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六节 车间现场考察
作者:齐九2019      更新:2019-11-16 16:03      字数:4690

六车间现场考察

新产品首批试产投料后,秦明刚来到生产科,这是归他主管的部门,也是他的参谋部。这个时候,老科长梁才敏因为年龄偏大,管生产又是个辛苦活,吕洪波对他的工作作了新的安排,让他去厂工会任顾问,在退休前让他清闲一阵子。原来的生产调度黄民安接任了生产科长。

黄民安见秦明刚来了,高兴地说道:“秦厂长今天终于到咱生产科来了。”

秦明刚笑了:“是呀,我现在终于务正业了。”

统计员冯丽华也笑着说:“是呀,毕竟是咱生产上的头头嘛。哪能天天去画图呀。”

为了了解当前的生产进度,秦明刚仔细地看着贴在了墙上生产进度表。这是黄民安设计的,它占据了整整一面墙面。表的下部排满了耕田机所有零件的名称和图号,上面对应的竖行中,都标有该零件入库的数量和日期,还配有红线标注出进度的位置。比起原来的水泵和喷雾器的进度表,要气派多了。秦明刚看后,对当前的生产进度有了初步的了解。满意地对黄民安说:“这张进度表,下了一番功夫,全厂的生产进度一目了然。”

黄民安说:“耕田机比原来的产品结构复杂多了,零件品种达二百多,用一张表格贴在墙上,把每天的入库数标注出来,看起来一览无余,心里有数。”

“对。有了这,就不必去查看帐本了,工作也方便了许多。”秦明刚同意地说。接着又补充说:“不过,赈本还是要的,表格只能是反映当年的,每年都得更换,赈本则是永久性的。”

“赈本也有,在我这呢。”冯丽华赶紧说。从抽屉时拿出一本厚厚的赈本出来。

秦明刚接过赈本,翻开看了一会,满意地说:“行,赈记得很仔细,以后任何时候都能查清楚。”看了一会合上赈本,递给了冯丽华。

接着又向他们了解了生产科的运作情况和当前的生产情况,两人如实向这位主管领导一一介绍了。

按照秦明刚的安排,第一批试产的五百台,已经投料,除装配车间外,各车间都开始了生产。他嘱咐黄民安:“这是首批生产,新做工装难免会有问题,一定要深入到生产现场,了解生产的实际情况,及时处理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是的。我会注意的。”黄民安说。

“好。我也好久没去车间了,今天得去看看。”秦明刚起身离开了生产科。

从生产科出来,他先到刚恢复生产的锻压车间冲压班。这是一间较大的厂房,厂房左半边是多台中小型冲床,都在运转之中,“嘣”“嘣”的冲裁声,此起彼伏,右半边的一头安装着一台大型冲床和两台液压机,另一头则是钳工班,有好多台钻床。整个车间都在运作中,新产品投产了,有活干了,下岗工人也都来上班了。看着这些,秦明刚心里也是欣慰,

三台大型机床正在生产箱体侧板,这是耕田机生产的重要工序,秦明刚不由地停了下来。在那台高大的液压机前,剪料班剪出来的钢板坯料,已经运了过来,成摞地堆放在机床旁,机床已经启动,油泵“呜呜”地发出泵油声。一对师徒分别站在机床的两边,正干着传动箱侧板的成形工序。

这个成形模具是汪若愚亲自设计的,秦明刚有心要看看模具的工作情况,饶有兴趣地站在一旁看着。站在操作位置上的年青师傅小杨,拿起身旁剪好的4毫米厚的钢板坯料,小心地按定位摆放到成形模的下模上,然后踏下机床的电磁开关,液压机的滑块连同装在它上面的上模,随即向下快速运动,当快接触到坯料时,转为工作进给,4毫米厚的钢板被强大的液压力压得向下凹陷,折弯,上模继续向下,钢板在模具内拉伸变形,完全进入了下模,十几秒钟后,只听得“崩”的一声,这是模具在坯料上冲出了三个孔所发出的声响,与此同时,上模的外台也将坯料最上面的边,翻转并压实,完成了成形工序。向下的行程到位,行程开关发出退回的信号,上模快速退回,回升到原来的位置。这时站在对面的徒弟小陈,用专用工具撬松已压好成形的工件,从下模中取出。

