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相似
作者:sindy迪迪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999

o1相似

武德三年九月二十一日,夜。

洛阳城外唐军驻扎的西苑逍遥亭之上的夜空,被烧得正旺的无数火把照得一片通明,喧哗欢笑之声更是传得老远都能听见。逍遥亭外唐军众多将士正随着雄壮的《秦王破阵乐》相对起舞。有些好事而又富于乐感的士卒,踏着节拍临时编出舞步,吸引了不少同袍团团围在他们身周观看,一边拍手打着节奏,一边口中喝彩之声不绝。当真是热闹非凡。

这是唐军在举行庆功宴,为的是白天时分在宣武陵上突如其来的一次与郑军的遭遇战中大获全胜——尽管一开始时唐军因人数远远不及敌人而陷于危境,连元帅李世民也一度被敌将单雄信所困,但随后尉迟敬德及时赶至救驾,唐军大举出击,最终取得了大胜。

逍遥亭之内,主要的唐军将领与主帅李世民共坐一席。一向不擅酒的世民只是坐在一边,喝着清茶;大将们则互相敬酒,尤其是争相向在今天一役里救驾有功而声名大振的尉迟敬德举杯庆祝。

在这欢乐的人群之中,有一名看起来也颇为年轻的将军,却独自一人坐在一个角落的阴影里,没有跟随着大家起哄欢笑。

虽然身为元帅的李世民现在也只有二十一岁,年轻得让他的众多对手都感到难以置信,更以此作为嘲笑他的把柄之一——例如现在被他困在这洛阳城内的郑主王世充,就轻蔑地把他称为“唐童”——;但能坐在这逍遥亭之内的,都是唐军里最了得的大将,不但要武艺高强,而且几乎都是功勋等身,至少也得是声名在外——哪怕是像尉迟敬德这样归顺唐军不久、还一直得不到众将信任、因而立功不多的人,但他在降唐之前作为定杨军中的大将,骁勇绝伦之名也早令唐军上下人等如雷贯耳。因此,这些将军们的年纪大多都在四十岁以上。

可是这名坐在阴影之中的将军,看起来还不到三十岁的样子,但他眼神深邃,偶尔抬起眼皮往外一扫,若有人刚好碰上这锐利有若冷电的目光,禁不住就会跟着打一个冷颤,多半心里还会感叹一句:“真不愧是十三岁时就已逢人便杀的‘无赖贼’。”

他,就是曾在瓦岗军李密麾下的徐世勣,降唐后为皇帝李渊称誉为“纯臣”而赐姓李,故现名李世勣。

如此热闹的庆功宴,唐军人人兴高采烈,李世勣却显得郁郁不乐。逍遥亭中有好些大将虽然也出身瓦岗寨,但他们都没有上前敬酒,邀他加入欢庆之中。瓦岗寨的旧友尚且是如此态度,其他唐军大将平日多多少少都有点悚这冷面将军,现在自然更是不会上前与他搭讪,只怕反倒是招惹了他。众将只是在心里暗暗的忖度,世勣现出如此不怿之色,莫非是因为此前元帅李世民向大家宣布在军中组建骑兵精锐“玄甲军”,并公布了四大统领的名单,其中两个位置都由原瓦岗军大将秦琼、程知节所得,在瓦岗寨时地位比他二人更高的世勣却未能入选,甚至还落在今天才刚刚立下救驾之功、声名大振的尉迟敬德之后吗?

众将如此猜度世勣的心思,想着他现下正是嫉妒不忿之际,自然谁都不敢上前劝酒,惟恐会招致他的迁怒。

可是,众将的猜想,其实全都错了。李世勣这时确实满怀尽是郁结气闷之情,以致一桌子的美酒佳肴吃进嘴里,却尝不出本来的味道,倒似都带着一股苦涩的滋味。但他根本不是因为没能入选“玄甲军”的四大统领之列而感到不快。

元帅李世民组建这“玄甲军”的用意,他早就看明白了。这支“玄甲军”是用于在战场上冲锋陷阱、攻击强敌所用,因此是以骁勇善战为准来选拔将士。世勣自信自己也是一员猛将,但最擅长的可绝对不仅仅是凭一股蛮力在战场上冲杀搏斗而已。他有世民更需要的东西。世民是明智的元帅,深谙“好钢用在刀锋上”的道理,他会把自己用在更能挥所长之处,而不是“玄甲军”这种只需懂得搏杀冲锋的地方。世勣心清眼明,对世民的心思他自觉看得很准,自然不会为世民没有把他选拔进“玄甲军”之中而觉得受了委屈或冷落。

