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小山村的离奇故事离奇人
作者:陈梁兮兮      更新:2019-08-20 18:08      字数:6028

在江西省山林深处有一个叫静安的小县城,距离县城比较偏远的地方,有一个叫周家村的小村庄,村庄两边一条溪,一条沟围绕冲刷而过,使得站在山顶高处看去,周家村整体地形就像一条小船。

既然叫周家村,自然是以周姓为主的人组成,如同其他江南小村一边,周家村位处地理边远之处,周边山山连绵,但都是一些小山头,山头上长满各种树木,山下小片梯田,村内居住的人们靠山吃山,所住的房屋都用木头造成,所吃的粮食靠山下梯田也能供足,因而村民们安居而乐,邻里之间少有争议。

当然像这种江南小村在江南之地肯定到处都是,村村各有不同,又各有千秋,一般来说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称道的地方。

然而,周家村不同的地方,是在周家村下游有个李家庄,李家庄下游又有个郑家庄,奇特之处是不管哪朝哪代,在任何正史或者野史记载上上,任何兵灾都没有进入过李家庄,最多只是在郑家庄庄前进入李家庄的那条唯一小道前停止。

这条小道只是通过一个小山坳的山路,名字叫山坳,地势不高,视野开阔,仅长了些杂草,也没有什么险要可守的地方,按现在的说法,修好路后开车油门一踩,连挡都不用换就过去了。

但奇特的是,按村里老辈人的说法,没有听说过郑家庄以内出现过兵灾和土匪,而且郑家庄以内甚至没有听过有过地主,没有人能解释原因。

唯一的说法是,老辈人听他们的老辈人说,郑家庄以内有神仙,神仙保护着这片地方,当然这说法有人信有人不信,但是郑家庄内没有兵灾、土匪和地主确是所有人不得不信的事实。

有点扯远了,回到周家村,周家村人靠山而居,耕田吃饭,时不时还能上山采点野果改善生活,至于野味好像也是据说是因为神仙保护的原因,少有人能弄到,也不知道真假。

当然虽然说不富裕,但也是丰衣足食,没有兵灾、土匪、地主,算是一个世外桃园之地了,村民们安于现状,但总有想要飞出去见见外面世面的年轻人存在。

民国时期,民国几年不太清楚,这周家村出了个叫周能的人,家里比较富裕,送到县城读过几年私塾,听私塾教师讲了讲外面的世界怎样的多姿灿烂,把周能年轻好奇之心吊了起来。

趁着年轻,周能没怎么考虑就热血沸腾的向家里提出,要出去走走见见世面。

民国时期虽然小县城、小村庄内比较平静,但是外面各方军阀你来我往,枪来炮去还是比较频繁,家里父母想都没想接给直接拒绝了。

当让人惊讶的是,一直以来在家里摆出个斯文孩子的周能,在父母面前来了一出单手碎石,还拿着家里的柴刀耍了一套把式,唬住了父母,半推半就之下总算是勉强取得同意。

但不论父母如何询问周能,周能都没有透露自己学把式的事情,实在被问得烦了,只说是“鳌古”教的,其他的,则非常坚定的闭嘴不说,问恼了,就说是传授师父交代不可透露,就再也问不出任何信息。

取得了父母的同意后,周能就开始做出远门的准备。

周能虽说一时的激情,仗着身手有所依仗,闹着别扭打定主意出去见世面,晚上独自想想有点害怕又有点不舍得家里父母。

但是年轻人好面子,闹腾下来的事情自己又反悔估计也做不出来,就磨磨唧唧收拾着行李准备出门,临到出门时,家中父母各种哭啼不舍的。

村里面亲朋好友知道消息的,也都来送送,大部分都是好说好话的交代,个别来看热闹吹冷风的,即使如此也未必是心存恶意,弄的周能心情也是七上八下,激动中带着小小退怯心理,好在勉强控制了情绪,一番交代后背包而行。

出行前,周能父母隐约见到周能似乎特意向一个特定的方向抱拳躬身行礼,本想问问,但随即被离别的情绪支开。

周能走时,并没有特定的方向,和特定的目的地,在那个通讯十分落后的年代,走后的数年内,周能都毫无音讯。

偶尔有传言说被土匪所劫,又有传言曾有人见到他其身披军服,腰挎大枪,胯下骑一青色大马,打头率一众大兵急急而过,甚至有人传言曾远远的看见一人在某地及其像周能,但是竟然是在讨饭,所见之人本想凑近细看,没想那地繁华众人拥挤,等他过去后已经看不到人了。

