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坚贞的白羽
作者:宅男一个      更新:2019-12-12 04:47      字数:2503

第178章:坚贞的白羽

目送着白羽离开后,宋祖鹤把手一挥。

搬家!

这个地方,不能呆了。

鬼知道,被困的村子里,有没有来过大营的人呢。

寨子,不拔了。

留个空营就好,爱占占去吧!

对这个提议,大家倒是支持的很。

接到命令,立马行动,不一刻,打点完毕。

两炷香的功夫,就集合人马出了大营......

忍着冻,坚持了一宿。

没动静。

大营很安全。

看来,关键时刻,百姓还是靠的住的。

安排好了站岗的,宋祖鹤伸了个懒腰。

回营,睡觉.......

刚闭上眼没一会,白羽的侄子,哭天嚎地的闯进了大营。

“宋公子,我叔父,被突厥给抓走了。”

神马?

宋祖鹤如同被马蜂蜇了屁股,一翻身,从榻上蹦了起来。

白羽和别人不同。

别人被抓了,联系的地方有限,损失也不会太大。

可白羽。

知道的太多了。

偌大的年纪,一个熬不住.......两个县的百姓,都会遭殃。

甚至,自己的大寨,都会处在危险之中。

疾步走出帐外,吩咐人把那后生带进大帐。

“怎么回事?你们村昨天也被围了。”

那后生挂着一脸的悲戚,轻轻摇了摇头。

“没有!”

没有?

宋祖鹤脑子本来就慢,这会,又困的难受,不免有些发蒙。

“那白老怎么会被抓啊?”

后生歪着脖子往下一沉,垂头丧气的答道:

“昨天往回赶的时候,正碰上突厥兵回营。我叔父年纪大,跑不动,被他们抓了。”

沃日!

这样也会被抓,你特两的,白跟道士混了,什么命啊这是!

又一想。

坏了。

百姓在他,他都知道。

而且,百姓在哪,也就他都知道。

他被抓了,自己想给百姓示警,都难。

只能是一村传一村......

汗,当时就下来了。

“你知道几个村子的位置,快通知他们换地方。”

后生抬起袖子,擦了擦眼泪,呜呜咽咽的答了个‘是’字,转过身,走了几步,突然又扭回身子,‘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扯着脖子哀嚎了起来。

“宋公子,我叔父他,不会有事吧?”

废话。

你叔父天天挖坑下套坑突厥,被人家抓住了......有事没事,还用问吗?

不被剐了,就算他走运了。

可是,话不能这么说啊。

还没准信呢,就哭成这样了。

要是实话实说了,你还不得当场哭死啊!

好吧!

我承认,你哭成啥样,和我没多大关系。

关键是。

你在这哭,谁去报信啊!

头一昂脸一板,仰慕之情跃然脸上。

语气,很郑重,还有些哽咽。

“白老先生,是个英雄。百姓,会记住他的;汉王,会记住他的;大唐也会记住他的。”

目光移到后生身上。

威严而又慈爱。

语气,饱含了期许。

“白老先生被抓,我的心里也很悲痛。可是,光悲痛就完了吗?”

手臂用力一挥:

“不,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用实际行动把他一不怕死,二不怕苦,克服困难,坚持斗争的精神财富,继承和发扬光大。要把更大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挖坑下套打击突厥的行动中,要为白老先生报仇,为大唐百姓雪恨!”

后生听的,热血澎湃。

甚至,还感觉到了一丝羞愧。

是啊!

叔父六十多了,为了抵御突厥,尚能老骥奋蹄,不顾生死。

自己,怎么想到的,只有哭呢。

抬起胳膊,用袖子狠狠的,擦了擦眼泪。

“宋公子,我错了,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干。”

总算端正态度了。

真不容易啊!

我,宋祖鹤,果然是个三观奇正的人。

很欣慰的点了点头。走到后生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虽然你还年轻,可作为白老先生的子侄,你比别人更有责任也更有义务,去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要知道,打击突厥,保卫家国,共建太平盛世,打造和谐大唐,是你叔父的梦想,也是我们共同的梦想,任重而道远,我们都在路上,一起努力吧!”

后生站起身,崇拜的看了看宋祖鹤。

果然是文化人,说的真好。

虽然声音稚嫩了点,可是这意思,真好。

脸上没了悲伤,剩下的,只有坚强。

拱了拱手,啥也没说,咬着牙噙着泪,脖子上,根根青筋暴起,大踏步的朝帐外走去。

出了寨门,蓦地一声大吼。

“突厥,我入你.......”

白羽的侄子,想怎么弄突厥,宋祖鹤一点也不关心。

他关心的是,白老头被抓,这座营寨,恐怕也就暴露了。

再不走,大唐百姓记住的,可就不止白羽一个了。

没办法,只得安排人,把李恪他们从被窝里拖了起来。

不过这次,走的要彻底的多。

晚上,是外出避难,现在,是拔营起寨。

一连撤出去了二十里,才停住了脚步。

直到夕阳西下,才停下脚步,重新安营。

出门在外,安全第一啊。

不过,让宋祖鹤想不到的是。

三天过去了,再没有村落遭到突厥的袭击。自己遗弃的营寨,突厥也没有光临。

派人出去打探了一下,才知道白老头被抓以后,竟然一反常态,坚贞不屈起来。

不光没有出卖村落,还破口大骂颉利。

目下,被突厥绑在了一根高高的木杆上,准备把他活活熬死。

对于这个说法,宋祖鹤打心里不信。

就那帮土匪,向来是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再残忍点,扔锅里煮了,栓马尾巴上拖死。什么时候有闲工夫晒过人干啊。

这么做,无非就是两个目的。

一是吓唬吓唬挖坑的百姓,让百姓们知道,和大突厥作对,是没有好下场滴,是不得好死滴;

二是他们因为行动不便,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却苦于自己这边打了就跑,根本不给他们留还手的机会,无法形成有效的打击。这才把白羽挂起来,引诱自己去救,好出上一口恶气。

第一条,已经解决了。

据报,白羽的侄子回去以后,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动员的百姓,竟比以前多了数倍。

坑的密集度,也多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第二条,对自己,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救,摆明了是圈套,去了,准死。

不救,六十多岁的人,吃了那么多苦,却咬紧牙关,不肯出卖自己。

那么忠贞的人.......眼睁睁看着,被晾成人干?

哎吆,不行。

良心,又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