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代师收徒
作者:分章不均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416

那人见李钰有点愣,便微笑着说,“我叫蔡齐,你识得我么?”。

李钰绞尽脑汁地想从自己那点可怜历史知识里找出这个名字来,可惜他又一次失败了,只得红着脸摇摇头。边上那几人见李钰连这乙卯科状元郎也不识得,都不禁摇摇头暗自叹口了气,许老夫子和邱先生在旁边更是急得真搓手儿,这李钰向来会来事儿,这会儿却又怎地这般糊涂了呢,不识得不会问问我们啊?那蔡齐见他这样也不生气,反而愈地高兴起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你做得很好。那你知道寇准寇大人么?”。

寇准寇老西儿?那他可是知道的,北宋名臣啊,他忙不叠地点头道,“寇大人是个大忠臣、大贤臣,天下人都知道的,李钰自是知道的”。

蔡齐听了这直白的推崇话儿出自一个十三岁的少年之口,那可胜过千万个马屁了。心里甚为高兴,直起身来仰天大笑,“说得好!先生一生忠君爱国,为国为民不辞辛劳,一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当得起这忠贤二字,现如今却为小人勾陷,远徙道州,令人唏嘘徒唤奈何。先生常说他为官数十载,上对得起江山社稷下对得起黎民百姓,唯一亏欠的便是这莘莘学子了,临行前便将毕生积蓄交于我,建了这所学堂。本来我曾想请先生致仕的故交好友来此料理,招聘先生,广招学子新办一所学堂,可见你们闻松书院校风严谨,先生们耿直敬业,甘受清苦,学子们也很团结上进,便改变了主意,和这几位老前辈商量了,他们也都赞成,决定将这学堂送给你们闻松书院,即便你们赢不了这场院考试,这所学堂也会送给你们。我想,先生知道了也一定会满意的,我相信你们也一定不会让先生失望的”。

“哦,这学堂原来是寇大人捐建的,李钰一定不负他老人家所望,奋读书,多学些本领,将来也象他老人家一样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事业来”,李钰挺着胸脯大声说道,他这话是自真心的,做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爱国情怀,民族大义那是刻在他骨子里的。

“好,好,先生听了一定会大感欣慰的,李钰,我问你,你愿意做寇先生的学生么?”,蔡齐忽然郑重地看着李钰问道。

“我、我只怕自己学业不精,又、又、又太过顽劣,会累了他老人家的名声”,李钰吃了一吓,做寇准的学生?他还真觉着自己配不上呢。

“呵呵!那你愿意吗?”。

“我、我愿意,我当然愿意,能做他老人家的学生,那是天下学子们梦寐以求的事啊,可他老人家会收我么?”

“哈哈哈!好!我想他老人家一定会的,那今天我就代师收徒,为先生收下你这个学生,哈哈哈”,蔡齐显得极为高兴,拉着李钰的手儿大笑不止。众人连忙上前道贺,进了后堂摆上香案,蔡齐端坐上,代先生寇准受了李钰的拜师之礼。李钰晕晕乎乎的,这就成了寇准他老人家的学生了?这,这怎么象做梦似的啊?一路傻笑着由蔡齐牵着手儿拜见寇准的故交好友。这李钰虽小却长得潇洒英俊,如玉树临风,几位老先生见寇准收了这么个聪明伶俐堪称少年才俊的学生,也都甚为高兴。

许老夫子激动得又哆嗦起来了,莱国公寇大人的学生啊,那是多大的面子啊,咱闻松书院也终于有了名门子弟啦。忽然想起什么,连忙起身对蔡齐说道,“蔡大人请放心,我等一定不负寇大人所托,将这闻松书院办好。我这还有个不情之请,能否请蔡大人这我们闻松书院题写院名、楹联”。

蔡齐闻言也不推辞,起身拉过李钰笑道,“好,既是先生捐的学堂,蔡某不敢推辞,今儿我们师兄弟就替先生代劳,我题写院名,李钰,那你就代先生题写楹联吧”。

“啊?我的字拿不出手啊……,怕是,怕是有辱师门吧”,别的还好说,这书法他可再不敢托大了,那场书法比试下来他可算是开了眼界了,哪里还敢拿出来丢人啊。

蔡齐想起李钰写的那些字,确是有点不象话,忍不住笑了起来,“你呀,文章诗词都是花团锦簇令人叫绝,唯这一笔字却是太过不象话,以后你得多下点功夫,师兄我可是要代先生随时检查的。好了,这事可托不得他人,你先想好楹联,待会儿我来执笔”。这蔡齐见过李钰的诗词文章,对他甚有信心,却哪里知道他那都是剽窃来的啊。

