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人心难测
作者:一介小民      更新:2019-09-01 16:05      字数:4011

成年人的思想,儿童的身体,连少年都不算,稍微干点超出年纪之外的事情,都会被当作神迹,算了,反正已经是神迹了,那干脆神迹下去,有师父挡在前面呢。

李铮没有先去查看神油,按照自己后世的认知水平,很容易判断出那可能就是石油,但是听完他们的讲述,一股莫名其妙的阴冷从李铮的后背升起,这种感觉后世多次出现过,最后一次出现时已经晚了,没躲过去,结果就到了现在这个身体里面了。

“小郎,你看,那么几个东西就换了这么多东西,可解决大问题了。”王伯兴奋的说道,随着饭食的改善,王伯的眼睛也有好转的迹象。

“做的不错,咱家可是轻易不会夸奖人的。小郎你是…..”何有老汉拍了拍李铮的肩膀。

就连师父,都是一脸的自豪感,自己的徒弟随便弄了点东西竟然就换了这么多东西,以这个年纪来说,这已经不能用厉害来说了,听闻何有的话,师父也看向了李铮,结果发现李铮一脸的严肃,就请其他人带着牛、驴去饲喂,把粮食等东西全部卸下来放二牛娘伙房那边去。

等只剩下王伯、何有、师父以及几个王伯说是可以完全信任的人时,李铮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而众人现在已经不拿李铮当作孩子看了。

“我们这次换了这么多大牲畜和粮食、盐,我没有想到,但是我第一感觉,这事不简单,总感觉有危险接近。”

众人极为惊奇,“这能有什么危险?东西好值钱,人家给东西换,很公平啊。”

“几个问题,我做的那个杯子并不好看,那个圆形的东西更是粗制滥造,而下去的这帮人一看就是穷人,掌柜的竟然拿这么多东西来换,还请他们吃饭,还留他们住宿,带来的那个贵人是谁?为何这么大方?”

“小郎多虑了,贵人到处有,虽然现在比较乱,但是有钱人的生活我们不懂,他们对好东西的向往那真是一掷千金,眼睛都不在眨一下的。”一位壮实的大汉说道。

“呵呵,那您见过这么和气的贵人么?还亲自过来验货?一个区区盐店老板能轻易的请的动贵人?”

“哦……这个…….”众人也觉得好像有点问题了。

“王伯,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把圈里所有的人都登记造册,发身份牌,进山的口那严格审查所有没有身份牌的人员,并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得建立一个专门的招待院子接待那些非圈里的、没有身份牌的人员。”

众人仔细思索了一下,相互看了一眼,一位看着有点瘦弱的老汉对李铮说道:“小郎,身份牌是什么?腰牌么?拿什么做?”

“用竹子做成方块,每个月做一个样子,做一十二种样子,但是不让人知道下个月是什么样子,每月底集中换发,所有牌子都做编号,人员进行分组,然后进行编号处理。”

一边说着,李铮拿过一张纸,在纸上用毛笔写了几个数字。

“这不就是你让先生们教那帮孩子的那个拐弯字么?”众人一见李铮写的字,惊奇的说道。

“对,我们需要把数字做分组,看,这么分。”李铮说着把一组十个数字做了分割,并一一讲解给众人听。

众人听完李铮的讲解,恍然大悟,“我这就安排靠的住的人干。”

说干就干,王伯派人跟着李铮去单独做了一些东西,用铁水浇筑了出来。

很快,成批的竹条被送进了一个单独的房子里,李铮带着王伯派的几个可靠的人一头扎到里面忙了起来,除了吃饭都不再出来的。

。。。。。。。。。。。。

“派人快马加鞭,把这个东西送过去,另外把这封信带过去,在那等着消息,有消息了就赶紧回来。”河洛大城里一个宽大的院子里,一位白衣青年人对着几个装备停当牵着马的信使说道。

众信使一言不发,对着青年人施礼后转身牵着马走出了院子,翻身上马,很快消失在道路尽头。

“都清楚了?”青年人一边前行一边问着身后的一个麻衣人。

“都清楚了,找了个人,对那边的情况一清二楚,您就放心吧。”麻衣人说道。

“好生款待,我最见不得人受委屈。”

“是,您是个大善人。”

一群鸽子从河洛大城的一个角落飞上了天,在天上盘旋着……

“咦?这不是王秀才么?秀才公,您这是干什么去啊?”

“哼,本书生要下山过活去,不再在这穷山僻壤生活了,你等可跟我下山?”

“哈哈,你手无缚鸡之力,靠什么养活自己?”众人哄堂大笑。

“尔等愚民,且等着吧,等我衣锦还乡…………”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秀才渐渐的远去。

做完牌子的李铮,把一些数字记录在纸上,交给了何有,并对何有一一讲解清楚。

“小郎做事倒是坦荡,咱家喜欢。”何有收起了纸张对李铮说道。

“没有什么可隐瞒的,只要大家能过好日子,吃的饱穿得暖,安安全全的,我就知足了。”

“说的简单,做到可难,咱家就等着你让大家吃饱穿暖,可别忘了,你答应人家等他们回来天天有肉有酒的,否则一人一巴掌你可躲不过去了。”

“我既然说了就要努力去做到,做不到挨巴掌也认了,对了那么多菜怎么处理?”

“晒干菜留着冬日食。”

“现在有盐了,能不能给我分一些,我试着把这些菜弄点别的方式存起来?”

“你要做腌菜?”