周能的母亲听得各种消息是一会高兴一会痛哭,激烈的情绪转换之下,被弄的得了几次大病,好在这周能还有一个弟弟,也没有绝了周家的香火。

周能的父亲后来干脆对村民们多次交代,不论有周能的任何消息,都不要在他母亲面前提起,几年后,潜移默化之下,周家村也就慢慢淡化周能的事情,周能家也当这孩子生死富贵自有天命,一心带好二儿子,当然逢年过节免不了一番唏嘘,一番念叨和一番挂念。

话说这周家村一带依山靠水,村民安居乐业,但是不论哪个地方哪个环境,天灾人祸总是避免不了,这人祸按这地方老辈的说法是有神仙保佑不太存在,但是这天灾神仙也有保护不了了的时候。

周能走后十多年后,一场往年应该是细雨绵绵的梅雨季节变成了狂风暴雨季节,连续一个多月,淹没了水田,泡死了水稻,冻死了大部分的牲畜。

雨停了两月后,本应该是存粮吃光,新粮下来交替的时间,尽管村民们已经非常的节省,甚至杀光了所有的牲畜节省粮食,但实在是有出没进的,家家余粮基本都见底了,这下一股恐慌笼罩着这一带所有的村庄。

好在这地也算江南水乡,余粮吃光了,就挖野菜,野菜吃光了开始啃树皮,能啃过的树皮也快扒光了,这下有熬不住的吃上观音土了,胀死几个。

就在这一带的村民们开始算计着逃荒的时候,一个老疯子竟然到处叫唤着,说他可以带着郑家上游一带的村民们上山弄点野货,能够熬过这段时间。

听到这话,村民们突然想起,这疯子是周家村上游一个极小的村里的。

这个村子以陈姓为主,二十来户,百十号人,男人们大多在外干些木匠、篾匠、地仙之类的手艺活养家糊口,女人们倒是在家种地养娃。

因村里面男人们一年到头大多出门在外,整个村子和下游的人来往不多,而且不像下游的村庄那样叫什么周家、李家、郑家之类以村名主姓命名村庄,非常奇怪的叫做聚仙洞。

老疯子开口说话,说能带着郑家上游一带的村民们上山打野货,度过这粮荒,村民们突然想起这老疯子来自聚仙洞。

随后村民们猛然之间好像感觉到这周家连着下游一带尽是听说饿的惨兮兮的事情,而这聚仙洞即使在这大灾的时候好像平静的不同一般,好像这大灾对聚仙洞的村民们毫无影响。

听到老疯子的话,这饿疯了也就有人相信了,但是突然之间把命交给这疯子的事情估计一般人也没法做到,不信的还是大多数,但还是慢慢聚起一群准备逃荒的人,观望着看着这老疯子还能说出什么东西。

周能父母自周能走后带着周能弟弟过日子,平常之间和周家村其他村民们一般上山下地劳作,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尽管比其他村民更加辛劳,家里比较富裕,也仅是在这周家村内和其他村民对比,这大灾之下也同样家中粮食颗粒无存,而且家中周能弟弟头几年还娶妻生子,正指望着开枝散叶,没想遇到这种天灾,大灾之后孙辈天天饿的嗷嗷直哭的也是常有的事。

奇特的是有点怪事,家里不知什么原因,孙辈饿上几天就时不时有点野味被丢进屋里,能够让一家人熬上一阵。

这事要放在平常时节肯定要大事宣扬,但在这灾荒之年就能保密就保密了,当然在这个特殊时期的特殊情况,有这种想法和做法,也就不能用大义什么的来评判。

尽然有点奇事,周能父母一家也仅仅是饿不死的状态,一家人私下认为是神仙保佑,但这神仙保佑的事情实在没谱,万一哪天神仙打个盹,自己一家人就只能干等饿死,家人一合计,保险起见也就准备和村民们一路外出逃荒一阵。

