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一
作者:正涵      更新:2019-10-12 17:51      字数:3111

殷勤当时还处在浅睡眠状态时,她突然听到了若有若无的声音:

“还认得我吗?我是袁芳华啊!你真是显老了!也该来我这边了!我已经等你快三十年咯!我在这边好孤单啊!”

一句话说完就停顿,死一般的沉寂,在以为不会有声音的时候突然又冒出一句。

“你不会忘记我的,我也没有忘记你!我每天都跟在你身边!只是你看不见,你也该来了!”

……

那声音既陌生又熟悉,陌生在于腔调诡异惊悚,熟悉在于那声音一下子把殷勤拉回到27年前,她直觉判断发出那声音的不是人,不是人又是什么呢?殷勤迅速把头缩进被子,卷曲着身子,这样声音就听不清了,只要不看见那说话的女子就好,那样她也看不到自己吧!战战兢兢半梦半醒直到第二天早早听见黄二丫在客厅里拖地的声音,殷勤像是盼着救星一样赶紧起床,天色微亮,再集中注意力寻找那诡异的声音,已经消失了。

黄二丫在殷勤家只服务了6天,李月娥就匆忙赶了回来,虽然她不是很乐意,但是陆少强催她,所以没有办法。她对殷勤说父亲只是患了急性肠胃炎现在已经康复出院,一直惦记着殷奶奶,又怕耽误黄二丫工作,所以急急忙忙赶回来。殷勤反倒不乐意了,但又不好表现出来,只是百般挽留黄二丫,但二丫还是与她挥手告别了。

黄甄扮作保姆的第一天的确有些紧张,生怕自己露馅,但除了做好家务之外,她发现殷勤最大的需求其实是情感抚慰,她和郝光明唯一的女儿定居国外,一年到头也不见得跟她打几个电话,殷勤特别需要有一个善解人意的人陪着聊天,而这恰恰是黄甄的强项!所以之后的催眠很顺利!通过对殷勤的催眠终于打捞出尘封了近三十年的罪恶.

时光要拉回到1987年。

1987年发生了很多大事:2月,小平同志谈话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不要再讲计划;3月,中葡联合声明,宣布1999年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5月大兴安岭火灾,这是建国以来最大、损失严重的森林火灾;6月,韩国全斗焕军政府被迫接受宪改方案,终结独裁统治,7月,台湾宣布解除戒严;9月,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在日本出版发行,畅销四百万册,引发“村上现象”。11月,肯德基在中国的第一家餐厅在北京前门开业……

八十年代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之前不愁吃喝的没有垄断资源的国有企业被迫进入到市场竞争中。1987年3月,吴城市第九人民医院准备扩建,吴城市建筑公司领导以为是老规矩,吴城市重点建设项目,在吴城的一亩三分地上铁定是自己的业务,只等上级分派任务,可是人家江洲建筑公司早就把手伸向了吴城,这家公司经理为了抢得九院扩建项目的承包权,先是找吴城分管副市长、卫生局财政局领导打点疏通关系,之后直接找到了时任吴城九院的院长郝光明,郝光明已经接到卫生局领导打招呼的电话,心里跟明镜似的,“看来这工程怎么着都得给江洲建筑公司分一些,不过分多少,最终决定权在自己手里。”

当时郝光明与殷勤住在卫生局家属院一套两居室,江洲建筑公司经理打电话说想上门来“看望”被拒绝了,郝光明觉得你经理上门肯定提着大包小包的礼品,在卫生局家属院众目睽睽之下,这不是给人家落下口实授人以柄吗?双方最后就约在院长办公室,本来就是谈工作吗!没有比办公室更适合的场所了,不过,时间是下班以后。

“郝院长,一早就想来拜访,可是您工作繁忙,不忍打扰,谢谢您今天百忙中抽中时间,第一次见面不能空手来啊!这是一点江洲特产,不成敬意还望笑纳!”这经理三十多岁年纪,一进门就摆出谦恭姿态,递上一个礼盒两瓶名酒,郝光明笑着接了过来。

“哎呀!这怎么好意思呢?多谢多谢!”

“九院在郝院长领导下,发展真快啊!在管理方面真得向郝院长多多请教!”

