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攻心为上(下)
作者:红尘俗世蒙面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264

“明国鬼畜”不但要释放他们,还要把上杉谦信的遗体归还给他们,这样一来,他们回到越后之后,上杉氏也不会追究他们的罪过。所有越后的武士和足轻都不禁有一种劫后余生、再世为人的感觉,有的忍不住欢呼起来,不少死硬的武士也被“明国鬼畜”——此刻应该尊称一声“明国大军先生”——的仁义之举所感动,纷纷跪趴了地上,向徐渭施大礼表示感谢。

冷不丁的,倭人俘虏之中有人高声喊道:“我家主公武田信玄也是一位大英雄,你们是不是也要把我们甲军都放掉,并把我们山本勘助大人的遗体还给我们?”

徐渭等的就是这句话,听完之后冷笑一声:“我刚才说我们大明军人识英雄、重英雄,说的是真英雄!你们主公武田信玄还算不上一个真正的英雄!”

此言一出,满场顿时又是一片哗然,武田信玄的名气是那样的大,不能说他稳稳地胜过上杉谦信一筹,也绝对在伯仲之间。可是,“明国鬼畜”如此厚此薄彼,别说是那些甲军俘虏大声出了抗议;就连纪军、越军的俘虏也不尽认同徐渭的观点,纷纷议论起来。

又是负责维持秩序的王大章朝天放了一枪,弹压住了满场喧嚣。徐渭继续说道:“我知道我这么说,一定有很多人很不服气,概因你们的主公武田信玄人称‘战国第一武将’,战功卓著、威名赫赫,所以你们认为他是一位真正的武士。我虽出身大明天朝,却也深知你们日本武士最看重义、勇、仁、礼、诚、忠,以及名誉,将之作为信条,毕生奉行不渝。可是,看看你们的主公武田信玄,他的所作所为,哪一条够得上义、勇、仁、礼、诚、名誉、忠!”

武田信玄被甲军上下奉若神明,他的一声号令,足以让数万甲军赴汤蹈火。正因如此,山本勘助明明早就知道自己被主公留下断后,惟有死路一条,绝无生还的可能,依然能够欣然领命、慨然赴死。此刻,台下近千名甲军俘虏也绝对不能容忍“明国鬼畜”随意诬蔑自己的主公,纷纷向徐渭投射过来愤怒的目光。

徐渭根本不曾理会他们,面对着数万倭人俘虏侃侃而谈:“先说义。武田信玄身为甲斐武田氏当代家主、甲军总大将,对家臣、兵士有主君之义;身为联军总大将,对纪伊三好氏、越后上杉氏有盟友之义。可他眼见着纪、越两军陷入苦战之中,渐有不敌我天朝义师之势,便背信弃义,率领甲军逃之夭夭。更可憎的是,为使自己能够安然脱身,他竟抛出五千甲军先锋做诱饵,抵挡我天朝义师,致使五千甲军先锋被我天朝义师尽数歼灭,你们千余人众沦为我天朝义师的俘虏,这难道便是他武田信玄的主君之义、盟友之义?

“再说勇。武田信玄固然称雄海道诸国,甚或在贵国全境亦享有盛誉,自十六岁出阵以来,身经大小三十余战,未尝一败,即便是我大明军人敬重的关东管领、越后国主上杉将军,两次川中岛会战也只能与他平分秋色,战绩之卓著,世所罕见。但是,用我们大明一句市井俚语尽可一言以蔽之,即曰‘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诸位不要怪我言语刻薄,只问问自己,你们的主公何以会舍弃你们独自逃走,便自然能够了然于心。逞凶于弱旅,避战于强兵,这,便是你们主公武田信玄之‘勇’!”

“再说仁。古之名将,解衣衣之于军中袍泽,推食食之于麾下将士。士卒不饮而己不饮;士卒不寝而己不寝。这才是为将之仁!当此激战之时,你们主公武田信玄却抛下你们独自逃走,可称得上一个‘仁’字吗?再者,一国之君,当内修仁政、致民安乐。你们之中许多人都是被征召出征的农夫而已,原本躬耕于田野之中,辛苦劳作以养家糊口。武田信玄身为一国之主,非但不能致领民于安乐,反而驱赶你们弃锄犁而操干戈,对抗天朝义师,致使数千大好男儿丧身于异域、埋骨于他乡。论治国理政,他也算不上一位仁君!

“再说礼。武田信玄之于你们,是为主君;之于上杉将军和逆贼三好长庆,是为盟友。决战之际,他擅自改易原定作战方略,率领甲军主力悄然逃遁,既不通知本军先锋,亦不通知友军,致使你们这些甲军先锋及纪、越两军兵士仍心存幻想,负隅顽抗,增添了许多无谓的伤亡。这便是既无主君之礼,亦无盟友之礼!

“再说忠。武田信玄身为朝廷委任、幕府确立的甲斐守护,既不忠于朝廷,亦不忠于幕府,反而与不尊天皇、悍然放逐幕府将军义辉殿下的逆贼三好长庆沆瀣一气、狼狈为奸,能称得上一个‘忠’字吗?

“再说名誉。诸位请看!”

