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判断
作者:宅男一个      更新:2019-12-12 04:48      字数:2422

第202章:判断

宋祖鹤见李恪、杨温要走,连忙提醒:“别忘了让韩江过去说一声,他熟,百姓不会难为他。”

杨温听了,一脸茫然,绞尽脑汁,也没想出宋祖鹤口中的韩江是何许人也。

李恪倒是明白的紧,答应了一声,拉着杨温就出了殿门。

过了片刻,长孙无忌、房玄龄也听到消息赶了过来。

两下一对,把事一说,房玄龄唏嘘不已。

果然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百十万钱的事,竟然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

幸好,还有挽回的余地,不然,汉王就真的罪莫大焉了。

长孙无忌脸上忧虑,心里却庆幸不已。

刚立了点功,受到了赏识,就惹出这么大的乱子。

几十万百姓!

就算不是谋反,是讨债,这名声也臭到家了。

看来,李恪对承乾的位子,威胁不大了。

至于宋祖鹤。

陛下肯掏钱,算你小子走运。

再和老夫作对,打死你。

啥玩意,百姓?

农夫而已。

让他们玩玩钉耙、锄头、粪叉子还行,砍人,哪有兵专业啊!

听着人数挺吓人,真动起手来,哼哼!也就一顿饭的功夫。

李二见二人听完了事情,满面忧色,闷着脑袋沉吟不语,心中很是不满。

你丫的。

来了不说话,你们来干嘛啊?

看热闹?

看热闹去城头上看啊,那凉快。

“二位爱卿,事情朕已经说了,你们可有良策?”

眼睛,不自觉的朝房玄龄看去。

房谋杜断。

老房,你可是以谋闻名!

一言不发,不是你的性格啊!

耐不住李二催促的目光,房玄龄苦笑一声,拱手答道:

“陛下,密报只说百姓聚集,并未说斩木为兵,是否作乱,尚在两可,不可妄下结论。”

咬牙闭目,沉思片刻,又道。

“此次突厥入境,并非没有受害百姓避逃于醴泉、泾阳,两地百姓岂会不知兵灾之苦。

汉王虽未兑现银钱,可是百姓并非草木,岂会因小利而忘大恩。

即便有几个见利忘义之徒,也不可能鼓动起数十万受恩百姓。

以臣愚见,此次百姓聚集,谢汉王的可能性大,怨汉王的可能性小。”

长孙无忌冷冷一笑。

“房大人所说,并非没有道理,只是太一厢情愿了。谢汉王,让两地县令上个万民表就行了,何须劳师动众,一起奔赴京师?”

房玄龄没防备长孙无忌突然插言,被噎的直翻白眼。

是啊!

你们想谢,上个表不就完了,干嘛非到长安转悠啊!

得亏陛下爱民如子,没有妄下结论,不然,这会就已经血流成河了。

对于房玄龄的见解,长孙无忌并非完全不认同。

之所以反对,只是所处位置不同。

外甥啊!

太子!

寸功未立。

汉王呢,前朝余孽的娃,刚刚七岁,就立了那么大的功,还受到百姓的拥戴,这么下去,要出大事的。

所以,必须把作乱给他敲实了。

“陛下,以臣之见,乱贼虽多,却是乌合之众,破之不难。与其在这里干等,还不如速速派兵讨伐,免得兵临城下,震动社稷。”

话到此处,猛的一顿,手捋胡须,凝眉而道:

“陛下,京师,国之心脏,天下侧目,牵一发而动全身,出不得半分乱子啊!”

李二越听,脸越难看。

是啊!一旦百姓围城,事情就不一样了。

且不说能不能打赢。

就是赢了,京畿所在,百姓造反,京师被困,血流成河.......也是天下震动,江山不稳啊。

只是,事情还没弄清楚,就派兵剿杀,真的好吗?

就自己手下那帮大将。

不是土匪收编,就是强盗改行。

一个个不怕事大就怕事小。

平日里没事,看着人头眼睛都发直。

要是这会放了出去,管你是不是造反,指定上去就砍!

开玩笑,功劳啊......

长孙无忌见李二犹豫,心中大急,忙催促道。

“陛下,醴泉、泾阳,临近京师,一旦成势,追悔莫及,还请陛下早做决断啊!”

房玄龄听不下去了。

真听不下去了。

这丫的,什么逻辑。

因为聚集一处,就要派兵剿杀。

这也太武断了吧。

往前一站,高声叫道。

“陛下,万万不可!百姓为天下根本,皆是陛下子民!岂可不经查证,便派兵剿杀。”

长孙无忌冷哼一声。

“房大人,你敢担保那些是百姓,不是乱民!”

房玄龄噎的,又翻了个白眼。

你丫的,忒不是东西了。

老子说要把事情调查清楚,你就让老子作保,天下哪有这种道理。

可是,话赶话赶到这了,给自己的,只有两个选择。

答应或者不答应。

咬着后槽牙略一思量。

用力一甩袖子,用鼻孔喷出了一个极其厌恶的‘哼’字,气哼哼的走到了一边。

爱咋咋滴吧!老子不管了还不行。

长孙无忌见房玄龄不敢作保,心里暗暗得意,脸上却挂满了焦急。

“陛下,臣意,乱贼人多,仅动长安之兵,恐难彻底剿杀,还请陛下发一道旨意给那罗艺,让他带齐兵马邀击敌后,以求除恶务尽,彻底扫平叛乱。”

宋祖鹤听的直起鸡皮疙瘩。

百姓们一没竖旗号,二没占州郡,三没杀官员,就这么,被你谋反了?你良心不疼啊?

再说了,找谁不好你非找罗艺。

那厮,突厥刚走就反了好不好。

若真按你的主意办,只怕这边还没剿杀完百姓,那边罗艺就借势起兵,会同百姓,饮马渭水了。

到了那个时候,别说平叛了,大唐还能不能有都不一定。

想骂人,却不敢。

这是太极殿,皇帝、大臣议政的地方。

哪有自己说话的份啊!

嘴角抽搐了几下。

表情,很挣扎。

眼一个劲的朝李二瞟。

李二见了,心中一动。

这个小子,鬼精鬼精的,别是有什么好主意吧。

黑着脸道。

“宋家小子,此事你也有份,有什么话,就说吧。”

宋祖鹤抓了抓脑袋,歪着脖子回道。

“陛下,可还记得董卓。”

“大胆!”

宋祖鹤话音刚落,长孙无忌便一声爆喝跳了起来。

食指哆哆嗦嗦的指着宋祖鹤道。

“姓宋的,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污蔑大臣造反!”

宋祖鹤嘴巴一撇。

“长孙大人,咱讲讲道理还不好,董卓还用我污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