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写得真好
作者:田倾倾      更新:2019-10-05 15:54      字数:1131

论词的话,还是苏轼的《水调歌头》,语境优美,意境悠远。

清辞抬笔,开始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很快写完,盖上印。

大家陆陆续续地交了上去。

梅姑姑摆上了第三道题面。

——画

要求:人物。

国画清辞并不会,油画倒是画得不错,但是没有颜料。

清辞敲了敲脑袋,死马当活马医,只能画素描了,争取用新颖取胜吧。

想好了对策,趁人不注意,清辞从莲珏空间里摸出了烧火用的炭,拿帕子包了,用匕首销成笔状。

画的是乔郡主,刚刚放纸鸢时,第一眼看见的乔郡主,天真烂漫的姑娘。愿她能明白她的心意。

刷刷几笔,周围的人都鄙夷起来。

刚刚傅映岚可是没少添油加醋地说清辞的坏话,那些没脑子,不明就里的人看着清辞,连眼光也不善。

清辞并不理会她们,自顾画着。看到时间不多,大家构思好了都动起笔来。

交上宣纸的时候,有人胸有成竹,有人唉声叹气。

清辞用帕子擦干净手,她从没有考试综合症,尽人事听天命这句话用在这种场合再合适不过。

杜若递上新的帕子,清辞看了她一样,“今天过后,你便回去吧,我这里不留有二心的人。”

或许是她想错了,但是她亦有自己的原则。她现在还没有勇气,把后背交给别人。

她还愿意去相信,但是经过背叛的人,总是要多一份警惕。

杜若抬头,看见清辞冰冷的眼睛,眼眶湿润,不敢再说话,低下了头。

跟着小姐这些日子,多少了解些小姐的性子:她不喜欢被人威胁,那感觉像是砧板上的鱼,任人宰割。

小姐说过的。

梅姑姑命人把大家的宣纸送上鸣凤楼。第一道题面早送上去了,可能已经出了名次。

等侍宣布的时候,大家三三两两地一起讨论起刚刚的题面来。

鸣凤楼上,王,季两位大学士,一起看着第一道题面交上来的宣纸。

两人是一会摇头一会点头,点过头的,丫环会意放在一旁呈过去给太后看。太后看了几张,都不甚满意。

突然,季大学士眼睛一亮,“妙,妙啊。”看了一遍,又看了一遍,不住地点头,拿给王大学士看。

王大学士摸着胡须,看完之后,一拍大腿,“这个好,写得真好。”

太后闻言,从椅子上伏起身,“拿过来哀家瞧瞧。”

王大学士递上去,太后粗略地扫了一眼,“这字倒是写得特别。”

再细细地看起来,“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待一首念完,眼睛亮起来,“这是谁家丫头写的,哀家竟不知,这都城里什么时候出了这么一位有才的小姐。”

王大学士看了花印,“太后,花印是桔梗。”

“哦。”太后若有所思。

那边季大学士已经把剩下的看完了,自看了前头那篇,后面的都感觉入不了眼。

三票通过,诗这一道题面,第一名的花印是桔梗。

接下来是第二道题面各位小姐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