是的,世勣觉得自己总能明白世民的心思。有一次,他和一些唐军之内出身瓦岗的将领坐在一起喝酒闲聊的时候,大家不知怎么就说起元帅的心思不好猜度的事。程知节说,如果世民正在开怀地笑着,那时他的眼睛就像是一汪明净见底的清水,看着那双眸子就能一直看进他的内心深处;可是,如果他脸上罩着一层寒霜之际,他的眼睛就会变作一泓深潭,隐隐只觉其下深流暗涌,但就是看不出什么来。程知节这样描述完之后,大家都不约而同的一齐点头,一副深有所感的神色。

程知节看见得到众人的肯,却并未感到满意,转身看向照例是坐在一个角落里默然不语、脸上也不动声色的李世勣,问:“阿勣,你说呢?”程知节比世勣仅年长一岁,却反而不像一般比他年长很多的人那样对他感到畏惧。大家一起聊天之时,世勣常常只是坐在一个角落里一声不吭,程知节却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大家也愿意听他说话。但说到最后,程知节往往要向世勣问这么一句“阿勣,你说呢?”世勣通常都是点点头表示同意,仍是保持着沉默。

但那一次,李世勣在听到程知节这句问话之后,却罕有地开了口:“我倒觉得元帅的心思一向都很好明白。”

众人均感惊异,纷纷问:“你都能看明白吗?怎么能做得到?”

世勣淡然的道:“只要设身处地想一下,身为一军主帅该做什么,你自然就明白他为什么要那样做了。”

此言一出,反而是一直叽叽喳喳说个没停的众人都沉默了下来,脸上的表情显示他们在心里着意地揣摩着世勣这话是什么意思。

最终,是程知节一声爽朗的大笑打破了满室的寂静:“阿勣天生是做统帅的料,他当然容易设身处地的替元帅想事情了。我们这些一介莽夫的,费那个心干嘛?再怎么费心,也不可能想得出来的嘛。”

众人随之嘻哈大笑,话题也跟着转向了其它事情,这事便就此不了了之。

但世勣清楚地记得,当那天大家谈兴已尽纷纷散去,自己搀扶着已是喝得半醉的程知节往回走的路上,他忽然似是开玩笑的说了一句:“阿勣,其实我觉得你跟元帅挺像的。瞧,现在连你的姓名,都有大半是跟他一样了,这简直就是天意一般啊。”世勣一怔,还没来得及作出什么回应,又听到程知节继续道:“所以呢,你能看明白元帅的心思,因为你本来想的就跟他差不多是一样的事情。”

是天意……一般吗?

也许他以前隐隐已有想到过,只是现在程知节把它给说破了,这事实就如扑面而来似的让他颇有些猝不及防之感。

差不多的年少成名,而且就成名于战场之上——他在十三岁的时候已经在街上杀人,听说世民是在十二岁那年进入隋军;他在十七八岁的时候上阵杀敌,而世民是十六岁那年参与了雁门勤王一役。

虽然他比世民年长了五岁,但他看着世民,就像看着自己。世民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在自己眼中都像镜子那样清晰地映照出他的内心,如水晶般玲珑剔透。

很多猜不透世民心思的唐军将领,大概会是很羡慕世勣这种洞若观火的能耐吧。可是他有时会忍不住希望,其实……自己最好不要明白得那么清楚。

就比如,现在,世勣坐在这些欢乐的人群之外,遥遥地望着那含笑不语的唐军元帅旁观着部将们互相敬酒的热闹之时,他满脑子里想着的,却尽是希望自己在白天时分于战场之上听到世民向他说出那句“我军很快就要收拢对洛阳的包围圈,东边的武牢需要有驻军策应。世勣,你负责这件事吧。”的时候,不要明白得那么清楚。

众将对李世勣郁郁不乐的猜想都错了。他心头如此沉重,以致于本来就有冷面将军之称的他在此时此刻更加笑不出来,不是因为这庆功宴上生的事,而是此前在宣武陵的战场上生的事——今天在宣武陵几乎把世民俘虏进洛阳城去的郑军大将,是他在瓦岗之时有刎颈之交的……单雄信!

后记:

1、开新篇鸟~~~~撒花庆祝~~~

2、历史上世民与世勣的关系,总觉得比较淡薄,不像世民与其他将军战士感情之深,这背后的隐情是什么呢~~~~那就是本篇的重心所在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