这老疯子说能怎样怎样之后,周能父母也在这不信的人群当中,正观望着这老疯子还能说什么东西时,没想到这老疯子一句话说完后也不多废话,在人群中看到他后,直接走过来说了句话。

“你家娃还在长身体,要多吃点肉。”

周能父亲听了直接一愣,旁边一干村民们则是一起有气无力的哄笑起来了。

有取笑周能父亲的,说你家孙子是富贵命,米饭吃不上可以吃肉嘛。有取笑老疯子疯话的,说老疯子不愧是老来疯,这米饭都吃不上了,还要吃肉。还有读过几本老书或者听过几次评书的,说这赶上刘备的儿子了……

村民们这取笑之间,老疯子是一言不发,没想到周能父亲愣完之后却先对老疯子非常恭敬地说道。

“听您老人家的。”

然后再对众村民说道,

“父老乡亲给我个面子,先听老人家的说法。”

这正准备看笑话的一干村民听到这话,顿时惊的哑口无声,面面相觑,一片寂静,有反应快的村民,在惊讶之后,问周能父亲说,这老疯子疯言疯语也就算了,你怎么也跟着疯上了,不会是饿昏了吧……

周能父亲撇开同样准备拉他的媳妇,正准备考虑怎么答话时,老疯子接上说,今天来上几个机灵壮实的人跟我上山,明天大家吃个饱饭,说完后不再多说话,只是等着村民们的反应。

周能父亲一看赶紧接着说道,各位父老乡亲反正就算出去也不急于这一天,大家就当是相信我一次,去几个人,明天要是真能吃个饱饭,自然会相信老人家所说的话了。

村民们一想也是这样,当然更多的是从周能父亲的日常信誉角度出发,老疯子暂时不用考虑……

村民们想着这周能父亲也不是胡乱说话的人,而且说不定哪天他大儿子没死飞黄腾达回来,还得多多依仗,跟上老疯子跑一次山头算不了什么事情,而且现在还能卖个面子给周能父亲,以后指不定有什么好处,何乐不为呢?

这么一想,有些个机灵壮实的,还没被饿的走不动的人就跟着老疯子走了。

老疯子点了七八个人直接带走,走前甚至没跟周能父亲说话,好像理所当然,周能父亲还恭敬的行礼让老人家走好,再次让一群村民惊讶的很,惊讶之后众人闲聊一阵也就各自散去了。

周能母亲本想当时就问他当家的,被周能老父当时给制止了,回去后还没进家门,又再次忍不住问怎么回事,周能老父把她拉扯进家门,大门一关,小声说,他就是“鳌古”,家里野味应该是他给的。

周能母亲听到“鳌古”两字没想到其它的,但是听到说野味是他给的,也感到非常惊奇,嘀咕着是不是自己以前给过这老疯子施舍过几次剩饭剩菜之类的,这老疯子还会报恩?

周能父亲一听这女人还没反应过来呢,再次低声说道,家里老大走之前说他师父叫“鳌古”,你忘了?周能母亲听后愣了愣,想了想明白了,原来还是自己家老大的事。

正要开心,又有点惶恐,似乎在回想着是不是什么时候赶过老疯子,或者说过老疯子之类的话,连着老疯子,又想起老大至今生死不明,眼泪又流了下来,又想着叨念老大的事,看周能父亲毫无办法。

次日傍晚,在周家村民们一脸饿相、连带着焦急的聚集在一起胡思乱想各种可能,加上上山青壮家里老父母急躁不安的时候,山上一青壮边吼叫着边往山下跑着说,晚上有肉吃了,赶紧架锅烧水!

村民们没等青壮下山,一群人呼啦呼啦的涌到上山路口,七嘴八舌的各种发问,有问有没伤人的,有问弄了多少山货的,有问都是什么山货的够不够吃之类的……

周能父亲原本故作放心的在安慰着村民,这时听到有人下山,也顾不得什么,拉开其他人,挤进去,一把抓住被其他村民问的不知道回答谁的问题的青壮说,鳌古人没事吧。

其他村民见周能父亲问话,想着这事可是周能父亲一力担着,也不再发问,青壮这时也反应过来,拿瓢灌了通水,然后回答说,你说老疯子吧,人都没事,疯子带我们上山下的套,弄了好几个几百斤重的野猪,够大家吃上一顿的,我先来报信,让大家烧水准备,再叫上些人去山上扛下来。

