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开封盛景
作者:月明星淡      更新:2020-03-29 20:45      字数:2184

小溪旁边的大路上一溜马队,远远的向开封府走来、几十匹马负重累累,装着压的细密紧致的茶砖。

前面的马夫把马赶向进城的木桥上,后面的驮夫用马鞭把驮队驱赶向前,目的地快要到了,每个人都很小心,眼前就是开封,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最后一段路,往往是最不好走的路。因为人在接近终点时,难免会有一些放松,而这个时候,也就是最容易出事的时候。

他们可不敢掉以轻心,即使队里仍然有那几个实力高超的人。开封城大,却只有茶商和盗贼非常欢迎他们的到来。

袁越骑着马,伸长着脖子,一双不大的眼睛四处瞄着。秀秀坐在他身后,双手紧紧抱着他的腰,细细打量着这里的一切。

白言涉也骑着马,器宇轩昂。徐邦栋坐在后头,手里翻着那本拳谱,津津有味的读着。

这一路,各种各样的匪徒来回流窜,整日的骚扰。袁越出手不多,他们一直靠着白言涉来抵挡这些毛贼,除了马被药死不少,银子丢了些,倒也没有太多的损失。

茶队的伙计都对这两个年轻人十分敬重,再加上那个地道的江南姑娘,一行人很亲近。

路上也十分愉悦。

今日是清明节,进城出城的人几乎塞满了城门,手里拿着早先准备好的祭品,抱着扎好的纸花,眼里无尽真诚,想着早些赶去乡下祭拜先祖。

袁越阻挡不了这浪潮,只好随着前进的人群在拥挤的车队里一点点的向前挪动着。

他也不着急,跟在进城队伍的后头,嘴里哼哼着一些简单的歌谣,期待着未来的生活。

和秀秀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等到天火烧红了云,西山他们终于也进了城。

城门的守将直直的站着,向他们收取了不多的税费。对于他们这些外地来的茶商,圣上的旨意还是比较优惠的。

开封富庶,本不缺财货,为彰显皇帝陛下圣明,帝国昌盛繁华,减免些税款也是合情合理。这也是天下商人对开封趋之若鹜的原因。

到了开封,他们才总算是见到了大唐的气象,见到了什么叫做盛世飞歌,气象万千。

开封曾为某一前朝古都,自然有它的气派。青砖琉璃瓦,奇石汉白玉,都是再普通不过的房屋。

这里的寻常人家,要是没带着几百两银子都不好意思出门,钱少了让人笑话,不体面,而且就算出了门那也买不了什么东西,只能是在城里闲逛罢了。

偌大的城市,物价自然也不是别处能比的。曾经有一波斯富商,拿着一颗夜明珠换了银子,在开封疯玩了三个昼夜,最后竟然身无分文,沦落在街头乞讨的地步。

开封物价之贵,由此可见一斑。

也正为此,天下商人也都云集此地,为了自己的那些屯着的货物能卖到最满意的价钱。

徐邦栋一行人自然也是这么想的,刚刚进城,还来不及在开封胡吃海喝一顿,就摩拳擦掌,准备带着兄弟们去茶商处倒卖茶叶。他们迫切的希望为这些江南新茶找一个好茶庄卖掉。

徐邦栋热泪盈眶,弓着身子向袁越一行人拱手告辞。身后的数十位伙计也跟着行礼。

一行千里,终究有分别之日。

袁越挥手告别,白言涉抱着剑不说话,秀秀低着头。三人在这离别的气氛中,离大梁酒楼越来越近。

路上清淡了一路,不找一家酒楼大吃一顿可不行。开封的治安很好,绝不会有觊觎他们财产在菜里下药的情况出现。

大梁酒楼,是一家酒楼,一家很大很大的酒楼。一层楼至少可以坐下上千人,伺候的店小二也至少有百人以上。

今天却出奇的很冷清,只有寥寥几个带刀的官差在里面大碗喝着酒,猛嚼花生米。

他们大大咧咧的走进去,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着,点了三碗大水饺。小二有点慌张,但还是应了。

白言涉忍不住道:“事出反常,此地不可久留啊。”

袁越沉吟道:“我是奔着这里来的,自然有我的考虑,不必介怀。”

白言涉仍旧不放心,继续说道:“我感觉这里两个人实力在我之上,那一定不是普通的官差。”

袁越语气微顿,道:“不打紧,你先带着秀秀去街上逛逛,钱你们带走。我要留下来,有些小事要处理。”

白言涉不多话,点头应了一声,就带着秀秀,往京华巷去了。

袁越眼见他们走了,舒了一口气,不多时,水饺上来了。三碗水饺,个个颗粒饱满,闪烁着一股蒙汗药的独特香气。

袁越食指大动,抄起筷子就开始大吃起来。一口一个,好不痛快。一旁的店小二擦着桌子,手却有点微微发抖,眼睛不断的瞟着。

对于袁越来说,这水饺吃了也并没有什么效果。他站起来伸了个懒腰,不说什么,径直往柜台走去。

结了帐。

忽然间,袁越转身对那小二笑道:“就这么几碗,竟然要我三两银子,未免也太贵了吧。是把蒙汗药的价钱也算进去了吧。”

掌柜也着实料不到这人不讲道理,叫嚷起来。一脸鄙夷,不耐烦的说道:“吃了就吃了,明码标价,谢绝还价,赶紧滚蛋,别影响大爷做生意。”

袁越气的不行,腹诽了几句,也不在意。站起来拍了拍衣服,朗声笑道:“方龙,甲凤,你们俩倒是活得滋润啊。”

领头的官差,还有一个捏着毛巾乱晃的女伙计,突然动了起来。

眨眼间,二人落地跪坐,异口同声答道:“谨遵先生旨意,二人不敢违抗。”

袁越笑了笑,抽出一把劣质的钢刀,昂着清瘦的面庞,一脸悲戚,问道:“真英山,如何了。”

方龙,也就是那领头的官差,沉声答道:“真英山,仅存我二人,和不到三百属下。神机营,细柳营,百工营,悉数反叛。余虹未死,做了大唐的将军……”

袁越低着头,想了一阵子。

原来,曾经悉心培养的属下,在功名利禄面前,大半都离开了他。

他半天没有说话,静静的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