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之地 秦人自古能自强! (上)
作者:玉晚楼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282

作者:易中天(转贴)

秦始皇对于六国的统一,表面看来是秦始皇统治的秦国发展壮大的结果,但实际上却是当时的秦国文化以及国民精神风貌的一种表现。由于商鞅变法以及在其前后秦国所采取的一系列强国政策,造就了秦国人锐意进取的风气。

当时,秦国的农业并不是十分发达,在许多方面也未对其他六国构成优势,但长期以来,秦人创造了一种服从法制约束、步调一致、积极进取、不怕牺牲的精神,而在其他诸侯国中却养成了一种不思进取的风气。

在这些国家里,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他们认为,下等人靠人情练达,上等人靠道德自律,这种生存智慧只使用于不思进取的民族,却不适合弱肉强食的战国时代,所以,六国的战败是必然的,秦国的胜利也是必然的。

秦人统一中国后,赵高这种带着后一种生存智慧的人必然出现。他已经背叛了前一种的秦人生存智慧,导致了秦朝灭亡。但是秦人的生存智慧写进了中国文化,中国文化靠这一点就可以源远流长了。

秦人的性格,我们从秦始皇的前辈那里可以看出端倪。早在秦始皇之前,秦武王就是一个争强好胜,贪图虚名,崇尚武力的君王,他的性格与后来的秦始皇有许多相似之处。

当时,在秦武王的指挥下,甘茂攻下了周朝的三川,秦武王在高兴之余竟亲自率领一班勇士,直往周都雒城。秦武王去干什么呢?他要以胜利者的姿态去参观周朝的那些宏伟建筑,其中秦武王最想看的就是那所谓的“九鼎”。这九鼎分别为“幽、凉、雍、豫、徐、扬、青、兖、冀”鼎。秦武王看见后赞叹不已。

他指着“雍鼎”说:“这鼎就是秦鼎!我要把它带回咸阳。”并回头问守鼎官吏:“这鼎曾经有人举起过吗?”

官吏叩道:“自置此以来,无人敢动。听人传说,每鼎千钧,谁有如此神力?”

秦武王回头问秦国的力士任鄙、孟贲说:“二位力士力大无穷,能否举起此鼎?”

任鄙知道秦武王恃力好胜,推辞说“下臣可以力举百钧,千钧之鼎,臣不能举!”

孟贲拽袍向前,说:“下臣试一下,如果举不起来,大王不要怪罪。”

只见他扎紧腰带,卷起双袖,用绳子系住鼎身,双手伸入套中,大喝一声“起!”雍鼎离地半尺,仍落于地。但是用力过猛,眼珠迸出,目角出血。

秦武王大笑:“你太费力了。既然你能举起此鼎,难道我不如你!”立即脱下锦袍,解下玉带,紧束腰身,向前欲举。

任鄙恐出意外,拖袖强谏。

秦武王说:“你举不动,还妒忌寡人不成?”

任鄙不敢多言,旁人也不劝阻。

秦武王大步向前,双手伸入套中,暗想:“孟贲只能举起,我偏要移动数步,方可夸耀。”

秦武王深呼一口大气,使尽平生之神力,喝一声:“起”!那鼎离地半尺,方欲转身,力尽失手,鼎坠于地,正好压在右腿上,一声脆响,胫骨寸断。秦武王大叫一声,顿时气绝。秦武王用力过猛,旋即身死。秦武王不顾众人反对,因好胜举鼎而死恰恰说明了在他的血液中涌动的是一种征服者的强烈渴望,这就是秦地的猛士精神,是秦人的尚武风范。秦地的王者尚且如此,一般秦人的精神风貌由此可以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