既然是代师题联,李钰也不敢再说什么,心想,反正偷一次也是偷了,再偷他一百次也不过是个小偷而已,反正他们也不知道,能奈我何?他是横下一条心要把这剽窃进行到底了,想也没想,连眉头都没皱一下挥笔便写出一副对联来。

蔡齐辅纸提笔,正故作沉思状,本待要给这小师弟多留些时间思考,怎想到这李钰想也没想这么快便写了出来,还真怕他小孩性子胡写一通,那可就真闹笑话了,不待众人过来观看便抢先拿了起来,心想要真是拿不出手就顺势给藏了,可他这一看却把自己看傻了。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天啦,这小师弟也太有才了吧,我可见他连眉头都没皱一下啊,先生要是知道我代他收了这么个天才学生,那还不乐坏啦。还不待他一声好叫出来,身后便传来一声叫好,“好,好个事事关心,好气魄!”,蔡齐听了耳熟,连忙回头,却见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正微笑着看着他直眨眼睛,蔡齐吃了一吓,反应却是极快,转身微一躬身,拱手笑道,“公子既然也说好,那就请公子代笔如何?”。

李钰一愣,这师兄也太好脾气了吧,人家说一声好你便让给人家写啊,刚才不还说托不得他人的么,那我赶明儿说你家宅子好,那你还不立马送我啊?

那少年嘿嘿一笑也没客气,迈步走上前来,身后两个家丁打扮的壮汉连忙上来为他辅纸研墨,他提起笔又看了一眼李钰写的对联,笔走龙蛇一会儿便写就了,那两个家丁将写好的对联举了起来,让大家看仔细。

“好联,好字!”,众人忍不住喝起彩来。

“李公子,你瞧我这字儿配得起你这副对联么?还衬得上寇大人捐的这学堂么?”,那少年笑着对李钰道,李钰一见,原来是那个为他的《满江红》喝彩的少年,再看人家那写的字,笔笔刚劲,字字饱满,一笔隶书竟比那石原还要胜上一筹,不竟脸上一红,这古人也太变态了吧,怎么随便一个人写出来都是个书法家的水平啊,还让不让我活啊?技不如人不服也不行啊,连忙拱手笑道,“呵呵,只怕是我这副对子配不上你的字啊,唉!可惜啊可惜啊”,说完不禁摇头叹息。

“可惜什么?”那少年一愣,以为自己写的字哪儿出了问题,连忙扭头又看了看,没什么不妥啊。

“可惜我没你那双手啊,否则师兄也不用请你代劳了啊?”。

那少年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原来这李钰是在夸他字写得好啊,心里也很是高兴,“李公子不必自谦,你这副对子才是真的好,‘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要是天下的读书人都是你这般想法,那咱大宋定会如你所说的那样‘永世昌,万载兴’了。相比下来,这字儿倒是落了下乘了”。说着竟有几分寥落。

“呵呵,你这字要是落了下乘,那我的字岂不要落到水里去了啊”。

“呵呵,要李公子见笑了”。

“为我们留了墨宝,倒还没问公子贵姓,家住哪里,真是失失礼,改日李钰定要登门拜谢,顺便还要讨些墨宝呢”。

“我叫曾益,家就距这不远,李公子若是瞧得上眼,改日一定为李公子写副字画送去。不过,你这副对子可是要先送给我喽”。

“呵呵,只要公子不怕污了你的眼睛尽管拿去就是,不过,要你真污了你的眼睛,我可不会付汤药钱啊,咱这可事先说好了啊”。

哈哈哈……

待这院名、楹联一挂出来,这闻松书院以后可就出了名了,想不出名都难啦。

******

这蔡齐对李钰甚是喜欢,送走了各位评委先生和那少年,执意要送李钰和翠儿回家,说要拜见李钰的父母。当一行人到了李家门口,正在门口张望的家丁被蔡齐的官威吓坏了,也不敢上前问个明白就连忙进去禀报了。李老爷李夫人也不知出了什么事,怎地会惹了官司,哆哆嗦嗦地还没走出后宅,李钰便陪着蔡齐走了进来。