“也算是腌菜的一种吧,我先试试,要不这么多菜都吃不完浪费了。”

靠近大河上游,李铮单独弄了一个宽大的房子住着,用竹子整个围了起来,并建了几个竹棚,这样守卫也不用到处跑了,一些东西李铮就直接在这弄了。

外表烧制出一层釉的,口部还有槽的大瓷缸被热水从里到外洗了个干净晾干,花椒、大料、盐煮水冷却,新鲜的豇豆、嫩姜、芹菜等蔬菜清洗干净晾干,被一一放入大瓷缸里,一层菜,一层盐的码放进去,放满后,盖上了一个倒扣的盆,在槽里倒入了凉开水,放在棚子下面。

拿了十几个鸭蛋、鸡蛋,李铮先把一堆用谷糠、石灰、盐、草木灰、黄土等搅合均匀,把鸭蛋放在里面滚匀,用竹叶包裹起来放在一个小坛子里;把盐放入水中煮开放凉,倒入坛子里,把鸡蛋放进去,上面用几片竹子压住,盖上盖子,都放在棚子下面。

王铁匠经过不断的实验,终于在一根不长的钢棍中间钻出了一个圆孔,拿给李铮看后又在李铮的建议下想办法把中心孔弄得光滑拿了过来。

李铮往管子中间填了一堆的火药,砸严实了,顶在两块大石头中间,又压上一块大石头,这才插上引信点燃,赶紧躲了起来。

“轰!”一声巨响,一股浓烟冒了起来。

李铮和瓦罐、二牛探头看了过去,盯着的大石头已经被炸飞了,走过去找到了铁管,惨不忍睹,口部已经开花了,李铮摇了摇头,把铁管拿了回来,扔进炉子里再次烧熔。

篾匠给李铮编织的小筐非常细密,李铮试着用鸡蛋清滚了一些火药的小圆球,很均匀,晾干后试了一下,非常不错。

一架水车架立在上游,吱吱呀呀的转着,水车上的竹筒不断的把水提到高处倒下,通过架设的陶管引入了高地,浇灌着田野里的庄稼,地里的谷子、黍子、小麦、豆菽、高粱、都长势喜人,大片的苎麻、黄麻、青麻、亚麻长的是郁郁葱葱,今年看来是个丰收年。

现在不管李铮搞出什么新鲜东西,圈里的人都已经见怪不怪了,都觉得这才是正常的,而憨憨每天除了去山里捕猎外,没事就在整个圈里溜达,所有人看到憨憨都跟他打招呼,只是这畜生根本就不理人。

日子就这么平静而充实的一天天过去了,李铮所担心的危险也没有出现,渐渐的大家都放松了下来。

按照王伯的吩咐,王铁匠给所有的守卫都打制了新的刀,铁浇筑的箭头也做了一些,只是弓箭不给力。

有了大量牛的加入,又开垦了大片的荒地,没有足够的种子,就先翻耕了放着。

李铮试制了几辆可转向的四轮车,车底还用了薄铁条做减震,轮子也是浇筑的辐条金属车轮,现在正在矿区和冶炼区之间往来拉东西,简易的土路已经连接了各个作坊。

几个实心的大铁辊子被组装了起来,虽然是手工摇动,但是在李铮做的几个大小不一的齿轮连接后,却可以很轻松的转动起来,浇筑出来的铁通过实心铁棍子的挤压后变成了厚薄均匀的一整块铁板。

一个可以鼓出一大股强劲风力的木制装置静静的放在院子里,王木匠只是按照李铮的图又陆续做出了一些放在院子里,另外做了几架奇形怪状的东西,一根木轴,一根铁轴,铁轴在上,木轴在下,木轴装了个曲柄,摇动时两个轴方向相反的转动着。

人们开始往靠河沿村这边积聚,按照新的布置图,一排排崭新的砖房成行成列的出现在人们的眼前,窗户都装上了玻璃,也盘了火炕,砌了灶台,按照先来后到的原则,陆陆续续的都住上了人。

纺织作坊也开始生产出了麻衣和丝绸,随着各种麻的收获,河边挖的水池沤满了各种麻,而收获的麻籽,除了留出足够来年种植的种子外,全被李铮榨成了油,送了一部分给二牛娘负责的厨房,并且嘱咐每次少放;剩下的油李铮做成了一种肥皂,做肥皂剩下的一种像油的东西被李铮小心的收集存储起来。

当地里的粮食作物开始收割时,那些可以吹出强劲风力的机器让所有人大开了眼界,轻轻松松的把粮食里的糠给吹除干净。

此时李铮养殖的鸡鸭也有了上千只,猪也繁殖了上百头,不得不扩大了养殖圈的范围。

几个巨大的按照李铮画的图,经过王伯等确认的巨大谷仓开始往里装粮食,所有能动的人全一起往里背着粮食。

成熟的棉花摘了一大堆,那几架奇怪的可以相互反转轴的机器在李铮的示意下转动起来,棉花和棉籽很容易的分离开。

当秋收结束时,所有人在广场上举行了一次隆重的庆祝活动,上万人的聚餐,一溜的灶台,热气腾腾的蒸笼蒸煮着一种李铮新发明的吃食,李铮指挥大家宰杀了大量的土龙,还宰杀了一些鸡和猪,各种美食不断的给众人端上桌子,并且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品尝到了一种黑不溜秋的蛋和一种非常好吃的咸蛋,一种酸酸的腌菜吃的众人胃口大开。

何有举着个新烧造的玻璃杯,里面盛着他的杜仲茶,来到李铮身边:“你不错,超出我的想象,是个人才,看来巴掌不用挨了。”

“这才是刚开始,我希望来年能有上百个这么大的谷仓,有几千头猪几万只鸡,甚至我都想把这片河给拦起来养很多很多的鱼。”

“放手去做,我要看看你这妖孽还能有多大的本事。”师父走过来说道。

“师父,你又说我妖孽,我要是小妖孽,那你成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