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后金称帝
作者:睡不醒的白龙君      更新:2019-10-18 11:59      字数:3059

辽东的环境一如既往的冷,严寒刺骨,这里的战士们却早就已经习惯了。

这个冬天发生了很多的事情,但山海关还是山海关。

此时,山海关总兵刘鸿,刚刚获得了一次监狱免费体验的机会,光荣出狱,官复原职。

关内大小将佐都很高兴。唯一不高兴的就是新任山海关监军太监陈学浩。

不高兴归不高兴的,此刻他不得不搬出还没住热乎的总兵府。因为他感觉到了,刘鸿似乎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一个人。

刘鸿给他安排了一个不错的住处。宁罪君子不罪小人。只要安安分分不撕破脸,什么都好办。

偏偏就是不安分。陈学浩不是个能安静呆着的人,无风能起三尺浪,见树也要踢两脚。

此刻至少恢复了表面上的平静,凌云并没有升官,他的部下们被变成了警卫部队。卫戍的对象就是山海关驻军最高长官刘鸿。

名字是凌云自己起的,叫白龙卫队。这也是他即将组建的特殊任务小分队的雏形。

白龙卫队的将士们正在操练,盔明甲亮,刀剑生辉。士兵们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骄傲,难以言说的骄傲。霸气十足。

这支不足百人的小部队,几经磨砺,已经成为了精锐。他们的路还很长还很远。

再说远在盛京的皇太极,他的病已经好了。对于没有打招呼就撤军班师的阿敏,他虽然有些不满,但没有公开表示。

现在,他有一个想法, 酝酿了很久,现在要付诸实施了。

龙德殿内,其余的几位旗主贝勒早就到齐了。只有多尔衮和多铎姗姗来迟。

殿内满是穿着团龙补服的旗主贝勒,贝子国公,好大的气场。

皇太极在正中的龙椅上面南高坐。未曾开言三分笑,可以媲美弥勒佛了。

在下面的多尔衮看着他,心中不屑。

满面春风的皇太极自然不会知道此刻多尔衮在想些什么,他觉得自己也无需要去考虑这么多。

他看看下面王公大臣们,忽然觉得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快感。无论是什么旗主也好,贝子贝勒也好,此刻无非是自己的臣子而已。

爽够了,开口发言:“十四弟和十五弟也到了,朝会开始吧。前日钦天监禀报,祥瑞现于东北。主王者出,诸位兄弟,你们都是我大金的近支贵胄,你们都说说看。”。

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什么要出王者,什么祥瑞现于东北,都是借口,主王者兴,你现在已经是大汗了,还想要再进一步。那就是要称帝了。

大家议论了半天,最后大贝勒代善做总结发言。

他出班跪倒,大声说道:“大汗,我等商议过了,祥瑞天降,主大汗能兴兵灭明。大汗应该早日即皇帝位,昭告天下。我等也可率领帝王之师,一举灭掉蛮子。”。

其实各位王公都有自己的打算,说白了,不管是叫什么大汗还是皇上,那无非是换个称呼。

眼下后金有的无非也就是这点地方,仅此而已。

不过,你称帝了,咱们这些原来的贝勒贝子,都得混个王爷当当吧,就算王爷也是个空头的名号,也是在名分上面过把瘾。

皇太极听大哥代善这么一说,心里止不住的欢喜,心说这个大哥还是比较上道的,得好好培养。

心里这么说,嘴上却谦虚道:“大哥是过奖了。我皇太极刚刚继承了汗位,毫无功绩建树。如果就此改元称帝,情理不合吧。”。

这可真是有点挂羊头卖狗肉,想吃葡萄怕酸,想抓狐狸怕骚气了。

你不想的当皇上,把我们都叫来,搞得这么隆重。这是想干什么呢。没事吧你。

想是这么想,但谁也不敢说。还得按照程序,实行劝进。所谓劝进,就是有人不想当皇上,那就得很多人一起,搞请愿,最后,皇上是当了,还要昭告天下,当的真实不情愿啊,是别人逼我当的啊!

