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战后初见
作者:睡不醒的白龙君      更新:2019-10-18 11:59      字数:3151

朱慈心现在的确情况很不好,甚至正在病榻之上。她的身体素质本来还可以,也会一些简单的攻马骑射,而且主要是也精通医术。

可是医不自治,尤其是不能治心病。刘婷的事情之后,她被剥夺了曹国长公主的封号,并罚俸禄,禁足在府内三个月,不准外出,不准见人。闭门思过。

三个月后,她被允许外出的时候,已经病了。公主府的长史报告了上去,皇帝很快就派了太医来诊治,但是太医也查不出个什么所以然来。

太医也被崇祯罚了半年俸禄,要说这几个太医也是够倒霉的,他们的品级也只有六品到八品之间,没有什么特殊的收入,再罚俸半年,原来能喝粥的钱现在也基本上改成喝汤了。要是再多罚点,就距离喝风不远了。

公主眼见一天比一天茶饭不思,最后甚至都不怎么下床了。崇祯心里也很急,他和自己的哥哥天启帝虽然谈不上感情有多深,但公主是大行皇帝留在这个世上唯一的血脉了。如果因为自己的缘故出了什么三长两短。九泉之下如何去见哥哥呢。

又赶上山海关军情急报,崇祯是几天就接到一次火急军情,也就只好暂时把这事放一放了。现在终于皇太极退兵了。

就连崇祯自己,都打算招凌云进京了。不管是对还是错,只要是见到凌云后高兴,对公主的病情就是有好处的。崇祯自然知道这是心病。

他召见了兵部尚书孙俊卿,让孙俊卿以兵部的名义招凌云立刻进京述职。七月二十五日,兵部的述职部令还没有发出去,凌云就自己来了。

见过了尚书和侍郎之后,大致交代了一下自己这短时间的作战情况和以后的想法。

没想到孙尚书是相当的靠谱,他告诉凌云说:“老弟,你也知道,我这个尚书是进士出身,虽然孙子十三篇也读过,但还是精于案牍,不懂军事。你老弟在前方任意发挥,你放心就是,兵部可能不能给你太多的支援,但肯定不会对你掣肘!。”

能够做到不掣肘,已经是很难得的事情了,凌云也没有指望能够做到更多。他对着孙俊卿深深的一躬,说道:“既然如此,我就谢过大人了。”

在兵部出来,他第一件事就是打马扬鞭,直奔公主府。现在他已经是个五品的郎中,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了,更别说是面圣了,这倒是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到了公主府门口,那个长史还认识他,连忙上来打招呼说:“凌大人,您一向可好,我这里给您见礼了。”

凌云连忙还礼说:“您太客气了,我还好。不知道公主是否在府中,劳烦通传一声,就说是凌云来了。”

这长史也听说了公主和凌云的事情,不好让他在外面等候,就说道:“凌大人不是一般客人,您先到会客厅少坐片刻,我着人去回一下,公主此刻正在病中。”

对于这个消息,凌云倒是并没有感觉到意外,之前的一切都很突然,没想到刘婷一副弱女子的样子,却能够做出来那样的嫁祸之事。

无论是凌云还是朱慈心,他们身在是非场,就是是非人。没有什么办法来摆脱被别人把控的命运。这也是一直以来凌云都想离开官场的原因。

几月未见,甚至是没有音讯,凌云心中也是十分的煎熬的,他能够想象到朱慈心承受了什么样的痛苦,而且男人好歹还是能扛一点的。

凌云跟着长史进来府内,在会客厅坐定。长史吩咐人上茶,然后喊过来一个丫鬟,低头小声吩咐了几句。

小丫鬟了领命而去,过来大概有一刻钟的功夫,回来禀报说:“公主马上就出来,请凌大人稍待片刻。”

果然不多时,朱慈心出来了,黑帕缠头,整个人都明显的消瘦了一大圈。看到公主出来,两旁的侍女家人们都很自觉的退了出去。

这个时候,没事在这当电灯泡那是一件多么尴尬且煞风景的事情。

屋内终于没有人了,凌云看着朱慈心,良久才说了一句:“对不起,都是我不好。”