周能父亲听后,也不作姿态,直接说谁谁家的锅大,去烧水,谁家去磨刀,谁家去准备柴火,谁谁拿着扁担绳子之类的上山接应。

周围村民一是乐的,二是想着这事还得周能父亲主着,也就听他安排,散开着各自按周能父亲说的干事去,周能父亲则独自一人仍留在上山路口候着。

支好锅,劈好柴,磨快刀,一切在兴奋激烈中准备妥当,一村人只要是能动的不分男女老少,都在在肚皮哄鸣声、口角流涎下聚集到上山路口,陪同周能父亲等待着山货大军的回来,一片嘴巴吧唧之声连绵不绝……

……

按村里规矩,操刀人等放掉一挂村里原来一家人准备娶媳妇用仅存的一挂鞭炮后,下刀、去毛、剥皮、除下水、下锅,没有多少盐、村里自己留的辣椒还有少许,一并放入,水一开,肉没烂,村民们等不及,摆好野猪头敬完天,先后给老疯子和周能父亲端上一碗肉吃后,男女老少蜂拥而上。

尽管在村里赤脚医生的一再制止下,仍有不少人撑得的第二天上吐下泻,好在没人撑死。

随后的几个月内,老疯子定时带人上山弄山货,村里订好规矩怎么分配,多的时候一部分外卖买粮,一部分自己留着吃,少的时候多弄点汤汤水水,整个村子没饿死一人,反而鼻涕娃娃之类的比平时吃肉还多,个个红光满面,胖胖乎乎,一村人熬过了这青黄不接的时期。

至于村里人一直问老疯子为什么别人上山弄不到山货,而就单单他能弄到,为什么老疯子为什么不靠这个发家致富,又问老疯子从哪学来这些个本事,能不能教村民们,还问周能父亲为什么这么相信老疯子,是不是和他有什么亲缘关系……,都在老疯子和周能父亲的一齐沉默下不得其果。

新粮收割,大汛过后土地大肥,当年粮食大丰收,没等周能父亲张罗,周家村村民们自发组织卖掉部分余粮,烧了一顿好酒好菜,感谢老疯子大恩,老疯子也没推卸,但在酒席上也没有多说话,有菜吃菜,敬酒喝酒,一顿饭结束前,大叹一声说:

“救人而杀生,有功亦有罪,当以此余生赎之。”

后再说:

“当封山,以养万灵!”

陪酒的众人有的听清了,大感老疯子之恩,但对后面那句话既不明白也不相信;有的没听清,还想着让老疯子传一手弄山货的本事,但在其他清醒人的阻拦下,倒也没弄出什么差池来。

周能父亲也在坐席之上,因为想着好好照顾老疯子,没怎么喝酒,把老疯子说的话记得清清楚楚,但是同样没敢问原因。

从那之后,这周家村村民们见老疯子是毕恭毕敬,周能父亲则是简直就想把老疯子当成自家老人来养,老疯子一直没同意。

老疯子则是和往常一样,以前叫疯来疯去,现在则叫神龙见首不见尾,没人知道他住哪,在哪吃、在干什么,只是偶尔有人在山林深处,在稻田河边曾经见到老人急促的身影,还是一如既往的疯言疯语,而且不管怎么前去问好都不太搭理……

原来曾经随同老疯子一同上山弄山货的青壮们,本以为跟着老疯子学到了一些本事,也想着弄点山货换点钱改善生活。

但是没想到不论怎么照着老疯子当初在上山操作的方式去弄,怎么也没有任何收获,回去和村民们一说,有人想起说老疯子曾经说过要封山的话,即使不信也不知道原因,但事实就在这里摆着,从那以后也没人再去想着上山弄山货之类的事情。

也在从那以后,这一带村民们更是将老疯子当神仙一般供着,老疯子也逐渐老去,村民们见他的时间倒是越来越多,好在这一带村民民风淳朴,感恩之心一直存在,见他病了有人送去看买药,饿了有人端饭,冷了有人送衣……

让人疑惑的事,老疯子虽然是上游聚仙洞的人,但一直不去本村停留,让村民们一直惊讶而感气愤,偶有有人想去聚仙洞说说,但都被老疯子制止,只是一直说另有其他的原因不让村民去聚仙洞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