朱勋的态度仍是冷淡。

刘若风对朱勋道:“诸葛兄,有话但说无妨,芸妹不是外人,我已经将所有的事都告诉她了。”

朱勋道:“好啊!若有马姑娘相助,我们的事业定能如虎添翼!”

马芸:“诸葛公子,要我相助也行,不过,请你先回答我一个问题。”

“马姑娘请讲。”

“莫家堡的惨剧,是不是你策划的?”马芸双眼牢牢地盯着朱勋的眼。刘若风也十分在意地观察着朱勋。

“哈哈哈哈”,朱勋一声大笑:“马姑娘怎么会问这样的问题?难道我诸葛勋会是那样一个心狠手辣、毫无人性的人吗?”

“可是,据我所知,你曾到过木家堡,你不会不承认吧?”

刘若风有点意外,问:“诸葛兄,你真的到过木家堡?”

朱勋望望二人,点头道:“不错!少主,我到木家堡和到莫家堡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联络他们共同举事,增强我们的力量。”

马芸冷冷地问:“这么说来,你对莫家堡的惨案,是毫不知情了?”

朱勋眼芒一扫,继而垂睑,缓缓答道:“少主、马姑娘,对这件事,我确实有一定责任。在莫家堡,莫堡主没有同意与我们合作;后来我到了木家堡,他们却爽快地答应了我,不过,他们提出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刘若风急问。

“木家堡要求我协助他们打垮莫家堡,拔出这个障碍,才能与我合作。”

刘若风紧张起来:“朱兄,你答应了?”

“哈哈哈哈……”,朱勋又大笑起来:“少主,你觉得我是那样的卑鄙小人吗?但在当时,我不想断了与木家堡合作的后路,便说,‘这是你们两家自己的事,我不会插手。不过,若是你们有什么行动,请一定要保全我的两个朋友:刘若风和莫竹青。’此后,我离开了木家堡,后面的事,便不知道了。回成都后,听说莫家堡惨遭屠戮,我心里也很难过,后悔当初没有阻止木家堡,或者提示莫家堡,预先作些防范。唉,我真的没估计到事情变化这么快啊!”

刘若风恍然道:“怪不得,当木家堡的人抓住我,木修问清我的姓名后,便是不同的态度了!”

马芸却非常激愤地叫道:“诸葛勋!几千人惨死,你只是‘难过’、‘后悔’,这就能推脱你的罪责吗?!”

刘若风见诸葛勋面色极不自在,忙劝马芸:“芸妹,这件事不能全怪朱兄,他也不能料到后来的状况啊!”

朱勋哂笑道:“马姑娘,朱某确实有罪,所以我一直想有所弥补。我收购利来的锦缎,就是想减赎我的罪孽。但是,马姑娘,成大事者,不能拘泥于小节,有时候,小的付出甚至牺牲都是难免的。只要能达到最终的远大目标,我们对个别的意外,不必耿耿于怀!”

“诸葛勋,你的意思,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了?”

“马姑娘,朱某并不是这个意思!马姑娘也是在江湖上行走的人,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你应该知晓这个道理。”

“哼!”马芸径直走了出去。

“芸妹!”刘若风要追,朱勋抓住他的手说:“少主,在下还有要事相告!”

“诸葛兄,什么事?”

“少主,我联络了成都及附近的流民准备举事,请少主去见一见他们。”

“什么时候?”

“今天晚上。”

“好!诸葛兄——”刘若风欲言又止。

“有什么话,少主尽管请说。”

“诸葛兄,你的真实身份可曾向竹青表姐提及?”

“还不曾提过。”

“诸葛兄,我希望你……你能带给表姐幸福!这些事情,你还是告诉她,让她有个心理准备,最好能得到她的支持。”

“少主说的是,在下这就去找竹青小姐,向她言明一切。少主也作些准备,一定把玉玺带上,我们一起去见那些流民的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