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青城
作者:草锋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775

道路曲折迂回,两旁古木参天,遮蔽阳光,幽深清宁,时见清清小溪缓缓流淌,更听得不知名的小鸟在林深处“啁啁”畅鸣。置身其中,让人一切烦忧皆忘。

“真是避世修心的好地方!”刘若风在心里赞道。

天师观矗立在半山腰,气势宏大,远远胜过乾元宫。进入观门,刘若风到“善缘台”,在“善薄”上写下自己的大名,捐了一锭五两的白银。知客道士稽首致意,递给他一把香烛,说:“施主,请到大殿上香。”

拾级而上,来到大殿之内,但见信徒们在虔诚地祷告祈福,香火缭绕。太上老君、张天师等神灵端坐神坛,享受着世人的顶礼膜拜。虽然刘若风认为神灵不过是人心的一种寄托,但他仍将香烛点起,在心中默默地为他所关心的人祝福,若水、马芸、竹青……

上罢香,刘若风在观中四处游览,参详张天师修道的遗物,观赏文人墨客留下的墨迹。

在一处高墙围起的院里,隐隐传出呐喊之声。刘若风想进去看看,却被一名中年道士挡住:“施主,里面是本观道士练功之处,请不要相扰。”

原来,昔年张天师除了道德高深而成为一代宗主,武学造诣也极为不凡。他的弟子承其衣钵,不但传扬道学,而且发扬武学,是为青城一派。其时,武林之中还没有少林,更别提武当,所以青城实际上是中华武术史上较早、较有影响的一个大门派,可谓是人才辈出、历久不衰。

“练功是这样神秘吗?”刘若风轻叹一声。

“绝学不外传,这是武林不成文的规矩!施主请见谅。”这道士答道。

“哼!一点三脚猫的功夫也敢称绝学?如此自我闭锁,何谈发展!”一个苍劲的声音不知从哪里传来。

刘若风与道士眼光四下搜寻,却不见半点人影。

“阁下是谁?阁下既瞧不起我青城派的三脚猫功夫,何不现身赐教?”道士以言相激。

半晌没有回应。

刘若风道:“道长,你们这种封闭的观念确实不利于武学的宏扬。这和作学问一样,一家之言往往存在很大局限,各种不同的观点需要互相补正,才能臻于完备。”

“小娃娃,说得好!”

随着这句话声,刘若风和道士身前不远处凭空冒出一个人影来!人影由虚变实,细看其外貌,更令人惊骇:满头长长的发丝遮住了面部,竟是一半雪白一半乌黑,整个人裹在宽大的灰袍里,象是竹杆儿撑起的一副没有血肉的皮囊!

道士看见这怪人,虽则凛惧,仍不愿失了颜面:“前辈既如此说,就请您指点一下我青城派的功夫!”不过,他这话已显出底气不足,“阁下”变“前辈”,“赐教”成了“指点”。

“呵哈哈哈!小老道,你还够不上让我‘指点’。你若真要想让人指点的话,这个小娃娃倒是个人选。”竹杆怪人用手指指刘若风。

道士心中大怒,冷笑道:“哼!前辈,您也未免太小瞧了我青城派吧?!”——要说这青城派人物的修养还真是了不起,盛怒之下仍能保持冷静,没有破口大骂,仍称怪人为“前辈”。

“小老道,切莫生气。我敢断言,你绝不是这个小娃娃的对手!”

“前辈,您不要再夸我。其实,我只练过几天武功,怎么能是这位道兄的对手?”刘若风不希望双方闹僵,而且把自己也给扯了进去,所以赶快打起圆场。

“只练过几天武功?小娃娃,你是唬人的吧?”竹杆怪人也对刘若风的话颇感吃惊。

“这事确确实实,不敢相瞒!”刘若风一脸诚挚。

竹杆怪人摇头道:“了不得,奇迹,奇迹!”

旁边的道士却听得邪火上升:只学了几天武功的人我都比不上,这也太不把我青城派放在眼里了!

“咣”的一声,道士剑已出鞘:“小施主,就让我领教领教你这只练过几天的旷世神功吧!”不由分说,一剑直奔刘若风前胸。

刘若风毫无防备,只得闪身避让。岂知道士一发不可收,连着十数剑快攻,逼得刘若风左窜右跳,十分狼狈,更无还手之力!

“咦?是怎么回事?不可能啊……”竹杆怪人被刘若风的表现搞昏了头,忽而,他似又明白了什么,不住点头。“小娃娃,不要慌,出剑!”