徐渭一挥手,有人手擎一面沾满血污、已经看不出原来颜色的大旗走上高台,无论是甲军俘虏,还是纪、越两军的俘虏,都是惊呼一声,原来,这面大旗正是甲斐武田氏的传家至宝、八幡太郎义家的白色大旗,武田信玄被推举为联军总大将之后,这面白色大旗就一直矗立在他的中军帅帐之前。前日激战之时,有多少人看到这面大旗从本阵缓缓地向“明国鬼畜”大营这边移动,才燃起了最后一线希望,又凝聚起最后一丝力气,与对面那些如狼似虎、且有各种犀利火器的“明国鬼畜”战在了一处,直至被“明国鬼畜”的刺刀捅穿,或是被“明国鬼畜”的骑兵砍飞了脑袋……

徐渭冷笑道:“不用我说,你们也一定认识这面大旗。武田信玄当初意欲起兵对抗我天朝义师,为了激励士气,带领家中诸位元老重臣,专程前往家庙祭告武田氏列祖列宗,请出了这面大旗,声称要在八幡太郎义家的白色大旗指引下,再现当年北条时宗两败元寇的辉煌。殊不知我天朝义师并非当年仰仗兵威、侵略贵国的元寇;他武田信玄也断然不是当年以弱冠之身号令全国、督率九州武士抗击元寇的北条时宗!更可笑的是,不知是为了蒙蔽我天朝义师,还是为了欺骗上杉将军与逆贼三好长庆,好让纪、越两军继续与我军缠斗在一起,为他赢得逃跑的时间,他将这面须臾也不曾离开自己中军的八幡太郎义家的白色大旗交给了先锋山本勘助。而今山本勘助兵败自尽,这面八幡太郎义家的白色大旗就落入了我天朝王师之手。设若甲斐武田氏的列祖列宗在天有灵,真不知该如何评说武田信玄这位不肖子孙!”

正所谓嬉笑怒骂皆文章,徐渭这一番冷嘲热讽,言辞犀利,证据确凿,听得甲军俘虏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更是火辣辣地烫;而在场的明军兵士不时爆出一阵哄笑,到了后来,就连纪、越两军的俘虏也跟着哄笑起来。

逐一论说了武田信玄,徐渭又高声说道:“如此一位不义、不勇、不仁、不礼、不诚,且毫不顾惜自己名誉之人,又怎能当得‘英雄’二字!在我大明军人看来,他枉负‘战国第一武将’之盛名,却非但算不上什么英雄豪杰,更是一位毫无器宇的懦夫、小人!”

接着,他略微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素闻武田信玄自诩熟读我大明兵家宝典《孙子兵法》,还选用其中四句话作为他的战法,大书于甲军战旗之上,是为‘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简称为‘风林火山’。在我看来,这四句话倒说的都是实情,只是漏说了几个字而已,我代武田信玄把这四句话补全了。我大明称之为‘要义’贵国称之为‘奥义’。这才是武田信玄‘风林火山’四字真诀之奥义——”

接着,徐渭摇头晃脑地吟诵起来:“撤退逃跑其疾如风;

冲锋陷阵其徐如林;

劫掠百姓侵略如火;

友军求援不动如山。”

原来,这正是徐渭昨日对俞大猷所说的破敌良策,即揭露武田信玄在此次决战之中临阵脱逃的卑劣行径,使其名声扫地,不能号令群雄,再度纠结大军与天朝义师对抗。他之所以会想出如此阴损毒辣的计谋,概因他生性好学,军务之余,时常与上至足利义辉、下到九州大名之家跟随中朝联军一同讨伐逆贼三好长庆的足轻闲谈,以了解倭人心志脾性,思虑如何更好地实施朝廷拟定的御倭方略。既然倭人武士十分看重义、勇、仁、礼、诚、忠,以及名誉,那么,武田信玄背信弃义、临阵脱逃之举一旦传到诸国,日后就绝对没有人愿意与他结盟,他也就只能蜗居甲斐武田氏固有领地之中,看着中朝联军横扫近畿、掌控天下而束手无策……

至于中朝联军为何要释放那两千多名越军俘虏,当然是要借他们之口,将武田信玄诸多卑劣行径传扬出去——甲、越两军原本就有深仇大恨;这一次联合出兵,上杉谦信不计前嫌,推举武田信玄担任了联军总大将。可是,武田信玄却于战事最危急之时临阵脱逃,导致越军全军覆灭、上杉谦信兵败自杀,那些越军俘虏不用说早就对武田信玄恨之入骨,一定乐意把他的那些卑劣行径说给回越后途中所遇到的每一个人。此外,就在昨日,幕府将军足利义辉向俞大猷和徐渭提出,要收编越军俘虏做自己的亲兵护卫——当了十几年的征夷大将军、却一直被人当作傀儡的足利义辉终于明白过来,当此乱世,手中没兵,腰杆都无法硬的起来。纪军俘虏虽多,却是逆贼三好长庆的部下,不值得信任;甲军俘虏太少,不足其用;足利义辉指望着上杉谦信的越军俘虏能象他们的主公一样,对幕府存有忠义之心,成为自己的亲兵。俞大猷和徐渭怎么可能答应他这个要求?却又苦于没有合适的理由来拒绝,索性就放走了事,省得那位不识趣的幕府将军足利义辉心里总是惦记着这么一档子事儿……我欲扬明最新章节