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庙宇听禅
作者:烂泥没有梦想      更新:2019-11-03 05:24      字数:3156

第六十章庙宇听禅

夜渐渐深了,小庙里的和尚们却没有丝毫睡意。十几个和尚,包括方丈在内,围坐在一个衣着普通的中年和尚身旁,好像这个人才是庙里地位最高的人一般。

或许是被中年和尚讲禅的声音吵得睡不着,亦或是真的有所触动,谈纲和他那六位家丁竟也抻着脑袋听着听了起来。看他们的表情,似乎还有所收获。

小庙角落里,被子盖在小夫妻身上,聂守心轻轻捂着秦小柔的耳朵,确保妻子不会被那喃喃的声音吵醒。

而他自己,虽没将耳边的讲学声当回事,却也难以入睡。

今后的日子该怎么办?回辽东找那个所谓的关外怪医,这是必须做的,可是之后呢?留在辽东?还是继续过这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流浪日子?聂守心低头注视着熟睡中还露着淡淡笑容的妻子,一股深深的愧疚感涌上心头。

砰砰砰!

一阵敲门声突然响起,中年和尚停止了讲禅,所有人都向关死的庙门看去。

砰砰砰!

门外的人似乎没什么耐性,又敲了起来。

“方丈,那人又来了。”一个年纪较小的和尚扭过头,一脸不满的抱怨道。

“我去赶走他。”几个正值壮年的和尚撸着袖子起身,都是满脸的怒气。

看到和气一团的和尚们竟然被一个敲门声搞得乱作一团,谈纲十分好奇,朝方丈问道:“方丈,门外那是什么人?”

“一个一心求禅的少年。”方丈淡淡说着,同时拦住了正要冲出去锤人的弟子们。“你们要干什么?心如此浮躁,以后怎能参悟大道。”

听到方丈的话,众弟子们齐齐没了声音,但看着门口,听到那接连不断的敲门声,一个个脸色还是难看的很。

方丈起身,亲自走到门口,将庙门缓缓打开。

“施主,这么晚……”

没等方丈把客套话说完,一个灵巧的人影就从他身下一钻,直接跑进了庙里。

人影进门,直接无视了身穿官服、满身血迹的谈纲等人,好似根本没看见他们一样,径直跑到了和尚堆里,左挤右挤的,终于坐到了离那中年和尚最近的位置。

和尚们怒目而视,要不是方丈在,老早就一拥而上好好教训教训这个没礼貌的小子了。

方丈关好门,走回来安抚好弟子们。接着对那人影说道:“施主,又来了。”

“来了来了。”那人答应着,听声音,竟是个十几岁的年轻少年。

旁边谈纲此时也看清了,这少年年约十五六岁,穿的倒是极好,浑身上下是锦衣玉绸绫罗绸缎,一看就是富家子弟。只是他应该是一路走过来的,身上华贵的衣服上布满了尘土。少年也不在意,直接把能顶小庙所有人吃半个月饭的衣裳脱下,放在地上一屁股就坐了上去。

少年应了方丈一句话,便不再理会其他人,将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到了那中年和尚身上。

“我回家又想到了好多问题,这次一定要问倒你!”少年朝中年和尚轻喝一声,脸上尽是得意。

中年和尚淡淡道:“小施主请问。”对于这个少年,中年和尚已经很熟悉了,接连半个月时间,少年每天都要来这里朝他问一些千奇百怪的问题。不论早晚,每日必到。

中年和尚呢,总是耐心的解答少年天马行空的问题,同时不忘暗中点拨庙中其他弟子,时间长了,倒将这少年的提问当成了一种享受。

“你听好了!”少年撸起袖子,便开始提出了一连串或尖酸刻薄、或莫名其妙的问题。中年和尚则一一解答。

一旁的和尚们心中窃笑,心想你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能有什么高深的问题?再听少年开口,果然都是一些不知所谓的话。

“这小子,莫不是脑子有病?”

“咱们这位师傅参禅多年,早已看破红尘参悟生死,有什么问题回答不上?”