老两口早听家丁说来的是个大官,见了连忙便要下跪。蔡齐抢步上前将二老扶住,待二老站定,深深一躬行了晚辈礼,“晚辈蔡子恩见过伯父伯母”。

“啊?大,大人,这怎使得,这,这……”。

“爹,娘,这是我师兄,状元郎蔡齐”。

“啊?状元?你师兄?”,蔡齐将代先生寇准收李钰为学生的事给二老说了,老两口听了象做梦似的。

“啊?钰儿,你当真是寇相公的学生了?”。

“嗯!”。

“哎哟,李家列祖列宗保佑,咱钰儿出息啦,寇相公那可是个大忠臣啊”。

蔡齐在外为官,这次回京述职顺便了却先生的心愿,时间不多,与二老说了会话儿,又将自己整理的先生的文章、诗集《寇莱公集》和《寇忠愍公诗集》交给了李钰便起身告辞回去了。

这一晚上可都成了翠儿的天下了,李家的人全围坐在小院子里津津有味听她说李钰今天院考的事。

“只见我哥哥这样一拳又这样一脚,就把那个孟非给比下去了”。

“翠儿,这比试不是比诗词文章么,怎地还动起拳脚来了?”。

“娘,别人是只吟诗,哥哥是边舞拳脚边吟诗,诗吟得好,那拳脚舞得更漂亮,一下就把哪些先生学子们看呆啦,那先生的口水啊都流了这么长了也不知道抹一下”。

“有那么长的口水么,净瞎说”。

“嘻嘻,爹,我这不打个比方么”。

“后来呢?快接着说”。

“第二场啊,哥哥输了,一个花儿也没得到,可你们知道哥哥的一幅画卖了多少钱?六十贯啊,人家还说了,要再买两幅一样的,明儿就把钱送过来”。

“六十贯?少爷他,他画的是什么啊?”。

“哎哟,别提了,别提了,想起来我就害怕,那画血淋淋的,不知道那两个什么什么神医的怎么会喜欢的?”。

“怎么血淋淋的?什么神医?”。

“就是那个什么二雪二雨的,还有一个什么什么刘的”。

“啊?是不是二薛和金针刘?”。

“对,对,对,就是他们,福伯你认得他们啊?”。

“呵呵!我的大小组,这全京城恐怕就只有你不认得他们了”。

“嘻嘻,还有哥哥,他也不认得,他们很有名么?有我哥哥有名么?要说最厉害的啊,还要说是这第三场”。

“怎么厉害了?翠儿你快说啊,想急死娘啊?”。

“娘,总得让我喝口水吧?要不咱明天接着说?”。

“这小丫头,跟哥哥也不学些好的,净学些油嘴滑舌的,玲儿,快去倒杯水给她”。

“那、那,小姐,你等我回来再说啊”。

“好,好,好,去吧,去吧,大伙儿都散了,我也回去躺会儿,这都累了一天了”。

“你敢!这小丫头,信不信我取家法来?”。

“好,好,爹,我怕了你还不成了么?要说这第三场啊,哥哥把卷子一交上去,那台上的人可就乱开喽,又是跑又是叫的,那叫一个乱啊”。

“那是为什么啊?难道少爷又画了幅血淋淋的送上去了?”。

“不是,那是他们高兴的,十一个评委,你们猜猜哥哥得了多少花儿”。

“八、八朵?”。

“不~~~对!”。

“十朵?”。

“不~~~对!”。

“啊,难道十、十一朵?”。

“十六朵!你们想不到吧?”。

“切!小姐就会哄咱们,十一个人哪来的十六朵啊?”。

“这就不懂了吧,还有人家五个大官呢,里面就有刚才那个蔡大人,人家本来不准备参加的,可看了哥哥的文章后都忍不住出来了,他们还要把哥哥的文章刊印成书呢”。

“啊?咱少爷要出书啦!”。

“还不止呢,你们猜哥哥给咱闻松书院赢了什么?”。

“什么?”。

“一百贯钱外加一个……”。

“外加一个什么?”。

“外加一个有咱们闻松书院十个大的大院子!”。

“啊?~~~~~~~~~~~~~~~”。

这一夜,李家大院里灯火通明,热闹非凡,李老爷吩咐在院子里大开宴席,李家上下不分老幼全聚在一起为李钰庆祝。

******

因为参加比试,第二天闻松书院休息一天。一大清早的,李钰刚锻炼完正准备冲个澡,李三急匆匆地跑了进来。“少爷,刚才有四个人送了这个过来,说是给您的”。

“谁啊,人呢?”。

“他们放下东西就走了,我想留他们的,可他们都说还有事”

李钰打开包袱,见里面是一个卷轴,展开来一看,竟是李钰比试时吟的那阙《满江红》,落款是――曾益。

――――第二章到,请看下一章《皇上赐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