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痛饮结交
作者:睡不醒的白龙君      更新:2019-10-18 11:59      字数:3163

军官们对于俞慕白的尊敬是发自内心的,当然这些大部分出自于对俞大猷的敬重。一百多年前,那场艰苦卓绝的抗倭战争中,俞大猷和戚继光分别打出了自己的威风,以及身后的千年美名。

俞慕白也很客气的和大家都依次见礼,然后按照官位大小落座。在外人面前,还是要顾忌一些官场规则的。

当谈及东南沿海地区的防务的时候,俞慕白还是比较自信的,他告诉凌云等人说:“东南诸省一直都是国家的财务收入重地,鱼米之乡。说句不该说的话,我的府库可能要比朝廷的户部还要多一些银两的。有了钱就好养兵,有了兵就好驻防。”

凌云看着俞慕白的谈笑风生,心说这个真是没办法比,人比人能气死人。同样都是督抚,人家坐拥东南,似乎京畿地区和西北地区的战斗和那边就不造成什么影响。除了正常给朝廷交税之外,完全还能够养足够的士兵。

他想了想,问道:“那慕白老兄,你的帐下现在有多少部众?。”

俞慕白不假思索的说:“我兼着朝廷的兵部尚书衔,所以直浙境内的士兵将领都由我来节制,如果算上后勤兵种的话,我手下能够号令的,大概有七万人左右。”

一众军官们都吃了一惊,东南各省现在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战事的,因为无论是流贼还是清兵,触角还没有伸的那么长。

但就是在没有什么战事的东南,竟然养了七万多士兵,而直隶和西北地区,兵源匮乏,是因为没钱养不起兵。一旦缺了粮饷,很可能就会有哗变问题。

不过面对着俞慕白,他还是没有把这个落差说出来,毕竟请人家来是做客的,不是诉苦的。

俞慕白也看的出来凌云的神情似乎是有些不太自然,就问了一句:“凌兄弟,如果有什么话,请讲当面。”

既然这样的话,凌云就不客气了。他思索了一下,似乎是在斟酌这话如何说才算是比较合适,想了又想,他才开口说:“慕白兄,恕我直言,东南各省目前并没有刀兵之乱,无论是流贼还是清兵,都不曾对东南之地造成影响。而倭寇在前朝嘉靖爷的时候已经肃清了。这时候养兵七万,似乎有些多了。”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俞慕白心里都很清楚,何止是凌云自己这么想,怕是很多的督抚都这么想,越是不需要兵的地方越是花了大价钱和大力气来养兵,越是岌岌可危的地方,偏偏就养不起兵。

俞慕白叹了口气说:“凌兄弟是兵部侍郎,也是久经战阵的人了,你怎么也想不清楚,如果能人打到家门口的时候,才想起来要养兵,那岂不是为时过晚了吗。我俞慕白练兵七万,不怕别人说我拥兵自重,就是想一旦前方有了什么闪失,能够保住东南,大明就还有回旋的余地呀。”

这一番话说的很透彻也很诚恳了,凌云很是感动不已,他知道,自己是错怪了眼前的这位仁兄了,他既然是俞大猷的后人,自然不会是一个无用平庸之辈,也不会是一个拥兵自重一意孤行的人,是自己把事情想的太左了。

凌云离开座位,对着俞慕白深深一躬,说了句:“慕白兄,小弟刚才说错了,请你不要见怪。今日就在我府上,特设便宴,请慕白兄小酌几杯。兄长不要疑虑,我凌云也不是个喝兵血的人,这一餐简单至极,也是我自己的俸禄所得。”

既然如此,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凌云真的没有客气,这请客吃饭的标准的确是十分的简单。

大家都坐定了之后,先是有几名随从小校给倒茶,摆放了一些花生瓜子之类的。聊了大概有一刻钟左右,陆续的菜也就开始上来了。

菜的样式却也不少,有十个之多。但的确是没有什么硬菜,诸如什么拌三丝,拍黄瓜,熬豆腐,西红柿炒鸡蛋之类的,唯一一个算的上比较硬的菜品就是一盘大鲤鱼,估计也不够一人几筷子的。

酒倒是好酒,两坛陈年的花雕。大概花了三两银子。标准以及相当高了,当时的三两银子,差不多要折合现在的一千八百元以上了,这两坛酒肯定也是绝对的好酒了。

俞慕白看着这些菜,久久沉默了。他知道,现在越是国家困难,越是有人比吃比喝比享受。有一些州县小官,那是相当的讲究排场的,日子过的很是奢华,一顿饭有的能吃十两银子都不止。

