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人类之所以来到火星
作者:鱼中飘雪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467

第七十六章 人类之所以来到火星

http://html. 欢迎各位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热门的连载小说尽在!

相对于火星克隆人的有限寿命,火星自然人类的生存时间会长的多,但是由于不能离开火星现代医疗技术的支持,自然人类一旦离开火星,可能就会由于疾病或者其他原因而丧失生命的无限。但是火星克隆人则不同,他们的寿命限度是被基因技术改写到其生命干细胞中的。所以火星人可能会老,但不一定会走向死亡。克隆人则相反,可能会死亡,但是却不一定会衰老。

火星社会的高福利虽然并没有造成一个公平的社会,但是至少形成了一个在财富分配上相对公正的社会。因为没有一个火星上的亿万富翁可以将巨额财产遗传给后代,也没有人获得财富后奢侈浪费。火星人的社会观念里就认为,个人财富到达一定程度,就不再属于私人劳动所得而应该属于社会公共财富,因为社会可以利用这笔财富创造出更为进步的生产力。火星上没有过大的房子,也没有过分奢侈的消费品,包括火星的缔造者刘元在内,他们拥有的过多社会财富并没有成为个人私产,而是被投入了促进科技进步的公共事业之中。

正如刘元所说的那样:“人类之所以来到火星,并不是为了享受生活的安逸,而是想要探索未知世界的神奇。”因此很多自愿迁徙来到火星的公民,并不是为了享受优越的生活条件,而是为了享受到火星高科技所带来的生活方式。或者愿意投身到高科技研发的事业之中去。换言之,火星并不像是一个富翁聚居的高档社区,而像是一个简单高效率的大型高科技公司的员工宿舍,而这个背景中的公司就是巨大的跨星际贸易的赛因斯公司。虽然赛因斯公司的缔造者投入的资金在今天看来几乎微不足道,但是高科技迅速发展所带来的生产力进步造成了这座行星的高度繁荣,而因此使得刘元滴水的投入形成了大洋般浩瀚的产出。再加上后来的每一代火星人都不断地投入自己的精力和财产来建设火星,因此火星社会的繁荣虽然看起来是一个奇迹,但也是一种高科技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每一位火星公民都没有将火星社会视为各种私人财产的集合体,而是看作社会公共遗产。就好像赛因斯公司缔造者刘元当初所宣称的那样,赛因斯公司属于全人类,是地球高科技的结晶。而赛因斯公司谋取社会公共利益的企业文化,很久以来也明显影响了火星社会观念。也就是说火星更像是赛因斯公司的延续,当一个公司的业务越来越趋向于包罗万象,资金越来越庞大,甚至于可以进行星际贸易时,那么占领一个荒芜行星,建立起更加有利于公司经营的公共设施,是一种生存竞争的必然选择。

也可以那么说,地球社会的高科技力量需要一个更为适宜发展的宽松环境,因此聚集在赛因斯公司的周围来到了火星。而火星时代的高科技发展的需要,迫使火星选择了高福利的社会体制。可以那么比喻,所谓火星社会,就好像是地球时代的美国硅谷别整体迁移到火星一样。为了避免高科技发展的高投入和高风险,火星人选择了集合全社会财富和全社会分担竞争风险的社会机制和财富分配方式,而后来的实际运作也证明了这一运作方式相当成功。

<!--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