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列门地峡
作者:草林啸      更新:2019-09-23 10:12      字数:3046

约摸半刻钟,任平匆匆抱回一叠图纸。

周敦吉亲自带人收拾出一张桌子,将图纸一张张的平铺在桌面上。

这些图纸的材料都是羊皮鞣制而成,一块块的大概比a4纸稍微大些,一共七张,一下子就将整张桌面铺满。

一群人围上前,粗略看去,有些蜡黄的纸面上被人用炭笔,粗糙的勾勾画画了许多或弯曲或笔直的线条,相互交织在一起,令人眼花缭乱。

看着这些如鬼画符一般的地图,神奇的是,在场的人还都看懂了,一个个聚精会神,一幅幅的浏览过去,时不时的点头微笑或拧眉深思。

列门地峡,位于木刻半岛北部偏西,全长四十多里,呈西北-东南走向,最窄处不足十二里。

夏国中枢一开始勾画筑城,就是以地峡最窄处为假想地的,但当诸将看过初步的考察绘图后,突然发现,可修筑长城的地点还有好几处,而且修筑方案也不止一种。

列门地峡作为木刻半岛和北方兰贝大陆的沟通桥梁,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在木刻半岛还沐浴在文明光辉之下时,当时的古国历代王朝,都有在地峡修建边墙或关卡的习惯,即使后来野蛮入侵,战争泯灭了大量古迹,但总会留下遗址,而这里本来就是木刻半岛上的势力防备大陆强敌入侵的北面防线,木刻文明衰落后,陆续诞生的鞑靼霸主们,也不乏一些相对保守的家伙,对原北方要塞进行补修,所以,纵然时光荏苒,纵然皿滋汗是一个崇尚进攻的强人,对修城墙不屑一顾,但地峡上原本存在的关卡要塞底子犹存,借用一部分也不是不可能。

这是一开始忽略的地方,大家潜意识里无视了鞑靼人的建设能力——其实也没错。

而且,列门地峡最窄处只有十二里,这是地图上的距离,实则结合地形,真正可供人马通行的最窄处更窄,列门地峡并非平原一条,地峡的地形总体上呈多样化,有平原,有山峰,特别是地峡西侧那一连串与海岸下线平行的山脉,硬是将本就狭长的地峡显得更加苗条,所以,借助天然山体的掩护,在山头与山头、山头和海洋之间修筑短墙,呈断续式分布,完全可以省却好大一笔花费。

这样一来,城墙被分成若干段,有时候就没必要修在一条水平线上,布局上可以前后错开,有层次感,增强防御纵深,以空间消耗敌对方的锐气。

不过,最终实际如何,还要等进一步的考察报告送回来后才知道。

估计也就在这几天之内。

而且,考察团的建议也很重要,不是安抚军说了算的。

“安抚使,要不我亲自去一趟列门吧。”半晌,第六营营长胡海东提议道。

周敦吉望了他一眼,这个年轻的都尉,学院派代表人物,理论基础扎实,虽缺乏实践磨炼,但这次北上安抚就是一次弥补的机会,另又有着当前夏国最牛逼的夏侯侍从出身,只要不犯大错,未来必然前途无量,相比之下,周敦吉自己都不免有些黯然失色。

他定了定神,点头道:“好,我们安抚军正好也需要一个代表,将安抚军的要求与想法传达与考察团的人……记住,态度要好!”

“是,卑职必不辱使命。”胡海东敬了一个军礼。

“好了,收起来吧……”周敦吉摆了摆手,又指了指图纸,“收起来后,就放在厅里,保不准明后天什么时候还要用到。”

胡之阔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几个人一起帮忙,三下五除二就把所有七张图纸卷起,被胡之阔放到一个橱柜里锁好。

“安抚使大人,察干、纳琛、屈突完等一共八位头人我都已经联系好了,需要接见他们吗?”重新落座后,胡之阔忍不住问道。

察干、纳琛、屈突完等人,都是木刻草原亲夏势力的典型代表,其中有马匪头子,有中小部落首领,也有既是马匪头子又是部落首领的黑白大佬。

周敦吉的态度无可无不可,他更关心一点。

“他们可靠吗?”