成形后的侧板,被压成一个盒形,盒子底部有一个向下凸起的突台,突台上被冲切出三个圆孔,盒形的上面是向外翻转过来的外边,它与底部的凸台是平行的。

整个盒子的外形像是一个琵琶琴,右端是个半园弧形,左端的宽度比右端要窄一些,两侧是连接左端端头与右端半园弧的两条切线,这样就构成了个酷似琵琶琴的外形。

秦明刚接过刚压好的成品看着,压出来的零件,转角处园孤轮廓分明,拉伸面光滑。他又把零件倒扣在机床旁的一个平板上,用深度尺测量了侧板上下平面间高度。操作的师傅小杨见秦明刚测量了零件,当即问道:“秦厂长,有问题吗?”

秦明刚点头说:“没问题。尺寸和外形都挺好的。”

小杨又说:“我们在压制时,也採用了些小措施,在坯料放入模具前,在它两面的折弯处都涂了一圈机油,用来减少坯料与模具间的摩擦,一来可以延长模具的寿命,二来可以让压出的零件表面光滑,不出现拉痕。”

秦明刚夸赞说:“嗯,这是个好的经验,要肯定下来,要纳入到工艺规程中,作为一道必做的程序定下来。模具设计的好,再加上使用中的保护措施,那就更完美了。”

小杨乘机问道:“秦厂长,你才说的在坯料上涂油,要纳入到工艺中去,你看能不能为这,给这道工序再加点儿工时?”

秦明刚没想到小杨反映得这么快,竟提出这个问题来,一时很难回答,只是说道:“工时的事归汪厂长管,我可不能随便表态。不过我会把你们的要求,跟他说说。”

箱体侧板成形之后,下面的工序就是切边。在计算材料的展开形状时,因为成形过程中,要经过多次的折弯拉伸变形,无法精确地计算出它的展开尺寸,一般都是采用把展开料的周圈放大几个毫米,成形之后再将尺寸外的多余材料切去,这道工序就叫切边。由于琵琶琴状的侧板周圈的长度很长,要把这一圈多余的金属切掉,冲裁力是很大的,因此切边工序是在一个大型的,冲裁力有400吨的双柱冲床上,用切边模来完成的。一个身材修长的冲压工操作这台机床,他躬腰把成形后的侧板放入切边模的下模中,踩下电磁开关,上模向下冲切,只听“咣”的一声具响,一整圈余边被切了下来,响声具大,震人耳膜,脚下地面都觉着在震荡。他又用铁条把切边后的零件从模具下的空挡里推出,切下的余边则留在了上模上。

箱体侧板最后一道冲压工序是切缺口,是在侧板折转过来的竖边的中部,切出一个缺口来。切缺口的工序是在另一台液压机上进行的,为了避免机床和模具单边受力,模具的设计者邹明德,巧妙地把冲缺口模具,设计成一次冲切两件的结构。这样既提高了工效,又使得机床和模具处于合理的受力状态。

秦明刚正在冲压班的几台大型机床前,饶有兴趣地看着几个主要冲压工序,锻压车间主任伍长庚走了过来,见了秦明刚笑着说:“明刚,今天怎么有时间到我这来看看呀。”

“是的,伍主任,现在有时间了。先到你这来看看,熟悉一下这几道主要工序的情况。只有熟悉了这些,才便于以后的工作啊。伍主任,下岗的人都来上班了吗?看来冲压班的情况还是不错的。”

伍长庚说:“是的。基本都来了。有几个外面有门路的,也办理了自谋职业的请假手续。明刚,你现在可是厂领导了,能到生产现场来熟悉情况,这是对的。”

秦明刚坦诚地说:“伍主任,我本来就是学徒出身,打小就跟工人们混在一起,已经习惯了。”他们一边说着,一起走到了锻压车间办公室门前。

伍长庚说:“在我这坐会吧。”

秦明刚随同一起进了办公室。

副主任雷维雄也在坐,他与秦明刚是同时进厂的,见秦明刚来了,起身招呼着:“明刚兄弟,请坐。”

秦明刚坐下后说:“我是搞机加工的,对锻压知道的很是肤浅,以后会常到这来向两位请教。”

“好说,好说。”伍长庚说:“明刚这么谦虚好学,一定能管好生产的。”

“那是自然。不然,吕厂长也不会选中他的。”雷维雄赞同地说。

“我将才看到,你们车间的生产还是挺正常的。”

“那是当然,有活干了嘛。不过也不是挺完美的,有些人的心思还没全放到这上面来。”

三人正说着,一个青年工人走了进来,把一张请假条交给伍长庚,说:“伍主任,这两天我家里有些事,要请两天事假。”

伍长庚接过他的假条看了看,皱着眉头说:“请事假可是要扣工资的,这个月是生产新产品,你的任务能完成吗?”

