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一鸣惊人
作者:唐氏地主      更新:2019-07-31 13:09      字数:4263

李泰旭发现,李治是个非常粘人的小家伙,很聪明,但或许是因前面有俩同胞兄长,一个贵为太子,一个聪慧过人,俩人都很受李世民器重,便显得他不显眼了。长孙皇后平日忙着打理宫中事务,身体又一向不好,跟前还有几个女儿要养(例如一出生就丧母的豫章公主),去年生了最小的女儿(后来的新城公主)后,便一直病歪歪的,故此,更是无法管教李治。

一个缺少母爱的小家伙。李泰旭暗暗叹气。怪不得李治会冒天下之大不韪与大自己四岁的小妈发生纠缠。

“堂兄!”李治依偎在李泰旭身上,一双大眼睛萌哒哒地看着他。为了表示自己的亲近,他干脆这样称呼了,李泰旭纠正了几次,他振振有词地道,你我是同宗兄弟,难道喊“堂兄”不对吗?还让李泰旭唤他小名,李泰旭哪里敢?若是真叫了,还不得被人喷死?

“你说,小蝌蚪是不是太傻了啊,到处认娘!”李治不屑地道,“我就不会认错自己的阿娘。”

李泰旭摸摸他的脑袋,随即一愣,忙放下手,搓了搓,嘿嘿,高宗皇帝的脑袋啊!“咳咳,这个故事是告诉我们,看事情要全面,切忌一知半解。哦,我这里有首打油诗,啥叫打油诗?就是俚俗诗体,不讲究韵脚啥的,朗朗上口,就算是不识字的农夫也能听懂。晋王殿下听着啊。蝌蚪找亲娘,奔走询问忙。只缘执一体,再三认错娘。莫笑蝌蚪傻,人亦有如此。认识不全面,好心办坏事。”

众人听着,的确是浅显易懂,但颇有道理。

李泰旭眼珠一转,笑道:“晋王殿下,其实您可以将这些故事画成画,一个情节画一幅,然后附上文字,这样,更利于识字,比如给您的妹妹们看。”

李治眨眨眼,拍着巴掌大笑:“这个法子好,我就给兕子她们讲故事了。堂兄,你怎么懂得这么多,不是说你上个月醒来什么都忘了吗?另外,这些故事是在哪里看到的,我怎么没听说过?是你们的藏书吗?”

李承乾在旁道:“前面说的狐假虎威是出自《战国策·楚策一》,掩耳盗铃出自《吕氏春秋·自知》,买椟还珠出自《韩非子》,至于其它就不知了。”

“啊,长兄也没听说过吗?您回去考考孔祭酒他们,他们不是博学多才吗,说不定能找到出处。”李治给李承乾出了个主意。他每次到东宫找李承乾玩,都听到那些太子师们把自家长兄训斥得一文不值,这不许那不能,不按着他们的要求说话行事就是不对的,让他在一旁听着都心惊胆战。暗道,幸亏自己是老小,若早在长兄前面出生,那不得过得比长兄还惨?

呵呵,看不出来李治也挺腹黑的嘛!李泰旭暗戳戳地想。好像有几个故事来自《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奴隶伊索搜集民间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而成。按照如今的传播速度,就算是大唐博学多才之人,恐怕都寻不到出处。他得意地挑挑眉,突然生出几分兴趣,凑到李治耳边低声道:“晋王殿下,刚才那些故事您都记住了吗?您去请教那些大儒时,可千万不要把我泄露出去哟,不然,我祖父阿爹肯定会训斥我不务正业。”

李治拍着胸脯连忙作保证:“堂兄尽管放心,稚奴一定会保守这个秘密的。不过,堂兄,你那些故事是从何处看到的,长兄读了那么多书,怎也不知?”

李泰旭心虚地笑笑:“这个嘛,你也知道吧,前几年我不是糊里糊涂的吗,好像那些故事都是在那期间看过或听过的,反正我一清醒,脑袋里便装了不少乱七八糟的东西。甭管如何来的,反正都挺有趣不是?”