“哪里哪里?这都是全院职工的劳动成果。朱局长之前给我打了电话,关于扩建工程的事情你放心,我们肯定会分出一部分来给你们承包,领导介绍的建筑公司我们医院肯定是放心的。”

“郝院长,我们想把九院扩建项目全部承包下来,您看怎么样?”

“这个……你也知道,我们和吴城城建公司也有合作,他们也想要项目。”

“这个合同只要您拍板就行了。”

“我一个人不能做主,肯定要院委会讨论通过才行。”

“这个我们想到了,现在要按市场规矩办,能够帮到我们的人都不会让他白白辛苦,江洲建筑公司在开拓市场的时候有一些灵活的政策,我手上有一些业务经费,这个费用不记账,从工程款中冲抵,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您看这样行不行?”经理顺手拿出一张纸来,上边用铅笔写了两组数字。“您3万,其他院领导人各1万。”

郝光明看着那数目字热血喷张,他从来没有接收过如此巨额的贿赂,3万是绝对的一笔巨款,郝光明当时一个月工资加补贴才不到两百,家中存款也不过千余元。过年的时候全家聚餐,郝光明一个表弟成了家族里的明星,就因为他卖小商品成了万元户,全家人穿金戴银,家里用上了全套的进口电器,让人好不羡慕!这表弟只是个初中毕业生,凭什么风头盖过了一个医院院长呢?郝光明心里不平衡!现在翻身的机会就在眼前,只要签下这个合同,自己马上可以成为富翁,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不能犹豫,否则就错过了。

“这个好说,这样吧,我明天召开院务会讨论扩建工程的事,你也来现场和院领导班子成员见面聊一聊,介绍一下你们江洲城建的实力,包括你们过去承建的项目,现场表决通过后我们就把合同签了。”

第二天,郝光明通知下午开院务会,副院长袁芳华跟他请了假,说得去学校一趟,未料到正合郝光明心意,在院领导班子里,郝光明唯一担心的就是袁芳华,袁芳华不好说话很难沟通,她不在,这个合同可以签下了。

九院以前不叫第九人民医院,之前一直叫吴城市精神卫生保健所,后来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在做行政规划的时候,卫生局提出吴城市需要建一所专业的精神病医院,毕竟精神疾病患者众多,缺少专业的治疗机构,于是精神卫生保健所改名为九院,又批了块地,郝光明被卫生局领导指派来筹建九院,全市精神病领域的专家都被调派到九院工作,吴城市人民医院的精神科主任医师袁芳华科班出身,到了九院直接被提拔为副院长。

自从袁芳华到了九院后,她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气质征服了不少同事,这里边就有郝光明,甚至还包括一些女同事。八十年代哪里有什么昂贵化妆品?能有盒雅霜和百雀羚擦擦就不错了,袁芳华浑身上下洋溢着自然美,这也是那个时代女性追求的,不信去翻翻老照片老挂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影视明星比如陈冲、潘虹、刘晓庆和吴海燕、斯琴高娃、张瑜……个个都是清丽动人,美艳不可方物。

郝光明觉着袁芳华就像电影里的明星那么美!同时也像明星一样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郝光明曾试探过几次,比如私底下开个荤俗玩笑,或者偶尔举止稍许暧昧些、又或者专门安排两人一起到外地出差……其间不但便宜没占着一星半点,还被袁芳华当面呛得面红耳赤。

“郝院长,你是一院之长,做事说话要有分寸哟!”“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若是不敬,那我也不会客气。”“别逼我说脏话!”袁芳华板起面孔来训话,郝光明就自惭形秽,他深切感受到袁芳华重庆姑娘火辣的性格。几次自讨没趣后,郝光明都尽量避免与袁芳华面对面打交道。

没有袁芳华,当天下午的院务会一致同意将九院扩将项目承包给江洲建筑公司,当场与江洲建筑公司签署了合同盖好了公章。开会之前,郝光明收了3万,其他院领导各收了1万的现金红包,这个会怎能不顺利?

如果袁芳华参加了院务会议,知道承包权暗箱操作,她断然是要投反对票的,她嫉恶如仇的性格使然,更不会收1万元红包,那么现场不能达成决议,合同签署不了,这之后的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了,可是事情就是那么凑巧,头天万风的班主任就给袁芳华打电话,请她第二天下午来学校讨论万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