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闲话
作者:南北之间      更新:2019-10-13 09:33      字数:2322

“哎,你听说了吗,武家那个二少爷满嘴的仁义道德,实际上是个把人家闺女肚子搞大还不愿意负责的衣冠禽兽。”

菜市场上,一个卖菜的中年妇女跟隔壁水果摊的女人闲聊了起来。

卖水果的女人一听,八卦之心立刻熊熊燃烧了起来,

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回道:

“前两天我回娘家了,这种事情我怎么能知道,来,你给我详细讲讲到底怎么一回事?”

“我告诉你啊,那武家二少爷在青州府把人家肚子搞大之后,拍拍屁股,什么都不管就回南阳了,结果,被人家找上门了,就在醉花楼,那场面,啧啧……”

中年妇女一想起来当时壮观的场面,就忍不住的想要感慨一下。

上千人同时喊话,她活了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见。

“这黄瓜怎么卖的?”

中年妇女还想再详细的描述一些当时醉花楼的场面,

可她还没开口就被买菜的人打断了,只好回答道:

“十五文钱一斤。”

“给我拿一斤二两的。”

“成……啥?”

中年妇女一怔,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拿一斤二两的黄瓜,怎么了,不卖?”

买菜的是个少妇,手里还牵着个半大的孩子。

“卖,肯定卖啊,你看看你拿二斤的成不?”

中年妇女脸上露出为难之色,问道。

“吃不了这么多。”

少妇回答道。

“那就买一斤的。”

“太少了,不够吃。”

“……”

中年妇女满头黑线,

感情你就跟这二两过不去了是怎么着。

“实话跟您说了吧,你买一斤二两的我不好算账啊。”

中年妇女实在没办法,只好实话实说。

少妇笑道:

“我还以为什么事呢,算账有什么不好算的,润儿,你给这位阿姨算算一斤二两十五文钱的黄瓜多少钱。”

中年妇女又是满头黑线,

一个半大的孩子,连毛都没长齐,能算个什么账。

谁知道还没一会,那小孩就真把账给算出来了,

“妈妈,是二十一文钱。”

中年妇女虽然没有仔细算,

但多年卖菜的经验让她感觉这小孩算出来的和实际价格就算是有出入,也差不了多少,

于是好奇的问道:

“娃娃,来告诉姨,你是怎么算的?还算的这么快。”

小孩眨着一双纯洁的大眼睛,解释道:

“很简单啊,阿姨你说黄瓜十五文一斤,一斤是五两,每两也就是三文钱,二两也就是六文钱,一斤二两就是十五文钱加六文钱,就是二十一文钱啊。”

中年妇女仔细一想,还真是,她看着小孩,啧啧称奇道:

“嘿,你一个小娃娃怎么能想到这么多的。”

小孩道:

“这都是学堂先生教过的,很简单的。”

“学堂先生?”

中年妇女一怔,半天才想起来县衙那边新办了个南阳学堂,

原本家里那位要送小儿子进去读书的,因为学堂不收学费,结果被自己拦了下来,

她想了想,问道:

“学堂先生除了教你们这个,还教一些什么?”

小孩数着手指,道:

“先生教的可多了呢,有算数,有画画,有音律,还有……”

小孩说了一大堆,唯独没有提四书五经。

中年妇女有些急了,问道:

“你们先生没有教你们读四书五经吗?”

小孩愣了一会,摇了摇头道:

“没有。”

中年妇女脸上露出了浓浓的失望之色。

不教四书五经的先生叫什么先生,还是不能把小儿子送学堂,实在不行,就找个私塾先生在家教他,贵是贵了些,但好歹能学到些真东西。

少妇见状,装作不经意的对小孩开口道:

“四书五经啊,你们先生不是跟你们说了等过完年就教你们的吗?忘啦?”

小孩想了想,好像先生没这么说过啊,难道是我记错了。

而卖菜的中年妇女脸上却是闪过一丝喜色,称了一斤二两的黄瓜递给了少妇,

爽快的道:

“就给十五文钱吧,剩下的二两当我送这孩子的了。”

等少妇领着孩子离开摊子。

卖菜中年妇女立刻转身对水果摊的年轻女人说道:

“我决定了,我要把我家小儿子送去学堂念书。”

年轻女人有些诧异,问道:

“不是你说的学堂是误人子弟的吗?而且当初好像也是你不让你家里的那位送他去学堂的。”

中年妇女脸上浮现一丝尴尬,道:

“误人子弟不是我说的,是武家二少爷说的。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武家二少爷是个衣冠禽兽,他是读书人说话的分量肯定比我们重啊,他说学堂不好,我也不敢不信,是不是?”

“但是我现在改主意了,学堂又教孩子算数,又教孩子四书五经,还不收学费,还是把孩子送到学堂好。”

年轻女人看了中年妇女一眼,问道:

“你确定了?”

中年妇女点了点头,道:

“确定了!”

年轻女人想了想,说道:

“既然这样,我也把我家孩子送去学堂,明天一起?”

中年妇女连忙点头:

“成。”

…………

第二天清晨,许秀才照例打开了学堂的大门,等待着零零散散几个学生入学。

“许先生,你总算开门了!”

“我们都等了好久了!”

“是啊,先生,学堂平日里几时开门?”

许秀才看着学堂门口拥挤的人群,揉了揉惺忪的睡眼。

我不会还没睡醒吧。

“先生?”

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唤了许秀才一声。

许秀才一惊,瞬间清醒了过来。

靠!

怎么这么多人!

不会是来砸场子的吧!

嘭!

许秀才又关上了大门。

…………

学堂内,许秀才一脸委屈的看着秦轩,道:

“谁知道才隔了一天,学堂能多出来这么多人。”

秦轩颇感无奈,道:

“这就是你把人家关在门外一早上的理由?”

许秀才脸上浮现出一丝尴尬,道:

“我还以为他们是来找茬的,毕竟……算了,是我的错。”

许秀才想了半天,也找不到什么合适的理由,只能乖乖的认错。

秦轩也没有再责备他,问道:

“学堂还需要多少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