李治撇撇嘴,叹口气:“若是天天能听堂兄讲古说今,日子也没那么难捱了。”

李承乾拍拍他的肩膀,笑道:“稚奴是嫌宫里太闷?不是有那么多宫人陪你玩?让大郎到王府陪你必是不可行的,但是,你们可以书信来往啊,若是有暇,你也可以到李府去拜访。”有一会儿,他也想过是不是让李泰旭当李治的伴读,俩人年纪相差不大,看着也颇为投缘,但随即一想,李泰旭作为陇西李氏范阳支三房的嫡长孙,必是极受重视。皇子们的老师虽说都颇有学问,但世家自有自己的教育方式,相比皇家子弟有过之而无不及。李治四岁封王,便搬离了皇宫自个儿过日子,只是每日还是要进宫读书。

李治眼睛一亮,点点头:“是啊,我怎没想到呢?堂兄,以后我去找你玩,你不会拒绝吧?”他眼巴巴地瞅着李泰旭。

李泰旭温和地道:“这几日倒是有些空闲,但平日功课比较紧,如果晋王殿下要找我,可以提前派人知会一声。”

一同离开大兴善寺,分手时,李治仍是频频回首,不停地与李泰旭挥手作别。

回到李府,李幸、王彦屏退下人。李泰旭端着茶碗笑盈盈地道:“九叔和表兄是想问我为啥不迎奉太子反而对晋王殿下亲近?”

二人点点头。作为幕僚,他们有责任更正提醒李泰旭的言行。

李泰旭淡淡地道:“奉承太子殿下的人多的是,我何必去锦上添花呢?咱们这些世家,谁都不必去迎奉,只一心忠于当今圣上就行。谁当太子,谁继承江山,与咱们何干?不偏不倚,不依不靠,这才是最最稳妥的。”他当然不会说,再过几年,李泰就会和李承乾争夺储君之位,又是几年,李承乾被逼得造反,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最不被看好,李世民压根儿就没当成接班人培养的李治却是最后的获胜者。李承乾被废,牵连了多少人啊,咱撇开关系都来不及怎么还会自己凑上去找死?

“大郎深得中庸之道,如此想便好。但是,大郎若是欲交好晋王,还是须向叔父禀告才好。”李幸委婉地道。与皇室结交,可是一桩大事,即便晋王如今才不过六七岁,但也得千万谨慎。

李泰旭尚未料到不过是几个小故事,掀起的波浪会如此大。故事浅显易懂,但意义却发人深思。李承乾的那些老师们搜遍了脑子里囤积的海量书籍,都没听说过“农夫与蛇”等典故,又不甘心地查阅宫中的藏书,也没发现。拍胸脯保证不会泄密的李治一时得意忘形,将李泰旭供了出来。

吏部侍郎李文州的嫡长孙,不是听闻前几年突然变愚钝了吗?有人疑惑,直接寻到李文州和李勋泽。

因为已及时汇报,所以李文州和李勋泽都知道李泰旭和李治在书信来往,也并未放在心上,只是叮嘱不可交往过密。

“哦,典故?或许是吾家旭儿从哪本书上看到的吧!”李文州抚着短须,摇摇头,“这孩子啊,上月脑子清醒过来,发现以前所学全都忘记,便拼命地读书。哎,家中儿郎勤奋好学本是好事,但他一个月不到,居然就把《孟子》《尚书》《周易》《大学》《中庸》《老子》《诗经》等倒背如流,且还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某既欣慰又担心。所谓贪多嚼不烂,遂让他暂时停一停,将所学认真领会。呵呵,却不知这孩子闲不住,听说现在开始阅读《史记》,某与他阿爹也劝过他,他却道:‘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说得倒是有几分道理,也只得由他去了。”言语中,颇是得意。

父子二人是统一了意见的,所以回答也差不多。只是李勋泽多透露了一个消息,他的儿子已经开始自学《周礼》,还说,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除了书法和算术,其余皆已忘记,所以更得好生钻研。