“不敢说绝对,但,因为大夏,他们的日子比以往好过百倍,这是客观事实。我想,除非遇到自身和势力的生死危机,或者有人能开出更大的让他们无法拒绝的筹码让他们背叛,否则,他们都是可靠的。”胡之阔没有大包大揽,直接分析了一波,“另外,我们又不是让他们送死,跟我们混,他们的命能够卖出最大的价钱,而想要获得比与我们合作还多的利益,老实说,一般人还真给不起或者不愿意给。”

本来嘛,这帮人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人,即使全部背叛,对夏国来说,只能说是恶心,算不得什么沉重打击,其本身的价值与需要拉拢的代价不成正比,确实没什么人愿意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儿。

周敦吉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那就见上一面吧……就安排在三天后。”

胡之阔:“好的,我下去后就派人将消息通知到。”

“那你觉得,他们中,谁最合适到北边去,为‘列门边墙工程’打掩护?”周敦吉问道。

所谓的打掩护,就是让一个或若干个与夏国友好、与皿滋汗庭不睦的部落,到列门地峡与木刻草原接壤地区——也就是峡口放牧,充当看门人、迷魂阵等角色。

试问一般鞑靼人来到列门地峡附近,然后放眼望去,隔三差五就能碰到游牧着的“同胞”,这种身处“自己人”环境中的安心感,会使人有一种一切都处于控制之下的错觉,很容易打消人的戒心,基本上不会有人怀疑敌对分子会胆子大到就在隔壁列门地峡搞活动。

当然,这只是以防万一,这些部落更多的还是起到一个监视来往传令兵的作用,甚至都不会告诉他们为什么这么做,他们也不会知道夏国在列门地峡的动作。

即便他们有异心,也只能怀疑,想必以他们的脑容量,想破脑袋也想不到夏国的胆大妄为,而想要派人潜入列门地峡,真当军情局的人是傻子啊?

…………

听到周敦吉的问话,胡之阔想了想,说出来一个让人意外的名字。

“屈突完!”

“屈突完?”周敦吉惊讶的与他人对视一眼。

陈何更是忍不住道:“我还以为你会说察干呢!”

察干作为第一个与夏人接触并合作的木刻鞑靼人,在夏国国内的知名度颇高,陈何这个夏贸“老人”,对其的经历更是耳熟能详,据他所知,这家伙一直表现良好,怎么看,像这种“知根知底”的老朋友应该更令人放心一些。

那个叫屈突完的,鬼知道从哪儿蹦出来的?

胡之阔却笑道:“察干此人,心思太多,又唯利是图,贪婪而狡诈,不讲信义,人品更是不宜高估,不可托付大事……反观屈突完,性格颇为直爽,有着草原人标准的热情大方,且野心不大,更重要的是,他和皿滋汗有大仇!”

“如果非要打个比喻的话,察干为狼,屈突完为犬。”

“守户之犬,正是合适!”

“能问问是什么仇吗?”陈何好奇心之下,追问道。

胡之阔面色十分古怪,他的这副姿态,反而更加助长了陈何的好奇心,乃至连其他人的好奇心也都勾了起来。

“夺母、夺嫂、夺妻、夺姐妹之恨……”

“外加杀父、杀兄弟子侄之仇!”

陈何:“……”

众人:“……”

特么太惨了,都有些不好意思幸灾乐祸了!

周敦吉尴尬一笑:“呵呵,那三日后,我可要好好看看……看仔细了。”

…………

夏二年,八月十日。

列门地峡的考察基本完成。

派驻站的气氛越来越紧张,一股大战将临的压抑感笼罩在每个人的头上。

斥候来报,鞑靼万户策万,率领三千骑兵(自带一个千人队,乐森关抽调守军一千,回草原后沿途陆续征召一千)已然离派驻站不足百里,可谓朝发夕至。

与此同时,夏国西南海外锡石岛码头,一艘外表看起来毫不起眼的海船缓缓驶离。

夏凡站在船首,一手撑在船舷上,眺望远方天际。

海天一色,白鸟翱翔。

他深吸了一口气,一时胸怀激荡。

这是他穿越以来,第一次离开大陆,也是第一次出远门。

这样的机会日后必将越来越少,他希望好好把握今朝,好好领略一番外面的广阔天地。

还有草原上那,热情奔放的妹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