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章 自觉卧底
作者:书生奋发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156

马洪波的抽屉拉开着,大约有五公分。赵小宇站在过道中间,身子没有动,只让目光钻进去。他看见了那本前两天放在桌上的资料复印件。

但他的目光弯到里面,也没有发现那两样原件。复印件中应该有这两样东西,办公室里有复印机,可他不能当着大家的面拿出来复印,怎么办?

赵小宇走到位置上坐下,形似看着图纸,脑子却在飞转。他想来想去,要复印到这两样东西,必须请闵艳配合,否则很难,即便复到,也会有被发现的危险。

于是,他走办公室,到下面的街上去找公用电话,给闵艳留言:你方便吗?我要给你打个电话,有事!五分钟后,你等在你办公室的电话旁边,我打过来。行,你拷一下我的拷机:88,我就知道了。

他们昨晚分别时约好,为了保密起见,他们还象以前那样,保持一般同事关系,不公开进行接触。

这样,他们就等于是自发潜伏在有严重问题的民营企业三星集团内部的两个卧底。他们深知这个工作的危险性和保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所以他们约好,不在上班时间轻易打电话,留言,即便有事留言,也要在看后立刻删除。在公司里相遇,要装作毫无关系一般;在外面约会,也要尽量隐蔽。

大约过了两分钟,赵小宇的BB机收到了闵艳的回复:88。

赵小宇就拉出电话,打了过去:“喂。”他听是闵艳的声音,才压得声音说,“我跟你说,我们办公室里一直有人,你必须配合我。”

闵艳也轻声问:“怎么配合?”

赵小宇说:“你要在下午下班前几分钟,找个事由,突然打电话给马洪波,让他上去一次,要急,不要让他锁了抽屉才上去,然后设法拖住他,一直拖到我复印好,才放他下来。”

闵艳沉吟着说:“这,恐怕。”

赵小宇说:“不这样,我没办法复印到这两个东西,你一定要想个办法。”

闵艳有些为难地说:“别的倒没什么,我怕我这样主动叫他上来,他会产生误会的,以为我那个了。”

赵小宇说:“这个你怕什么,以后只要不理睬他就行了。而且我们真的这样搞了,他说不定会倒霉的。我倒是怕,下午李贵方让你跟他出去参加什么活动,或者饭局,那就麻烦了。”

闵艳沉默了一下,果断地说:“行,到时看吧,实在不行,就推到明天。”

这样说定后,赵小宇就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他坐到位置上,若无其事地忙起来,等待着下午这个行动时刻的到来。

可是到了下午下班时分,马洪波却突然锁了抽屉提前走了。赵小宇看着他走出去的背影,无奈地拿出电话,给闵艳暗语般地留言说:已经走了,你就不用打了。

闵艳又给他回复了两个数字:88。这两个数字代表她知道,同意等意思。

赵小宇便伏到桌上继续忙起来,等办公室里的人都走光了,他才去关了门,到马洪波的桌上去再次翻找一遍,一个个档案袋都看过,也没有找到这两样东西。

他就不顾一切地打开马洪波的电脑,想到他的电脑里面找找看。可是马洪波也设了电脑密码,他无法打开。

现在只有三个办法:一是设法把办公室里的同事支开,二是想法偷配马洪波抽屉上的钥匙,三是让闵艳配合把马洪波叫上去。

赵小宇知道离这个工程开标时间还有十天,所以他还想候他两三天,先采用第三种方案,这个方案最保险。

于是,第二天上班后不久,赵小宇就给闵艳发去留言:下班前,继续进行。闵艳很快回复:88。

中午吃完单位提供的盒饭后,有一段时间,办公室里其它四个人都出去了,只趁下陆敏。她在电脑上玩着游戏。

赵小宇见马洪波的抽屉开在那里,那本复印件醒目地躺在他里边,真想把她支开,拿出来复印。可是以什么理由支开她呢?他脑子飞转着,紧张得胸脯呼呼起伏,也想不出一个合适的理由,只得放弃。

没想到到下午四点过了一会儿,闵艳又突然发来两个数字:66。那是他们约好的请他打电话过去的意思。

赵小宇赶紧出去,到街上去打公用电话,闵艳在电话里说:“今天不行了,李董打电话让我过去,可能要让我跟他去参加什么活动。”

赵小宇挂了电话,就急起来。这样拖下去怎么行?他想采用第二种方案,偷配马洪波的抽屉钥匙。

于是,他去卫生间里找了一块香皂,放在裤子袋里,想候马洪波不在位置上的时候,他悄悄过去在香皂上刻个印子,再到外面去配。

好紧张啊,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形似看着图纸,实质却在密切关注着马洪波的动静,等待着他出去。可是他就是不出去,一直在电脑上玩着游戏。

下班时间到了,办公室里四名同事都纷纷关电脑,收拾办公桌准备回去。平时不是有封标等特殊任务,大家都能及时下班。因为大多数同事都在干私活赚钱,但私活都必须在家里进行,被单位发现,轻则批评,扣发工资和奖金,重则开除。这是李贵方的规定,没人敢违反。所以,大家平时在班上很忙,埋头完成着单位里的任务。一到下班时间,就都及时下班。

直到现在为止,六个人中,只有赵小宇没干私活。其它五个人都在干,所以他们都有些惧怕马洪波,怕他在李贵方面前告密。

既看不起他,又惧怕他,这是包括赵小宇在内的五名部下的普遍心态。

马洪波业余时间也很忙,一般都会正时下班,但不知他在干什么。他既不会搞预算,也不是工程技术方面的行家,平时电话却很多。而且有时接电话,都要走出去接听,搞得神秘兮兮的,不知他在外面搞什么名堂。科室里就他一个人有手机,五千八百元一只,是公司给他买的,这就是当头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