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莫家堡
作者:草锋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230

黑沉沉的夜中,马芸大胆地注视着刘若风的暗影,心里十分激动。她想:“风哥对我真好!真希望他能一辈子这样守护着自己,有了他,以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呢?不知他在想什么?他会在乎我这张难看的脸吗?”

刘若风注意到,马芸没有入睡,她的眼眸一闪一闪的,象是天上的星星。他想:“芸妹的眼睛真美!若能永远这样伴在她身边,必定是一件愉快的事。她的……她的脸是怎么给弄成这样的?要是……要是王红玉那张脸长在芸妹身上,那一定是人间绝品!不过,面貌只是一个表象,心灵才是最重要的。想想那个红玉小姐,似乎少了些内在的东西啊……唉,我想这些问题作什么,香绫,香绫她还在家等着我呢!”

马芸闭上眼,传出均匀的呼吸。刘若风煽着扇,瞌睡来时,头猛一低,又醒了,仍然坚持。直至过了夜半,凉风透进来,刘若风才停下为马芸煽扇,倒在草席上睡去。

白天,马芸坐着指点刘若风临敌应变的机巧,督促着他练习。

过了五天,马芸的伤势已愈。两人商议下一步做什么。马芸提出,这样找若水不是办法,人单力孤,须找人帮忙;她准备回师门一趟,一是回去看看师父师娘,二是让师门中人留意若水的消息。

刘若风想要一同前往,被马芸婉拒,说是,她们那里不欢迎外人进入。刘若风想:“她的师门岂不是和百花谷一个样吗?江湖中人,怎么全都是一些怪怪的规矩?”刘若风决定先赶往绵州姨父家,让姨父请江湖朋友帮忙寻找若水妹妹,另外,他还有一层考虑,他想到蜀中拜拜昭烈先帝。

结了帐,两人拉着手出小镇,走出好远,约了在绵州相见,依依惜别。

刘若风往西,翻过大巴山脉,穿过川东丘陵,进入一望无际的成都平原。

不止一日,到了成都。但见店铺林立,市面上也很繁荣,只是街道窄小,屋宇也不如京师洛阳气派;而且闲散人等甚众,操着五花八门的口音,估计是从外地涌来的流民。

刘若风一路询问,直奔汉昭烈庙。

苍松翠柏掩映下的昭烈庙,冷冷清清。进得庙内大殿,并不见香火缭绕,先帝和诸葛丞相、关张众将的塑像已经色彩脱落,有的还缺了胳膊少了腿;门窗破旧,墙角、梁柱间挂满蛛网。

刘若风鼻子一阵发酸,跪在地下叩了三个响头,上了两柱香,心里真是万般滋味儿,难以言表。

悄悄揩了泪水,刘若风出了正殿,四处转了一圈。许多地方放着篾席、被褥、碗筷之类,有的地方竟垒起土灶,有些角落里,屎尿味儿臭不可闻。想来是一些流民将这里当做安乐窝了!刘若风只看到几个老人孩子,其他人可能是出去找食或讨食去了吧。

想当年,先帝白手起家,而能三分天下,当可算一世英豪;而如今,只落得香火无继、庙堂鼠窜的悲凉境地!自己身为刘氏子孙,却无力改变什么。心酸之余,刘若风对功业名位的看法,也有了些变化。

刘若风怀着伤感之情离了成都。看着广阔的原野上那金黄色的重重稻浪,小河边、村落旁的青青竹林,枝叶浓密的成片桑树,让刘若风觉得祖先的伟业已是那么遥远,甚至产生了瞬间的迷失:“我为什么会走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我要到哪里去?我究竟想要做什么?”

过了绵州,一日午后,刘若风来到了姨父的莫家堡。

远远望去,莫家堡占地宽广,外面围着高大的墙体,尤如一个城堡。刘若风到了东门,见墙外还有一条丈余宽的水沟,吊桥高挂着。

从父母的口里,刘若风只约略知道,姨父是武林世家,也是川西一带的豪族,但没想到,竟是这般宏大的规模和严密的防范,甚至超过刘若风见到的某些县城。

刘若风对着墙头喊话:“烦请哪位大哥通报莫堡主,侄儿刘若风求见!”

上面有人应道:“好,你先等着!”