在旁的人无不暗暗腹诽,这明显就是在炫耀不是?才多大?九岁吧,就已经开始读《史记》学《周礼》。不过,历史上的神童大有人在,比如七岁为孔子师的项橐、两岁即能背诵《魏史》的东方朔,六岁能文的刘孝绰,四岁诵诗赋一日千言的阴铿等等。再说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据说,他家大郎以前不是聪慧过人么,但三年前突然就便平庸不堪,现在怎又变回来了呢?嫉妒李文州之人心中暗道老天爷不长眼。

中书侍郎岑文本笑盈盈地道:“李侍郎不必谦虚,某才从太子殿下那里得到一首诗,据说是侍郎家的小郎君所作,某甚是惊叹。”

众人皆问是何等好诗,能让岑文本都赞叹不已。

岑文本慢慢咏来:“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倒也工整,但若说多有人才却也未必。但是,你要注意,这是九岁的孩童所作,故此,当人面露失望之时,便有人立即提醒,并向李文州道贺。李文州矜持地摆摆手:“算不得好诗,这孩子真是,才学完《诗经》就开始舞文弄墨,也不怕贻笑大方。”

李勋泽则是如此回答好奇的人们:“诗者,小道也,非经世之能,偶作可怡情,却不可沉浸其中。”

却不知李泰旭当时为了这首诗可是绞尽了脑汁儿,不能要那些名作大作,要切合此时此地的场景,最重要的是不能让人怀疑,毕竟本尊只有九岁(还是虚岁)。想了又想,在李承乾浅笑的目光中,在李治期盼的小眼神下,终于想起了这首杨万里的《咏桂》。嗯,浅显易懂,相对直白。旁边一直替他提着心的李幸和王彦终于松了口气,经过大半月的相处,他们也看出李泰旭的不凡,但还从未听他作啥诗。

岑文本自幼聪慧敏捷,博通经史,十四岁为父申冤,辞情激切,由是知名。他又道:“某还从晋王殿下那里得到一封书信,内容是一则典故,且不论其出处,某却见那字颇有新意,充分吸收汉隶和魏晋以来楷法,既有虞学士之内含刚柔,也有欧阳学士之骨气劲峭,可以说是博采众长,极为不易啊!”

众人不解其意,略一寻思,不由震惊,难道又是与李侍郎的嫡长孙有关?

果然,李文州谦虚地摆摆手:“岑侍郎谬赞,不过是小儿胡乱涂鸦,能学到两位学士的一星半点便已是受益无穷了。”

若是李泰旭在,肯定会十分得意。能不博采众长吗?咱可是来自二十一世纪一千多年后!想当年,练习楷书时,老师想是咱学颜真卿的“颜体”,说容易把握字的个性,能练习搭配结构。等到有一定火候,转而学习欧阳询的“欧体”,说能帮你把握字体结构,章法排布。其后,再学柳公权的“柳体”,说其集欧体和颜体的长处,练习时可以帮助你回顾以上两种书体。最后,尝试赵孟頫的“赵体”,带些行书的感觉,笔势也更加灵活。反正,即便到了高中学习紧张,也会抽空练一练,权当换换脑子。所以,虽然最后也没成啥气候,但好歹是学经济中字写得最好的,历任女友都挺喜欢他的字,特别是某位学画画的女友,可惜人家为了艺术,再三权衡,还是决定离开他出国留学去了。

众人不淡定了,这时代,字可是名副其实的敲门砖,连忙让岑文本将那封书信拿出来让大伙儿欣赏品鉴。岑文本笑盈盈地从袖中拿出几页纸张。

李文州淡定地抚着胡须,口中却道:“让诸位笑话了,旭儿年幼,力道不足,虽日日临摹二王字帖,又揣摩欧阳学士和虞学士之书法,但总未得要领,还须勤学苦练啊!”

“李侍郎,你这便是太过谦虚了啊!久闻贵府小郎天资过人,奈何一场大病伤了神魂,此番苦尽甘来,必将成大器。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啊!”有人真诚地向李文州道贺。那书体虽略显生硬,但想到书写之人的年纪,便也能原谅了。最可贵的是,已经开创了新的书体,就算是写了一辈子字的人,也极少能做到,继二王之后,不过寥寥数人,远有钟繇、胡昭、蔡邕、张芝,近代有智永、欧阳询、虞世南,如此而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