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章:回家过年
作者:大夫有酒      更新:2019-10-17 22:44      字数:2995

送走了余相顾后,叶芾端着羊肉汤弓着腰敲了敲门。

“进来。”

叶芾推开门,锦辎端坐在里头。。

“锦辎的伤,好些了吧。”

“承蒙丞相关心,锦辎已无大碍。”

叶芾将汤放在一边,哀嚎着:“我可是有大碍,自安水郡中了疫毒,体内蓄积的狼狱被成功激活!牵动引发后是越发猖獗了,经常头疼背疼手臂疼。”

锦辎安排了椅凳,扶着叶芾坐下。

“丞相还是没有寻大夫看看?”

“嘘——别让惊蛰知道了,免得他又担心。”

锦辎抿唇不语,替叶芾在指尖扎针放血。

黑色的血水顺着食指尖端流下,淌了一地。

锦辎别过叶芾颈间的衣领,看到那根血线又淡了下去。

“丞相,此法太过消损,不是长久之计呀。”

“嗯,等来年春天吧,我再熬熬。”

接下来,锦辎将叶芾手臂的几个大穴一一封住,再次逼出黑血,这才解开穴道。

“呀,手麻了。”

锦辎替叶芾揉捏,力度也恰到好处。

“锦辎,你这手法,比得上我们那边的推拿按摩师了!”

“什么是推拿按摩师?”

“就是,一种高端职位啦。”

“大人,锦辎来了半年,可不知道禹国还有此类职事。”

“锦辎,你太聪明了,我好慌的。”叶芾以为锦辎会觉得是禹国的官职,骗骗他这种涑国人。

锦辎把桌上的羊肉汤喝完,看向一脸笑意的:“大人,如果你下次毒发锦辎不在了,你就去找余大人。”

“余相顾?你们怎么认识的?”

“锦辎在养伤时余大人常来看望我,也教了我不少禹国的风俗文化。”

“难怪你最近的禹国话说得越发标准。”

“嗯。”

手不麻了,叶芾惬意的伸了个懒腰,准备回书房了。

“丞相,锦辎想过年回涑国一趟。”

涑国的新年比禹国早些日子,算算就在这几天了。

“你什么时候走?”

“明天吧。”

“好,那我让惊蛰替你准备盘缠和干粮,再有就是骑府上那匹马吧,对了,还要给你一柄防身宝剑,需要带点儿禹国的枣泥糕吗,很好吃的……”

“丞相,不用。锦辎想快点回去,带着东西太麻烦了。”

“这样啊,那你,还回来吗?”

“大人还需要锦辎,我肯定会回来的,说好了要给丞相,一辈子鞍前马后。”

“得了吧,你一病患,谁要你赶马车了。别人还说我丞相不近人情奴役你呢!”

“大人,听说城郊的腊梅开得很好,要不要去看看,锦辎给你驾车。”

看着叶芾惊异的打量,锦辎拍了拍胸脯,“放心吧丞相,锦辎已经痊愈了。”

“那走吧!听庆之、晋序他们吹牛,说城郊腊梅香得沁人,我早就想去摘了!”

“那我去架车,在门外等丞相。”锦辎起身,出门去了,高大的身影遮在叶芾身前。

“好。”叶芾淡淡回应,看着锦辎走出去。

郊外,寒风瑟瑟,却舍不得闭眼,倏忽吹上一阵,就蓄了些泪。

“大人,锦辎很喜欢禹国。”

这是一下午,锦辎说的唯一一句话。

本就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呀。

叶芾裹紧了披风,走到腊梅树下,嗅着淡黄色的蕊花儿散发着浓郁的香。

锦辎过来想替叶芾折一枝却被阻止了:“不必,就这样挺好看的。梅花,就该属于它的根和寒冬的雪。”

唯有如此,方不失其蕴意和美好。

锦辎点了点头,与叶芾并肩而立,一路徐行,看了半晌梅。

待叶芾走累了,锦辎又驱着车,在城外悠了一大圈。

回来后,锦辎给叶芾端来姜汤,看着她喝完后才退下。

而叶芾也因一天的奔波而早早睡了。

夜里,余相顾淡笑着接待了锦辎。

“稀客。”

看着余相顾特地端来的涑国槎茶,锦辎道:“锦辎很疑惑,余大人怎会对涑国如此了解。”

“年轻时去过。”

“嗯。”锦辎知他不愿多回答,也就不问了,然后道,“锦辎要回涑国一趟,而大人的身体,就有劳余大人了。”

“怎么,出了什么事吗?”