朱慈心什么也没有说,走过来静静的抱住凌云。

时间好像就在这一刻凝固了,凌云甚至希望,这个时间就永远的定格在这一刻吧。

过了不知道多久,朱慈心起来说:“你知道吗,我以为我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再见到你了。可你还是回来了,答应我,以后永远都不要再离开我好吗?。”

凌云很认真的点点头:“我永远都不会再离开你了,你就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女人,也是我唯一的女人。我会为了你爱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你放心,我一直都和你在一起。”

“不然,我找皇叔给我们指婚吧,这样我们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在一起了,也不用管那些御史言官们胡说八道,也免得别人再盯上你,难保到时候我不会吃醋,你说是不是。”

凌云一愣,也许这是一个好办法,但不是一个他能够接受的主意。他一身的孤傲,根本就不想当什么驸马。在他的心里,朱慈心就是朱慈心,和一个平常人家的孩子,甚至是和一个山野的村姑都没有人和什么身份上的区别。

而驸马看起来身份尊贵,却是皇帝家的上门女婿。更为重要的是,一旦做了驸马,就更加的活在了聚光灯下了,以后的日子更加的毫无自由可言,这不是他想要的日子。

他的略一迟疑,都被朱慈心看在了眼里,她也不想勉强他。勉强说道:“我是和你说着玩的,我知道你很为难。我不会让你做任何你觉得为难的事情。”

凌云看着一身虚弱的朱慈心,心中也是很不好受,他说道:“我现在反正也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皇上起复我,但仅仅给了我一个兵部郎中的职位,我在山海关内没有军职,根本就无法号令他人。也许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暗示,那就是对我的起复,本身就是出于无奈。等仗打完了,就没有我在的必要了。所以我想,找个合适的机会,再向皇上递交辞呈,如果皇上允准,我就带你离开京城,去一个永远没有人能找到的地方。”

朱慈心的眼中流露出了一股欣喜之色,随即就暗淡了下去,她何尝不知道,哪有这样简单呢。朝廷既然起复了凌云,无论是出自本心还是出自无奈,都不会轻易的再让他辞官。

崇祯九年的大明朝廷,已经到了无粮无饷无兵无将的地步了,像凌云这样的哪里有火哪里冲放到哪里都好使的将领,不用到废是没有办法停下来的。

现在这个时候想递辞呈还纱帽,你闹呢这是。

想了想,朱慈心也已经断了这不切实际的想法,对凌云说:“皇叔是不会让你扔纱帽的,这个时候你走了,他就少了一个救火队员,不是我想说丧气话,大明如今到处着火,你归隐之路只怕是遥遥无期了。”

凌云默然,而他又不得不承认朱慈心说的是对的,现在这个情况,想要辞官皇帝是不会轻易批准的。可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还能够拖多久呢。

拖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如此波折,现在只是有一个刘婷,再下去还不知道出什么别的幺蛾子。

在战场上的凌云诧叱风云,但对这些事他却是一筹莫展的。头都涨大了。

朱慈心忽然问:“刘婷的事,你要怎么处理?。”

凌云一愣,问道:“处理什么,我和她能有什么事,完全都是她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而今她又做出这等事来。我对她原有的一些怜悯之心也没有了,我只想与她死生不复想见罢了。”

“你说的本不错,可是你不要忘了,皇叔封她为四品郡君,并且给她指婚。虽然中间出了变故,但皇叔是金口玉言,一言既出就是板上钉钉了。以后如果没有人来提这话自然是好,权当没有,如果有人旧话重提,你又该怎么应对。我一直觉得,那个刘婷不是那么简单。”

凌云深以为然,但他不想纠结这件事情了。有些人,你太拿着他当回事的,他就能是回事,就能兴风作浪,如果你要是不拿着他当回事的,基本上他就不是一回事了。

所以无论是回关以后,还是战场上回来,虽然在关内待的时间并不久。可在言谈话语之中,他连刘婷两个字都不愿意再提起来。他希望在自己的记忆里把这个人彻底的删除抹掉。

暴力不是对待一个人最冷酷的方式,而无视才是最大的轻蔑,对于刘鸿,凌云自始至终都是感恩的,但对于他这位千金,却只能无视。

不过刘婷自己似乎也很识趣,从几个月前那最后一次相见之后,就再也没有在凌云的视野里出现。

也许是这个人经历这一次之后,把自己也吓到了,也许是这段时间她自己也想明白了,都说不定。但愿是好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