青年工人说:“我会完成的,主任你放心好了。”

伍长庚又问:“你假条上只说是请事假,具体是啥事,你也说出来我听听。”

青年工人说:“我有个朋友在外地工作,多年没见面了。昨天他从外地回来探亲,我们哥几个约好了,陪着他一块玩两天。”

雷维雄听了,问道:“就为这事,要请假?”

青年工人理所当然地说:“是呀,从小一块儿玩大的发小,几年不见了,好不容易又相聚了,都已经约好了,一块儿玩两天,我可不能失信啊。”他又看着雷维雄说:“至于这个月的任务,我回来后一定抓紧干,保证完成。主任你就放心好了。”

伍长庚见他这样说,也只好批了他的事假。批完摇着头说道:“你们这些个年青人啊,够呛!”

青年工人接过假条,也没理会伍长庚的话,说了声:“谢谢主任。”转身走出了办公室。

“唉。”青年工人出去后,伍长庚叹了口气,跟秦明刚说:“现在的年青人,真不知他们一天都想些什么,《工作》在他们心里根本就不是回事。这才刚刚恢复了生产,上了岗,却不知道珍惜,屁大的事,就要请假。与我们那个年代的人,简直就没法比。”

秦明刚也有同感:“是啊,我们那个时候,条件没现在好,环境没现在优越,可我们一天到晚只知道埋头干活,从来就没考虑过这些事情。”

雷维雄说:“尤其是《***》的时候,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我们搞锻工的,一天干下来,可真够受的。”

伍长庚看着秦明刚笑着说:“明刚,到现在我还记得你那个时候的模样儿:小小的年纪,单瘦的身板,在车间里干了一通宵的活,穿着一身髒兮兮的工作服,迈着疲乏在步子,灰鼻子土脸地从车间里走出来的样子。”

秦明刚自己也笑了,说:“是啊,我那时年龄也小,很是单纯,没有其它的奢求,每天只知傻傻地干活。从那种环境里走了过来,也确实是锻炼出来了。”

伍长庚说:“我想,现在的年青人,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可能是《文革》的原因,我发觉,《文革》以后进厂的年青人,就不同了。没有我们当年那么单纯,实在。”

秦明刚也同意地说:“对。《文革》中提倡《造反有理》,把所有的领导干部都打成了“走资派”,整个社会都是无政府状态,谁也管不了谁,人们的思想也就乱了,社会也乱了。《文革》中出现了那么多怪人怪事,就足以说明这些。”

“是啊!”几个人都有着同感。

这以后,秦明刚又到铸造和焊接车间去了,与王德志,刘学冬的聊天中,也都认为现在的青工,干活不如原来的老工人扎实,学技术的热情也不高。

在加工车间袁昌顺也有着同样的看法。袁昌顺说:“现在的年青人干活只求完成八小时的工时定额,不想多干,没几个想超产的。”何宏亮说:“我看主要是超产的奖励太少了,只有应完成部分的三分之一。”

从生产车间转了几天,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秦明刚又去了生产科,向统计员冯丽华了解:“小冯,现在车间的工资与奖金是怎么发放的?”

冯丽华说:“是这样的。各车间根据每个职工当月完成零件数,以技术科的工时定额为依据,计算出职工当月完成的工时。每月完成工时178小时的发给基本工资,超过178小时之外的,每小时发给0.1元的奖金。基本工资加上奖金就是职工当月应发的工资。我们生产科是按车间当月入库的零件数,按定额算出他们当月的总工时是否有误,再减去应完成的工时,核发他们当月的工资与奖金。”。

“啊,是这样。也就是说,超产100个小时是10元的奖金,完成两个月的工作量,除基本工资外,也只有17.8元的奖金了。”秦明刚听后这样计算着。

“对。是这样。”冯丽华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