“暂时没事。可锦辎怕到时候来不及,狼狱之毒,不是一般毒药能比的。中毒之人也只剩最多三年的寿命。”

“你此去,是为了寻解药,据我所知……”

锦辎笑了笑:“是的,狼狱在世间没有解药。”

“那你,就是要去找祁辛!”余相顾略微激动,像是想到了什么不愿提及的物事,噤口不语了,只是深深看了一眼锦辎。

“余大人真是心思缜密,锦辎也不瞒你。大祭司掌握天下间的奇珍异药,从他入手,兴许有办法可以救丞相。”

“你可知道他的规矩?”

“当然,以物换物。”

涑国大祭司的规矩,锦辎怎会不知。

“余大人,如果丞相知晓你一直在帮她,一定会很开心的。”

余相顾点了点头,看着锦辎那柔和的眉眼。

“丞相,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人。你多陪她聊聊天,她就会觉得满足了。”

翌日,叶芾一直送锦辎到城外,看着人走没影儿了才回到城中,漫无目的的走着。

寒风瑟瑟里,偶遇了“同窗好友”徐庆之。

“丞相,好久不见。”

“庆之亦是好久不见了。”

徐庆之作为翰林院掌事,很少在前庭走动。不是窝在翰林院,就是去太学转悠。

“丞相若是有空,同我去翰林院逛逛?”

“好啊。”叶芾正愁着无聊,就跟着徐庆之往翰林院去了。

这一路上,叶芾偶尔问个小问题,填补着自己历史空白,而徐庆之亦不耐烦解答。

但叶芾不敢问多了,显得……笨。

“翰林在宫内宫外都设置有庭寮。”

“这是为什么?”

“因为负责的职事不同。翰林有的做皇帝陛下的参谋,拟召等等,而翰林学士就相当于学究,修正,编排书籍之类的。”

“这样啊。”

“嗯,藏书阁也归翰林院所管,一会儿带丞相去视察视察。”

“好的!”

叶芾等着徐庆之进宫做了自己的正事,然后就一同去了藏书阁。

进去后只有两个老者在里头,门扉洞开,空寂无人。

见徐庆之朝着两位老者打了招呼,叶芾也笑了笑。

之后便去了二楼。

木质的房子,混杂书籍陈旧的味儿,叶芾深嗅了一口:这可都是力量呀!

看着徐庆之去了最深处的书架,叶芾也踱步跟去:“庆之在找什么书吗?”

“嗯。”徐庆之笑了笑,“前些日子向景阳王讨了一本书来,读了之后不够尽兴,索性来这里再找两本看看。”

“什么书啊?”还带成瘾性的。

“景阳王写的书呀。”

说着,徐庆之从架上拿出了几本薄薄的书来。

叶芾一眼扫过,皆是些诗文经赋。拿了一本翻开来看,端凌的字迹令人不禁肃然。

“真没想到,景阳王还会写书呢。”

“丞相可别忘了,十年前的景阳王,可是文武双全的人。若没有那个事,先皇也不曾驱逐他,现在坐在皇位上的,就是景阳王了。”

叶芾对徐庆之大胆的话颇为惊讶。

徐庆之见状笑了笑:“我是个文人,就喜欢说话,若不让我说,就浑身不自在。”

叶芾心里道:真是一个可爱的没有“文字狱”的时代呀。

“所以,庆之很支持景阳王?”

“不存在支持不支持。谁当政都不妨碍我管这翰林院。”

说完,徐庆之还颇为招摇掏出怀中的一本书扬了扬:“丞相要不要看看,这可是景阳王的最新著作,关于禹国多年来周边战事的。”

君子昀还会战记?叶芾笑着,伸手接过书。

“唉,真是可惜,估摸着这辈子没有机会再见景阳王一展文采了。”徐庆之颇为惋惜地说着。

“这,大概是景阳王的自我保护手段吧。能文能武,可不是君王喜欢的臣子。”

故而,君子昀才张扬自己的武功之长,而尽量不显文采之山水。

怎么说呢,是个有脑子的人。

“知景阳王者,必丞相也。”徐庆之勾起嘴角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