“我看,今天这小子又要败兴而归了。”

和尚们私底下小声议论,不是传来细微的讥笑声,不过声音又马上被方丈一个眼神给吓回去了。

一旁,谈纲耐着性子听着一大一小二人的对话,心却是越跳越快。“这少年,是什么来头?”他不禁自问道。

这些和尚们常年修行,读的多是经书,所以他们听不出来,有些少年所提的问题究竟有多么的高深。

短短一炷香时间,少年的问题便已经从过去千年历史跨越到孔孟、朱熹的圣人之言,紧接着,又开始问一些关于未来之类可谓天方夜谭的问题。

看他的年纪不过十五六岁,怎么会有如此的见识?谈纲瞪大了眼睛,今天他不但见识到了一握拳便可破人兵器的江湖高手,还碰到了这个堪称神童天才的奇怪少年。这一天的经历,远比他过去十几年来的所闻所看还要丰富。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中年和尚来者不拒,不顾口干舌燥的解答着少年的一个个问题。看着少年脸上逐渐失落的神情,以中年和尚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修为,竟然有了那么一瞬间的动摇。

“大师,这些天你回答了我几百个问题,可我想了想,你的说法和那些普通禅师也没什么区别。”突然,少年停止了提问,竟开口点评起来。听得旁边和尚们又是一阵恼怒,就连方丈都微微皱起了眉。

这位大师可是他好不容易请来庙中讲禅的,你这小子见识短浅,还敢口出狂言,真是不知好歹。

中年和尚听了这话,倒是不生气,反而第一次向少年提问。“小施主,还望赐教。”

“赐教谈不上。”少年摆摆手,道:“按大师所言,世间一切最终都会归于本质。佛法所讲,是为开悟、若按道家所说就是顿悟。朱熹圣人称其为理。”

中年和尚点头,道:“天下寻道虽方法不同,但最后都会成为其中一部分,正所谓大道也。”

“可是。”少年马上问道:“按朱熹圣人所言,想要得道,便要行天理去人欲。人欲乃是人自出生所带,如何去除?”

中年和尚笑道:“历经凡尘、看破红土、无欲无求、方去人欲。”

少年挑眉,厉喝道:“可是照我看,朱熹圣人说的是错的!”

这一句话过后,小庙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谈纲瞪大了眼、家丁们瞪大了眼、和尚们瞪大了眼,就连角落里的聂守心都不自主的看过来。他们都想看清楚,这个说出这等大逆不道的话的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朱熹,那可是与孔子孟子其名的圣人,读书读书,读的是什么?读的便是圣人之言。今天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竟说圣人所说的是错的?

少年看着中年和尚脸上错愕的神情,轻笑一声道:“人欲乃是人之根本,无情无欲,便是连畜生都不如,谈何得道顿悟?大师,我问你,你参禅多久?”

中年和尚还没从他那句惊天动地的话中回过神来,听到少年的问话,下意识的道:“小僧参禅,已有四十年。”

“大师可敢说自己已去人欲?”少年又是一声轻喝。

中年和尚一愣,嘴上道:“我已看破红尘,俗世纷扰,皆与我无关。”说出这句话时,他的心在狂跳。不知为何,在中年和尚眼里,眼前这个少年的身姿竟变得无比宏大。

少年上前一步,凑到中年和尚面前,盯着他的双眼,问道:“大师可曾有家?”

“自然有家。”

“家中还有何人?”

“家中老母尚在。”

“可曾想念?”

“.…..”

中年和尚沉默了,他嘴唇微张,却不知该如何回答。

半晌,他一直合十于胸前的双手无力的垂下,低头轻叹。“怎么能不想念?”说出这句话时,他的眼角竟有一抹泪花闪动。

他输了,不是输给了眼前这个少年,而是输给了少年口中不可割舍的人欲。

“哎。”中年和尚哀叹一声,四十年修为,只因少年一句话,功亏一篑。

惭愧,惭愧啊!

突然,少年责怪的话突然在耳边响起。

“想念自己的母亲,有什么错的?”说完,他将满是尘土的衣服穿好,在所有人目瞪口呆的注视下,飘然而去。

第二天,中年和尚还俗回乡,伺候老母直至归西。

天色渐渐凉了,因为着急赶往南京,谈纲等人早早就起身出发。和他一起离开的,还有那个换上了一身俗世衣裳,满脸笑容的中年和尚。

聂守心看着他们远去,脑海里不断回荡着昨晚那少年所说的话。

身旁,秦小柔懒懒的打了个哈气,从聂守心怀中坐起。

“醒了。”

“恩。”

聂守心低头看着自己的妻子,第一次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收拾一下。”他淡淡道。

“我们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