刘若风这时才想起自己身上也有宝剑。他伸出手去,不料却没能将麒麟剑拔出鞘,只得连着剑鞘一起格挡道士袭来的长剑,但只有防守,仍没有进攻。数招过去,形势再度危急。

“小娃娃,快还击!打他的剑身!”刘若风听得怪人的提点,也不思索,连剑带鞘便向道士的剑上砸去。

道士一声冷哼,举剑相迎。双剑相交,道士全身大震,手中剑竟拿捏不住,掉在地上。而刘若风似没事一般,滑退数步。他看着道士和怪人,却有些不知所以。

“呵哈哈哈!小老道,你技不如人,现在该相信我的话了吧?”竹杆怪人这句话无疑在道士的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

“我……丢了青城历代先辈的脸,我……我还有什么颜面活下去!”道士举掌便往天灵盖拍落!

“真是愚不可及!不可理喻!”竹杆怪人自语着,并没有出手阻拦的意思。

刘若风突然窜上来,一把抓紧道士的手腕:“道兄,你这是何苦!其实我并不能赢你,全仗那位前辈的点拔才得以侥幸,这于你们青城的脸面丝毫无损啊!”

道士使劲想把手腕挣脱出来,却是白费力气,他的手根本动弹不得!道士心中愤懑不已:“这小子的内力如此深厚,可是先前却让我攻得手忙脚乱,他分明是存心戏耍于我!这件事,肯定是这两个人串通一气,故意要羞辱我青城派……”

道士的脸一会紫一会青,正在刘若风难以决定究竟是放开他好还是不放开他好时,从里面飘出一个声音:“净原,外面发生什么事?”跟着,一个人从墙头飘落。

刘若风立即松了手掌。

道士恨恨地说:“掌门!这个小子和一个老怪物合起来作弄净原,净原不堪受辱,原想以死谢罪,又让这小子假惺惺地拦着!”

刘若风大为惊讶,怎么事情被净原道士说成这个样子了?正欲分辨,却听这位青城掌门道:“净原,你所说的‘老怪物’在哪里?”

四下里一瞧,哪有什么“怪物”?

“掌门,那怪物刚才明明还在这里,怎么会眨眼间就不见了?莫非是什么妖魔吧?他既要与青城派作对,那咱们只能斩妖除魔了!掌门,先拿下这个小妖,不怕他老魔不现身!”净原道士从地下抄起长剑,竟然又欲向刘若风发难。

刘若风想:“这道士怎么如此小心眼儿?江湖真是是非之地,自己现在是祸从天降啊!竹杆怪人悄然走了,自己怎能应对呢?”

“净原,且慢!”掌门喝止了道士,转而问刘若风:“施主,贫道月冷秋,是本观观主。方才的事情,烦请施主据实相告。”

刘若风没想到这个月观主并不是净原道士那样不讲道理的人,略为打量,见他年逾花甲,清癯的脸庞,青髯飘飘,手握一柄拂尘,真是道貌岸然!刘若风恭谨地施礼:“参见月观主!小生刘若风,今日上山游玩……”

听完刘若风的叙说,月观主不觉自语道:“披发?宽大的袍服?难道……是他?”

净原道士追问:“掌门,那怪物是谁?”

月观主道:“净原,我也只是一种猜测。刘施主,多谢你救了净原一命,请到里面用点素饭,贫道代表青城派略表谢意。”

刘若风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他推辞道:“多谢观主美意。在下还有急事需要赶去,以后再来向观主讨扰。告辞!”

望着刘若风走远,净原道士轻声说:“掌门,你怎么不顾及咱们青城的颜面,让他就这样走了?也不去追查那个老怪物?”

月观主盯着净原,冷冷地说:“我相信这个年轻人的话。而且,你千万不要再把什么‘老怪物’挂在嘴边,当心自己的脑袋]我所知,那个‘怪物’并不喜欢作弄人,要是他真的想作弄你,那么,你只能自认倒霉!”

登上青城主峰老君顶,已是斜阳残照。刘若风俯瞰山下的大平原,千里沃野沐浴在夕阳的余辉中,江流如带环绕绿树红墙,青烟缭缭直上万里云天,好一幅绝妙的画卷!万丈峭壁之下,但见山脚近处的行人如虫蚁般蠕动;而在山的另一面,则是起伏如海浪的莽莽群山。

峰顶建有一个小亭,刘若风在木凳上坐下,心里有抑制不住的兴奋。凉风习习,驱走了长途赶路的疲惫;大自然的美景,让他感觉一双眼睛简直不够使唤;而想到将要与马芸相会,则叫他胸中的情感如周围的山峦一般澎湃。

刘若风吃了些食物。一轮圆盘自东方升起,大地笼上了一层蒙胧,而蒙胧的夜景更能引发人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