刘若风等了近半个时辰,才见墙头放下吊桥,一个人高喝:“刘公子请进!”

刘若风走过去,吊桥随之收起。

进入堡内,一名堡丁过来为他引路。碎石铺成的道路纵横,青瓦房屋交错。但见老人在树荫下乘凉,小孩在四处奔跑;诺大的青石场子上,上百名青年在操演武艺。

庄丁把刘若风带到青石场后面一座最气派的屋宇前。朱漆的大门,门口立着一对石狮。门里出来一位老人,庄丁对老人说:“老管家,这位刘公子就交给你了。”

“刘公子,请随我来吧。”老管家引领刘若风往里走。高墙深院,不时遇到持刀巡查的庄丁。刘若风觉得,这座屋宇完全算得上是一个堡中堡。

老管家将刘若风带进一间小厅,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正坐在桌后看着什么。这人身穿深绿色锦袍,留着短须,没有戴帽,头发非常请究地盘在顶上。刘若风估计,这个身材不是很魁伟的男子,应是自己姨父、此堡堡主。

老管家禀道:“老爷,刘公子到了。”

老爷“啊”了一声,等了一会儿才抬起头来,打量刘若风。刘若风也进一步观察他。这人左脸颊有一道深深的疤痕,脸上表情淡漠,眼神里自然地发出一种威光。

“你是刘兴的儿子?”这人的语气同样漠然。

“是。”刘若风拿出父亲的信呈上。

看完父亲的信,老爷说道:“贤侄,我就是你姨父莫正举。你父亲说家里遭逢不测,要我助你。你先住下,这事须从长计议。老江,你带他到后面,先见见夫人和小姐。”

“姨父,小侄告退。”刘若风恭谨地作揖而退。

管家老江把刘若风带至后堂,对门口一名丫环说:“二凤,快快禀报夫人,她的侄子到了,正在这里相候。”

一身青衣的二凤望了刘若风一眼,赶紧跑进里屋。

不一会儿,从里面走出一位富态的妇人,嘴里急问:“管家,我家侄儿在哪里?”

刘若风一瞧这妇人,除了稍为胖一些,和自己母亲长得十分相象!这一定就是自己的姨娘了。刘若风眼泪禁不住滚涌而出,上步就跪在了妇人身前:“大姨娘,侄儿刘若风拜见!”

莫夫人也激动不已。她将刘若风扶起,含着泪端详一阵,说道:“你就是风儿?数年没见,你就长这么高了?妹妹在家信中常说起你,夸你聪明,瞧这眼神、这嘴,果真长得有些象她!她好长时间没来过信了,现在怎么样?你父亲还好吗?”

莫夫人这一问,让刘若风更难控制,竟哭出声来。

夫人似觉不妙,颤颤地问:“风儿,你是怎么了?家里是不是出了啥事?”

刘若风泣声不止。

管家一旁道:“夫人,你先别急,进屋慢慢说吧。”管家示意二凤扶着夫人进去,他也推着刘若风入内。

莫夫人坐在楠木椅上,听刘若风哭述事情经过。父亲临终前说的那些话和在百花谷的经历,刘若风觉得不宜让姨娘知晓,只把其余的事说了个大概。

伤心处,莫夫人大叫一声:“我那苦命的妹妹呀!”当时就晕迷过去。二凤和另一名丫头手忙脚乱地为夫人掐人中、捶后背、喂糖开水,终于将她弄醒。莫夫人和刘若风抱着哭成一团,两丫环也悄悄地抹眼泪。

老管家开解道:“夫人,表少爷,你们要节哀,不要气坏了身子。二凤、小英,别跟着起哄,快去拿水来给夫人和表少爷擦脸。”

刘若风止邹泣,又劝慰大姨娘。洗了脸,莫夫人拉着刘若风的手,两人说了许多话。“风儿,我一定叫你姨父帮你寻找若水,为你父母报仇雪恨!”莫夫人悲愤地把这话说了数遍。

“白云飘,清风摇,鸟儿鸣树梢……”一个女声哼着小调走近窗外。女子的声音十分甜美,是刘若风所听过的最令人陶醉的嗓音,赛过天上的仙乐——仙乐没有人听过,这人间的“仙乐”却是实实在在的。虽然在悲痛之中,但是刘若风仍为这美妙的声音吸引,转头望向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