而一个七品的知县,一年的俸禄如果足额的发放的话,也仅仅只是五十多两。那这钱是从哪里来,民脂民膏。

做官做到凌云这个位置的,虽然未登台阁,却也算是部院大臣了,原本是不需要这样的清贫的。这还是请客,才吃这些东西,那平时的日子怎么过,就更加的知道了。

俞慕白的心中多有感慨,他端起酒杯说:“今天我就喧宾夺主,来提这第一杯酒,敬凌兄弟,也敬众位弟兄,如果不是你们,就没有一个完整的京畿防务。而你们却能做到如此淡泊自守,殊为难得。”

大家都一饮而尽。因为有这个引子,酒桌上的气氛开始逐渐的热烈了起来,最后这两坛花雕都喝完了。那时候的酒坛有大有小,并不完全像现在这样标准的五百毫升一斤。那一坛酒最少的也是一斤半以上。

喝到最后,大部分的将校们都趴在了桌子上了。只剩下了俞慕白和凌云两个人还在说话。两个其实也都不胜酒力,脸色通红,可还是在不停的说着,慢慢的两个人也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了。

两人并非是嗜酒,只是他们在为大明江山的走向在担着心。大明到了今天的这一步,可以说是内无相,外无将。仅仅倚靠几个救火队员来回的忙活,到底能够起多大用处。无论是凌云自己还是俞慕白,他们都不敢猜测。

而他们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尽自己最大努力,把正在往悬崖边上走的大明王朝再拉一把回来,虽然这很吃力,很力不从心。

最后的一大腕疙瘩汤上来的时候,已经没有人喝了。一名随从的百户说:“把几位大人都扶进去休息吧。”

一名小校本来打算过来搀扶凌云的,结果百户说:“凌大人这里我来处理,你扶着俞大人去休息。打盆水给擦擦脸。”

那名小校只好答应了一声,就搀扶俞慕白。但是他好像很吃力的样子,别人也没有注意。好不容易把喝醉了的俞慕白扶进了房间,扶到床上躺下,又打了点热水给擦了擦脸。

然后准备出门,这时候,俞慕白忽然睁开了眼睛,看了一眼照顾他的这名小校,自言自语了一句:“这个姑娘真是好看,美。”说着又沉沉的睡去了。

小校的心扑扑直跳,心想怎么化妆成这个样子还被人看出来了是女儿身了。凌云等一众军官都没有看出来,本以为可以瞒天过海的。谁知道一下子就被一个喝的烂醉的人给看出。

原来这名小校不是别人,正是辽东经略刘鸿的千金小姐,刘婷。在不久之前,刘丹回到山海关探亲的时候,她知道了凌云的近况。所以在刘丹返回的时候,她就一再要求跟随。

但是刘丹一开始很反对,本来军营也不是小姑娘该待的地方。再说了,他也实在是不想自己的妹妹在凌云的身上多费什么心思和周折。

然而作为一个兄长,刘丹的耳根子最终还是软了,他没经受住妹妹的软磨硬泡。只好让他化妆成自己的勤务兵,跟随左右,并且约法三章,一个月之内必须回关去。

这件事当然是全程都瞒着了父亲刘鸿的,在离开之前,刘婷给刘鸿留了一封信,说是自己想跟着哥哥到军营里看看,很快就会回来。

刘鸿也不是傻子,想看军营,这山海关遍地都是军营,为什么舍近求远偏偏要到直隶去看,这个傻孩子,看来还算不死心。可奈何是襄王有意,神女无梦。

无可奈何之下,刘鸿也是长长的一声叹息。他心里有对儿子的埋怨,更多的是希望刘婷能够碰壁之后,自己早点回来。

简而言之,一夜无话。第二天直到日上三竿,这些喝多了的军官们才都陆续的醒来。

大家对视一番之后,都觉得很是不好意思,竟然会喝成了这幅样子。俞慕白尤其如此,他本来是到人家做客的,却喝成了这样,自己也觉得过不去。

吃完饭以后,他就问凌云:“凌兄弟莫非还带着家眷吗,不妨叫弟妹出来给愚兄见见。”

凌云大吃一惊:“慕白兄何出此言,我凌云如今尚不曾婚娶,哪有什么家眷在这里呢。”

不仅是他吃了一惊,就是俞慕白也是觉得很尴尬,昨晚上明明印象和清楚见到一个女人,那这个女人到底是谁呢。脑子的确也乱了,肯定不是凌云的老婆,不然的话不能去搀扶他。

要说是侍女,这里也没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