古往今来,一贯如此。屡试不爽,屡试不爽。

皇太极一拍自己的龙椅,:“好,即是这样,也不能拂了你们的面子。礼部挑一个好日子,朕顺天应人,即皇帝位。另外,各位哥哥的爵位一律升一级,现在是贝子的,升郡王。现在是贝勒的,升亲王。一律领食双俸。”。

接下来就是王号的问题,估计皇太极早就想好了,所以也不假思索就开始分封。多尔衮获得的爵位是睿亲王。

就要散朝。皇太极忽然似想起什么的,“众位兄弟,朕想了,为了稍平汉人对我们的抵触之情,朕决定改后金为满洲,改国号大清!

大汗满地都是,不管是什么天命汗,天聪汗,还是什么别的这汗那汗的。说白了都是部落头领。现在称帝,就是另一个层面了。

这位刚封的睿亲王一点都没有高兴的意思,没什么的值得可高兴的。

父母双亡的多尔衮,在这个世上,只剩下唯一的亲人,那就是多铎,原因很简单,他们是同母兄弟。

被凌云射伤的十一贝勒阿济格,也是多尔衮的同母哥哥,但关系很一般。

多尔衮和多铎的年龄都不大,却已经各自掌握了一旗兵力。这对皇太极来说本身就是个威胁。

所以,多尔衮不在意自己封爵,更在意自己的兵权,那是安身立命之本。多铎倒是因为被封为豫亲王比较开心,看来还是年轻。

再说山海关。自从上次的事情以后,陈大人消停了不少,看起来最近是比较老实了。

陈学浩牙根直痒痒。他觉得自己这辈子最大的失败不是做了坏人,而是做坏人竟然也很失败。

一计不成,他又在想新的招数,反正不把刘鸿办挺了不算完。

刘总兵倒是没什么,他忙完了日常公事,把一堆塘报和部下的手本往旁边一推。伸了伸懒腰,想随便出去走走。

换了一身便装,出去散散步透透气,最近实在有些压抑。

说是随处转转,倒是不知道去哪里好了。他想,不如去白龙卫队看看吧。这群小子,不知道最近怎么样了。

说是自己的亲随部队,其实就是挂名,白龙卫队完全有独立自主权,无论是训练,还是军事行动。

想着,刘鸿决定去白龙卫队的训练场看看,就在不久前,刘鸿特批,白龙卫队有了自己独立的训练场地和与其他军营相对隔绝的营区。而且还特别嘱咐,提高了他们的伙食标准。

这很正常,白龙卫队每天都是在高强度的训练,体力消耗比其他的营都高。对于这点,谁也别不服,你也想吃好喝好,没有问题,那你也可以尝试每天相同强度的训练。

后金部队退却以后,刘鸿已经派出粮秣官,购买了足够的粮食。甚至还特别拨出一波老军,建立了一个小的后勤基地。

搞点畜牧业。养个鸡鸭鹅,养个牛羊什么的。不仅从大处着眼,还能从小处着手。

刘鸿骑着马,走到了白龙卫队的训练校场外,外面已经围上了栅栏,营门外深挖鸿沟。两队士兵,往来巡哨。一名哨长看到了刘鸿。上前施礼,“标下见过总兵大人,恕甲胄在身,不能施全礼”。

看看这名年轻的哨长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精气神。不由得暗暗叫了一声好!刘鸿随意地说,“无需多礼,你叫什么名字。”。

“标下李强!请总兵大人下马等候!”。那哨长绝不客气。

刘鸿略微有些愠怒,“李强。你可知道,我是这山海关的总兵,这里所有的营寨官佐,都是我所节制的。”。

李强没有被他吓到,口气依然没有缓和,“您说的没错,您是山海关总兵官,如果您不是总兵官,营前骑马已经犯下死罪!”。

看刘鸿没有其他反应,李强接着说,“您曾授予白龙卫队统领凌云相机决断之权。现在白龙卫队正在行军法杀人,待午时三刻事毕后,凌统领自会向您请罪!”。

“好个凌云,竟敢挡我的驾,这是要学周亚夫细柳治军!是该褒奖!对了,这要杀的是谁?”。

周亚夫是汉文帝做代王的时候手下的大将军。景帝时候,七国之乱。周亚夫驻军细柳,景帝亲自前往劳军,被他挡在了门外,最后下马步行入营。

“是新近前来营中的刘丹!”。

听到“刘丹”这两个字,刘鸿心里咯噔一下。千倾地一根苗,这是刘鸿的儿子,刚刚在老家来投军,怎么刚来就犯了死罪呢。

但现在不是考虑原因的时候,首要的是先救下儿子。

#####似乎,这章的信息量大了些,没有铺排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